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9

cynthia20056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ifrs15会计准则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嘻嘻miumiu

已采纳

“合同负债”科目核算企业已收或者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应该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再向客户转让商品之前,客户已提前支付了合同对价,企业按收到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合同负债”;企业向客户转让相关商品时,借记“合同负债”,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或者“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等科目。

ifrs15会计准则培训

249 评论(14)

文哥哥哥哥哥

回顾中国会计准则的建设与发展之路在最近召开的2008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大会上,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总结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中国会计准则走过建设、趋同、实施与等效等几个阶段后,愈加成熟完善。中国会计准则的建设刘玉廷指出,从2005年初开始到2006年,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建成了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长期以来,财政部会计司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了近40人的会计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团队,其中大部分都具备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会计公司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同时也具备对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在中国会计准则多次征求意见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公开透明的准则征求意见机制,敞开言路,集思广益,充分听取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和咨询专家的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反复修改完善。中国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形成之后,我们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对准则征求意见稿进行实地模拟测试。通过模拟测试,了解和掌握新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从而使中国会计准则在坚持国际趋同的同时,能够适应中国的土壤,能够操作执行,并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国会计准则的趋同多年来,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建立了十分良好的沟通机制与合作关系。在本次中国会计准则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开放的态度坚持推进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中国会计准则于2005年设计完成并实现了国际趋同,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国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后,我们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联系更加密切。2008年1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持续趋同工作机制备忘录》,确定了持续趋同工作机制,以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发布实施后,将会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实际工作中出现新的交易或事项需要制定新准则加以规范,或者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新的或修改的准则,中国将根据基本准则并遵循既定的程序,制定必要的具体准则,同时考虑国际趋同的原则要求,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的实施刘玉廷认为,中国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中国财政部充分认识到,会计准则的制定固然重要,准则的实施更为关键。对于新兴和转型经济国家的中国而言,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准则,可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中国财政部与中国证监会等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周密安排,在准则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组织开展大规模的会计准则培训从2006年7月开始,中国财政部通过三所国家会计学院等培训基地,全面开展了会计准则培训,主要面向全国上市公司、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各级财政部门、相关监管部门和会计学术界等,直接受训人数逾万人。二、会计准则实施中的“过程控制”和强化监管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系统,采用“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工作方式,加强对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的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控,随时与相关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加强沟通和联系,及时解决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中国会计准则在1570家上市公司得到了有效实施通过上述系列措施,中国会计准则于2007年在1570家上市公司得到了有效实施。2008年,财政部会计司经过近5个月的艰苦努力,形成了超过2万字的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全面深度分析报告,论证了会计准则有效实施的事实。1.上市公司较好地实现了准则新旧转换上市公司披露的《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显示,按新准则调整后的2007年年初股东权益比旧准则股东权益净增加1002.67亿元,增幅仅为2.42%。总体情况基本持平,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2.上市公司全面执行新准则,总体运行平稳1570家A股(含A+H股)上市公司的2007年年报显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18%,净利润同比增长49.56%,净资产同比增长30.96%。分析表明,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源于营业利润,这与2007年度中国GDP11.9%的增长和财政收入32.4%的增长是协调的,反映了2007年经济的正常增长态势。3.上市公司境内外差异基本消除已披露年报的53家A+H股公司,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的合并净利润总额比按中国会计准则编报的合并净利润总额多290.43亿元,平均差异率为4.69%;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的合并净资产总额比按中国会计准则编报的合并净资产总额多1086.73亿元,平均差异率为2.84%。这些数据表明,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后,A+H股上市公司境内外差异基本消除,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成效已经显现。4.进一步对企业会计准则具体项目执行情况分析,表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了有效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包括38项具体准则,其中新修订的准则16项,新制定的准则22项,涵盖了会计实务中目前已经发生或者能够预见到的经济业务事项。通过对具体准则逐项进行深度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从2007年开始,在1570家上市公司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上市公司能够较为恰当地选择会计政策和作出会计估计,并按各项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规定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5.注册会计师按照新准则对上市公司2007年的审计结果基本上为标准审计意见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有近7000家,其中只有68家会计师事务所能够从事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意见报告。分析表明,1570家上市公司中,有1464家公司的年报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占比为93.25%,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仅有106家,占比为6.75%。中国会计准则的等效刘玉廷说,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后,中国财政部就开始研究并启动与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等效互认工作,目前取得了积极进展。2007年12月6日,中国内地与香港签署了《关于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发展。2008年4月22日,欧盟委员会就欧盟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问题发布正式报告,在2011年底前,欧盟委员会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不需要根据欧盟境内市场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财务报表。这一报告将于2008年9月~11月间提交欧洲议会审议,一经批准即为法律。2008年4月18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代表团访问美国并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就中美两国会计交流与合作问题签署了《中美会计合作备忘录》,在加强双方会计合作、建立相互交流的工作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

