洛洛智久
吸纳成本法又叫完全成本法,属于美国GAAP要求的财务报告形式。产品成本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损益表的框架为销售收入减去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直接制造费用和间接制造费用)再减去期间费用(包括变动销管成本,固定销管成本)。变动成本法又叫直接成本法,内部财务报告的形式。产品成本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成本(仅包括变动制造费用,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损益表的框架为边际贡献形式销售收入减去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直接制造费用)再减去变动销管成本得到边际贡献,然后再期间费用(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管成本)。吸收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区别:1、应用前提与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变动成本法对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变动间的线性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进行粗略估计。而完全成本法将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大类。2、存货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3、分期损益不同。由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导致两种计算方法下损益表的基本结构也有所差异。4、理论依据不同。5、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2-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小乐乐9
变动成本法计算盈亏的步骤如下:销售收入减: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生产边际贡献减:变动非生产成本=边际贡献减: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营业利润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归纳(或吸收)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该法不利于成本管理和企业的短期决策拓展资料: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一、定义不同1、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2、全成本法亦称“全部成本法”、‘归纳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二、理论依据不同1、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固定制造费用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期的长短成比例,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而应在其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该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2、完全成本法则强调成本补偿的一致性,其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发生在生产领域,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其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应当将其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三、应用前提与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1、变动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变动间的线性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进行粗略估计。其中,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2、完全成本法将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其中,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四、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1、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为生产产品而耗费的全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随着产品的流转而结转;2、变动成本法则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部分视作当期的期间费用,随同销售和管理费用一起全额扣除,而与期末是否结余存货无关,产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变动制造费用。五、存货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1、采用变动成本法,无论是在产品、库存产成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都只包含变动成本,故期末结余存货只按变动成本计价而不包括固定成本。2、采用完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参与期末成本的分配,这样,已销产品、库存产成品及在产品均“吸收”了一定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可见,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
家装e站重庆站
(1)分别计算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成本=(40000+30000+10000)/10000=8元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成本=(40000+30000+10000+50000)/10000=13元(2)分别计算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税前利润由于单位变动成本率=50%,所以单价=8/50%=16元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16-8)*8000-50000-20000=-6000元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16-13)*8000-20000=4000元
cleopatrazz
变动成本法的单位产品成本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产量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4-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独行欧洲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单位材料费用+单位人工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单位变动期间费用。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为改革财务会计的传统成本计算模式而设立的新模式。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这就决定了变动成本法与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有着很大的不同。拓展资料: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1.理论依据不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期的长短成比例,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传统的完全成本法则强调成本补偿的一致性,其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发生在生产领域,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其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应当将其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2.应用前提与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变动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变动间的线性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进行粗略估计。其中,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而完全成本法将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其中,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3.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为生产产品而耗费的全部制造费用,成本随着产品的流转而结转。变动成本法则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部分视作当期的期间费用,随同销售和管理费用一起全额扣除,而与期末是否结余存货无关,产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变动制造费用。4.存货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采用变动成本法,无论是在产品、库存产成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都只包含变动成本,故期末结余存货只按变动成本计价而不包括固定成本。5.分期损益不同。由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导致两种计算方法下损益表的基本结构也有所差异。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