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3

奇文文1314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准则制度培训开班讲话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miley0603

已采纳

新会计准则培训心得体会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升工作业绩 授课前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新会计准则制订的一些背景,新会计准则很大的一个变化点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更多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怎样让报表使用者更真实的看到公司财务经营状况。这是以前我所不知的,只知道会计准则修订了,但不知为什么这样修订,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对新会计准则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细致了解。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我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观念问题,不能仅停留在旧的思想观念之中,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多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的学习新会计准则、新税法,认真、细致的搞好财务工作。二、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想,达到学以致用 此次培训李老师自始至终都给我们一个提示,“请大家不要看讲义,讲义我可以给你们,现在重要的是你跟着我的思路进行想,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短短两天时间我不可能面面具到都讲,只要你把我所讲的例题搞明白了,然后进行举一反三,回去之后你不就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了吗”。李老师给我们的这种学习方法很好,让我们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启示,怎样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所学,而且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想,以达到学以致用,服务企业的目的。三、注重学习过程的沟通与交流 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能够有效提升我们的学习效果,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此次培训课间,我结合我们公司实际,向老师咨询了相关问题;如: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白酒行业广告费列支的问题。从新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实施细则中进行解读,白酒行业的广告费可以进行税前列支,但当我问到老师此问题时,给的答案是不可以,因为白酒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是国家限制性行业,国家会陆续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提请我们企业进行关注;另外,问到职工教育经费是否需要按工资薪金总额进行计提的问题,公司实行资金中管理税收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有的没有,但通过沟通与交流,给了我们新的思路,新的想法。四、合理利用培训资源,达到资源信息共享。 在此次培训现场,我发现有位学员使用MP3进行现场录音,受其启发,建议,今后我们公司再有类似的培训活动,也可以进行录音,把课件带回进行信息资源共享。(集团财务管理中心 苏赫振) 通过两天的学习,感觉与老师的互动交流较少,因为要讲的内容很多,她必须完成规定的任务。老师的思路也很清晰,把新会计准则和新所得税法结合起来讲,更具有实用性,比单一的讲更容易接受。具体内容如下: 1.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重点难点内容解析;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应付税款法及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比较;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如何确定暂时性差异;4.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中暂时性差异的重要内容5.金融资产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方法;6.存货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方法7.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方法8.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方法9.无形资产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方法10.职工薪酬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方法11.股份支付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方法12.或有事项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方法13.收入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方法14.政府补助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方法15.借款费用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方法重点对应纳税所得额进行了讲解,①销售货物收入,②提供劳务收入,③转让财产收入,④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⑤利息收入,⑥租金收入,⑦特许权使用费收入,⑧接受捐赠收入,⑨其他收入确认范围,以及对税前扣除项目的标准进行了详细讲解,具体是①工资,②职工福利费,③工会经费,④职工教育经费,⑤保险费,⑥借款费用和借款利息,⑦汇兑损失,⑧业务招待费等项内容。希望人力资源部多给大家提供学习的机会,在短时间里可能看不到太多的收益,但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在此表示感谢!(集团财务管理中心:孟艳) 很荣兴有机会参加了公司安排的外出培训,并且有机会倾听京城名师李景辉现场授课,此次培训于3月19日-21日在山东济南举行,培训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收获不小,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认识与观念得到了提高与更新。通过此次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以及新企业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存在的差异分析。一、学习新会计准则,了解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以及会计处理。 由于对旧会计准则的掌握已根深蒂固,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运用,因此对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很难从观念上加以改变并掌握,而通过此次学习对新会计准则的了解加深,掌握了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新准则“六大创新、八大变革、39项新会计准则、48项新审计准则”所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对我们会计人员的要求更高,需要我们更好地加以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准确地运用,对我们接受新知识、更新观念是一次新的挑战。二、学习新企业所得税法,了解了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及会计处理。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及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人员不能仅停留在过去的会计核算上,而要加强财务管理的学习与运用,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发展,并且即时了解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研究新税法的变化,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进行企业税收筹划,合理避税降低涉税风险,获取资金时间价值,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此次培训,将新企业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结合学习,既学习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又学习了新税法的变化,同时学习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存在的差异及其处理方法,可谓一举三得。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改变,与以前核算有很大的区别,所得税会计准则由以前的应付税款法及纳税影响会计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它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通过此次培训,深刻意识到作为新型会计人员,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多提高,以后应加强财务管理以及税收政策的学习,达到学以致用,并结合实际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参加培训的机会,在提高自己综合质素的同时也利于促进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提高.