273 评论(11)

吴珊珊珊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3个部分构成。纲——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目——具体准则,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作出的具体规定;补充——应用指南,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这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以及有关具体准则的应用指南。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该书目录: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基项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Standards)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所颁布的易于各国在跨国经济往来时执行的一项标准的会计制度。 IFRS是全球统一的财务规则,是按照国际标准规范运作的财务管理准则。用于规范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运作,使各国的经济利益可在一个标准上得到保护,不至于因参差不一的准则导致不一样的计算方式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IASB并委托专业的会计师团体如国际会计师公会(AIA)培训专业高级会计师。该书目录:第一部分: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IAS Framework for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IFRS 1 First-time Adoption of IFRSSection B Assets and revenue第二部分:资产与收入IAS 2 InventoriesIAS 11 Construction ContractsIAS 16 Property, Plant & EquipmentIAS 18 RevenueIAS 20 Government Grants and Government AssistanceIAS 23 Borrowing CostsIAS 32 Financial instruments: Presentation and DisclosureIAS 36 Impairment of AssetsIAS 38 Intangible AssetsIAS 39 Financial instruments: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IA S 40 Investment PropertySection C Liabilities第三部分:负债IAS 10 Events After the Balance Sheet DateIAS 12 Income TaxesIAS 17 LeasesIAS 19 Employee BenefitsIAS 37 Provisions, 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AssetsSection D Group accounts第四部分:合并会计IFRS 3 Business CombinationsIAS 21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Foreign Exchange RatesIAS 27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Accounting forInvestments in SubsidiariesIAS 28 Accounting for Investments in AssociatesIAS 29 Financial Reporting in Hyperinflationary EconomiesIAS 31 Financial Reporting of Interests in Joint VenturesSection E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s第五部分:列报与披露IFRS 5 Disposal of Non-current Assets and Presentation of DiscontinuedOperationsIAS 1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IAS 7 Cash Flow StatementsIAS 8 Net Profit or Loss for the Period, Fundamental Errors and Changes inAccounting PoliciesIAS 14 Segment ReportingIAS 24 Related Party DisclosuresIAS 33 Earnings Per ShareIAS 34 Interim ReportingSection F Other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第六部分:其他国际会计准则IFRS 2 Share-based PaymentIFRS 4 Insurance ContractsIAS 26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by Retirement Benefit PlansIAS 30 Disclosure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anksIAS 41 Agriculture主要区别:在于一些科目分类上,以及制定的依据不同等。

216 评论(12)

丫丫King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主要差异这份简报列示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GAAP)之间的一些主要差异。同时,我们亦根据我们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FASB)对某些项目的建议或暂时性议决(这些建议或暂时性议决是可能会再被修订的)的理解,就IASB 及FASB 如何解决IFRS 与US GAAP 截至2004 年6 月的差异的工作作出说明。本简报中所述的差异是根据截至2004 年6 月4 日已发布和修订的所有IFRS(当中包括将会在2005 年才实施的IFRS)予以确定。本简报中列出的和那些没有在本简报中列出的差异,其重要程度会因公司经营的性质、公司所在的行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要充份理解这些差异,参考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国家规章是必要的。IASB 及FASB 的趋同项目为了消除IFRS 和US GAAP 之间的差异,FASB 和IASB 根据其2002 年9 月的协议共同进行一个短期的准则“趋同项目”。该项目中考虑的某些差异来自于新颁布的IFRSs 和最近对IASs 的修订,当中包括负债的分类、资产交换、会计变更和金融工具等。而另一些需考虑的差异则来自FASB 最近发布的准则,包括终止经营、准备和持有待售资产。另外一些差异是长期存在的,但有望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这些差异包括存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与会计差错、持有待处置资产、所得税、建造合同、合资经营、中期财务报告和研究与开发成本等。两个准则理事会也合作进行其他较长期的趋同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企业合并中购买法会计处理的应用、收入确认的概念、雇员福利和综合收益2004 年6 月IAS 1 1: 以前年度的比较财务报表IFRS: 要求提供一年的比较财务信息。US: US GAAP 认为可比的信息是值得提供的,而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SEC)的规则通常要求提供三年期的比较财务信息(资产负债表信息为两年)。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1: 综合收益IFRS: 要求编制权益变动表,在该表中可以选择列报“综合收益”的合计数,但并不是强制要求。综合收益包括净收益与不计入净收益而直接计入权益中的利得和损失之和。US: 必须提供“综合收益”的合计数的信息,但可以选择在收益表、综合收益表或权益变动表中提供。现况: IASB 正进行的综合收益项目可能会采用多栏式的业绩报表,将当期收益与来自前期项目重新计量产生的收益分开列示。综合收益的合计数将会与FASB 要求列报的综合收益类似。IAS 1: 再融资负债的分类IFRS: 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完成再融资,则作为非流动负债。US: 如果在财务报表发出日之前完成再融资,则作为非流动负债。现况: FASB 的征求意见稿建议采用IASB 的方法,而预期会在2004 年的第二季度发出。IAS 1: 因违反债务合约而被要求即时偿还的负债的分类IFRS: 如果债权人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提供了12 个月的展期,则作为非流动负债。US: 如果债权人在财务报表发出日之前提供了12 个月的展期,则作为非流动负债。现况: FASB 的征求意见稿建议采用IASB 的方法,而预期会在2004 年的第二季度发出。IAS 1: 非常项目IFRS: 禁止使用。US: 可以采用,但只适用于不经常发生、非正常的和罕有的,且影响利润和损失的项目。现况: IASB 在其2003 年的改进项目中取消了这种分类。IAS 2: 生产力闲置成本和损坏成本是否可以包括在存货成本中IFRS: 不可以。US: 没有禁止。现况: FASB 已经发布征求意见稿建议采纳IASB 的方法。IAS 2: 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IFRS: 禁止使用后进先出法。US: 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2 2: 存货减值的转回IFRS: 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需予以转回。US: 不可以转回。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2: 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存货(即使可变现净值超过成本的情况)IFRS: 只允许生产商的农林产品存货和矿产品存货、经纪商的商品存货使用。US: 与IFRS 类似,但不限于上述生产商和经纪商。现况: IASB 在其2003 年的改进项目中,将有关要求扩展至商品经纪商。IAS 7: 现金流量表中收取和支付利息的分类IFRS: 可包括在来自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US: 必须归类为经营活动。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7: 现金等价物中是否包括银行透支IFRS: 如果银行透支是公司现金管理的一部分,则应包括在现金等价物中。US: 银行透支不可以包括在现金等价物中。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8: 非法规要求变更的会计政策变更IFRS: 除非不可行,否则必须重新表述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US: 通常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包括在当期财务报表净损益中(但对于采用后进先出法、开采行业、长期合同及打算上市的公司必须重新表述)。