会计准则制度培训开班讲话

199 评论(8)

蛋蛋love祺祺

会计学问理论之效用。德国费利克斯.R.明特在《一个繁荣的管理故事》中说“从前有七个小矮人,大伙儿在七座矿山的后面寻找金子。一智者小矮人提议记数,发明了第一张生产日报表,随之协作分工开始;圆桌会议成就了会计,会计创造利润,会计从部门经理,最后成为公司老板,会计工作从此开始了。”果真如此吗?管理学院李学柔教授认为“一只绵羊,换取二把斧子”算不了什么。会计鼻祖在中国!人文与会计,王羲之的《兰亭序》隐藏着会稽山哪些千古之谜?会稽山为何让全球会计人顶礼膜拜?公元前2198年,中国浙江——绍兴会稽山,夏禹治水、商算工程,记录、见证了大会计与会稽历史的一段美妙传奇。“古老会计东方来,现代会计西方始”这是李学柔教授对会计溯源的独特见解。从会计入门学问,会计基础理论,簿记实际应用,触类旁通地分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前因后果。为了激发培训班学员的思考,课堂上李教授向学员抛出一句耳熟能详的术语,何谓会计?顿时,课堂保持沉默,无人回答。老师戏说来自广西桂林山水的朋友太秀气了,大家想一想,会计是什么,真的忘记了吗?最后是梧州市财政局的会计科长站起来说:“会计(财务会计)就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地、连续地、系统地、综合地确认,计量和记录,并给有关方面报告资金运动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老师接着提问:1、会计主要采用货币计量,还使用哪些量度作为辅助计量单位?2、会计以哪些凭证为依据?3、会计主体是否一定是法人?4、全面地、连续地、系统地、综合地反映和核算的经济内容是什么?5、会计要素怎样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主体经济业务?6、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的最基本二功能是什么?7、何谓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老师严谨的治学作风,实在令人钦佩,仅仅一个财务会计概念,估计可以写成学术论文。当时,有学员纳闷不解,这与《企业会计准则》有关系吗?老师似乎感觉到同学们的想法,稍有兴趣地打个比方:一些发明创造或许从幼儿园里就得到灵感,但是会计师学问,通常是一辈子的事情。曾记否,学习会计,刚刚入门的时候,同学们幼稚地跟着老师学写会计分录,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等等。怎会想到,日后这份儿,还可以挣钱啊!一时逗得大家全乐开了。接着,李学柔教授分析《企业会计准则》形成背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日常经济业务还没有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定。1980年以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方式均由国家财务制度规定,会计制度只是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进行相关账务处理,1993年进行了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但是,长期以来国家实行统收统支,成本开支范围由国家规定,产品由国家统一计价、统一包销,商品物资计划供应,工厂利润全部上缴,亏损国家弥补。企业完成国家计划是主要的,很少具有财务决策自主权,更谈不上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规则了,企业会计的主要任务是记录和报告。市场经济发展至今,企业实行了自主经营,特别是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之后,重大问题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决定,会计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客观上要求恢复会计的本来面目,《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全过程作出明确的规定,中国企业会计与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概念逐步靠拢。李教授在讲解《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时,从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破译会计核算的4个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并运用会计核算的13项一般原则,在企业会计日常经济业务核算中求解。李教授指出:《企业会计准则》改变成本核算方法。以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取代完全成本法,大大简化完全成本法繁琐的期间费用分摊(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工作,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减轻了会计人员工作量,成本核算的重大改革,中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又前进了一大步。可见,西方企业常常把厂商营销工作排在第一位,西方会计——会计核算就是从销货开始。李教授总结:《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我国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这是中国企业会计报表的重大改革。我们知道,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只能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股东权益的变动以及期末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项目的变动结果,这两张报表不能提供企业会计当期资金来源和流向等财务变动原因的信息。上世纪70年代,西方会计探索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的新路子,并在资产负债和表利润表之间寻求结合点,运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计算营运资金、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增设折旧基金科目,也不冲减固定资金,而是从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反映营运资金净流入,分别按照营运资金基础(资产负债)和现金基础(现金收支)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西方企业至今仍一直沿用。理论分析:编制现金流量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会计报表改革的一大进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实施多年,会计人员对于营运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如何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知之者不是很多。因为,中国企业会计跳过了按照营运资金基础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这一关,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时候,一些企业遇到困难绕着走,比如: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栏目,仅仅是表面上求其平衡,屏弃了会计核算真实性原则。细看来,这一关,真不能跨越。

23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