现况: FASB 已经发布征求意见稿建议采纳IASB 的方法。IAS 8: 现有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IFRS: 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US: 作为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计入当期净损益)。现况: FASB 已经发布征求意见稿建议采用IASB 的方法(作为会计估计变更)。IAS 11: 完工比例无法确定的建造合同IFRS: 成本收回法。US: 合同完工法。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12: 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非因企业合并和不影响会计利润或应税利润的交易而初始确认的情况)导致的应税暂时性差异的确认IFRS: 不允许确认上述交易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后续变化也不予以确认。US: 没有类似的初始确认豁免。现况: FASB 和IASB 正在其短期趋同项目中解决IAS 12 和SFAS 109 的一些差异。IAS 12: 关于对所有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税的基本原则的其他特殊豁免IFRS: 没有与下述的US GAAP 相对应的豁免。US: US GAAP 对确认递延税提供了一些特殊的豁免,包括杠杆租赁(税收的影响会在对租赁进行计量时直接包括在内)、子公司的大部分未分配利润、油气行业的无形资产开发成本。现况: FASB 和IASB 正在其短期趋同项目中解决IAS 12 和SFAS 109 的一些差异。IAS 12: 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税率IFRS: 使用已执行税率或实质上已执行税率。US: 使用已经执行税率。现况: IASB 会保留“实质上已执行”,但会说明其意思为“基本确定”。IAS 12: 对子公司未分配盈余的递延所得税的计量IFRS: 必须使用未分配利润适用的税率。US: 使用已分配利润和未分配利润中所适用税率的较高者。现况: FASB 和IASB 正在其短期趋同项目中解决IAS 12 和SFAS 109 的一些差异。IAS 12: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IFRS: 只有当所得税利益“很可能”实现时才确认。US: 确认所有递延所得税资产,但需要计提估价准备(除非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现比不实现更有可能)。此外,在估价准备中采用“比不发生更有可能”的标准亦导致IAS 12 和SFAS 109 在披露上存在差异。现况: 虽然过去关于“很可能”和“比不发生更有可能”的不同解释可能已经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在确认上产生差异,但是这方面的差异将不会再发生,因为在IFRS 3 中,IASB 将“很可能”定义为“比不发生更有可能”。FASB 和IASB 正在其短期趋同项目中解决IAS 12 和SFAS 109 的一些差异。IAS 12: 原本借记或贷记入权益的递延税的改变(“往后追溯” “)IFRS: IAS 12 和SFAS 109 都要求当年直接借记或贷记入权益的项目的所得税影响应同时直接记入权益。原本直接借记或贷记所有者权益的递延所得税可能会因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收回性的评估、税率和法律的改变及其他计量特征的改变而改变。与原来的处理一致,IAS 12 要求递延所得税改变的结果也应直接借记或贷记入权益。US: SFAS 109 要求将其分配到当年损益中。现况: FASB 和IASB 正在其短期趋同项目中解决IAS12 和SFAS109 的一些差异。IAS 12: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分类IFRS: 总是作为非流动项目。US: 根据其对应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划分为流动或非流动项目。现况: FASB 和IASB 正在其短期趋同项目中解决IAS 12 和SFAS 109 的一些差异。IAS 12: 在企业合并后才确认企业合并时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IFRS: 首先将商誉减少至零,剩余部分直接贷记入当其损益。US: 首先将商誉减少至零,剩余部分冲减其他无形资产至零,还有剩余时直接贷记入当其损益。现况: FASB 和IASB 正在其短期趋同项目中解决IAS 12 和SFAS 109 的一些差异。IAS 12: 实际和预期所得税费用的调节IFRS: 以适用于会计利润的税率计算,同时披露适用税率计算的基础。US: 以持续经营的税前收益乘以国内联邦法定税率计算。非上市公司必须披露调节项目的本质而不是金额。现况: FASB 和IASB 正在其短期趋同项目中解决IAS 12 和SFAS 109 的一些差异。IAS 12: 与基于股权的支付相关的所得税利益的确认IFRS: 将所得税利益超过报酬费用部分贷记权益。US: 贷记权益。现况: FASB 和IASB 正在其短期趋同项目中解决IAS 12 和SFAS 109 的一些差异。IAS 12: 与基于股权的支付相关的所得税利益的确认IFRS: 根据预期适用的所得税抵扣计算递延所得税。US: 根据GAAP 所确认的费用来计算递延所得税,在所得税利益实现时调整为实际发生数。现况: FASB 在基于股权的支付的征求意见稿中建议采用IAS 12 的方法。IAS 12: 因集团公司间的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利润相关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IFRS: 按照买方的税率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影响。US: 按照卖方的税率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影响。现况: FASB 和IASB 正在其短期趋同项目中解决IAS 12 和SFAS 109 的一些差异。IAS 14: 报告分部的基础IFRS: 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US: 根据公司内部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的信息组成进行划分,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现况: IASB 在重新考虑IAS 14 之前,会寻求财务分析师们的看法。IAS 14: 分部披露的类型IFRS: 要求披露主要和次要分部。US: 虽然要求一些企业披露诸如来自主要客户的收入和不同国家的收入,但分部的基础只有一个。现况: IASB 在重新考虑IAS 14 号之前,会寻求财务分析师们的看法。IAS 14: 报告分部的会计基础IFRS: 根据IFRS 计量的数字。US: 根据为内部报告的目的所使用的任何基础所得到的数字。现况: IASB 在重新考虑IAS 14 号之前,会寻求财务分析师们的看法。IAS 14: 分部结果IFRS: 已对分部结果作出定义。US: 没有对分部结果作出定义。现况: IASB 在重新考虑IAS 14 号之前,会寻求财务分析师们的看法。IAS 16: 广场、厂房及设备的计量基础IFRS: 可以使用重估价或历史成本。如果是按重估价计量,会根据重估日的公允价值减之后的累计折旧和减值损失列示。US: 通常要求使用历史成本。现况: 在IASB 2003 年对IAS 16 号的修订,以重估价作为计量基础仍是一种可选择的会计政策。IAS 16: 主要检查成本IFRS: 通常作为资产成本的一部分。US: 通常费用化。现况: 2003 年12 月对IAS 16 的修订不再要求在资产获得时将资产成本中的检查部分单独确定和记录(之前这要求是在SIC 23 内)。IAS 16: 同类非流动资产交易的利得和损失IFRS: 确认利得和损失。US: 不可以确认利得和损失。现况: FASB 已经发布征求意见稿建议采用IASB 的方法。IAS 17: 租赁的土地IFRS: 如果持有的目的是为了投资,且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其价值的变动会计入损益,则按照IAS 40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否则作为预付款处理。US: 通常作为预付款处理。现况: IASB 正在进行一个全面性的租赁项目。IAS 17: 最低租赁付款额IFRS: 在最低租赁付款额中包括关于租赁资产的第三方担保。US: 在最低租赁付款额中不包括第三方的担保。现况: IASB 正在进行一个全面性的租赁项目。IAS 17: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IFRS: 通常使用租赁中的内含利率折算最低租赁付款额。US: 通常使用增量借款利率折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况: IASB 正在进行一个全面性的租赁项目。IAS 17: 与杠杆租赁相关的税收利益IFRS: 杠杆租赁的税务结果在计量所得税费用时确认。US: 杠杆租赁的税务结果会直接包括在税前对租赁的会计核算中。现况: IASB 正在进行一个全面性的租赁项目。IAS 17: 在售后租回交易中形成经营租赁的相关利得的确认IFRS: 利得立即确认。US: 利得在租赁期内进行摊销。现况: IASB 正在进行一个全面性的租赁项目。IAS 17: 租赁到期日的披露IFRS: 披露较少。US: 披露较详尽。现况: IASB 正在进行一个全面性的租赁项目。IAS 17: 拥有来自土地或可折旧资产在特定期间的所有产出IFRS: 应是执行性合同而不是租赁。US: 必须作为租赁予以核算。现况: IASB 正在进行一个全面性的租赁项目。另外,这部分内容在IFRIC 的第三号解释草稿(决定一项安排是否包括租赁)中也有论述。IAS 18: 收入确认指南IFRS: 一般原则与US GAAP 一致,但仅包括有限的详细或特定行业的指南。US: 包括更具体的指南,尤其是特定的行业问题。另外,上市公司必须遵守SEC 规定的更详细的指南。现况: IASB 和FASB 正在进行一个关于收入确认概念的联合项目。IAS 18: 一次性不需偿还的收入,如入网费和发展商预付款IFRS: 如果一次性支出是作为所提供产品和劳务的交换,实质上的风险和收益已经在单独的交易中转移到买方,收入应该在一次性服务完成时确认为收入,否则在预期客户服务期内摊销。US: 在预期的客户服务期内摊销,直接增加的成本也用类似的方法递延。现况: IASB 和FASB 正在联合进行一个收入确认概念的项目。IAS 19: 辞退福利IFRS: 没有区分开“特别”和其他辞退福利,在雇主表明承诺会支付时确认辞退福利。US: 当雇员接受了雇主提供的条件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特别”(一次性)辞退福利;当雇员很可能有权享有,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合约性辞退福利。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19: 确认与既定福利相关的过去服务的成本IFRS: 立即确认。US: 在剩余服务年限或生命期间摊销。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19: 多雇主计划的设定受益计划IFRS: 如果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应作为设定受益计划予以核算;否则作为设定提存计划予以核算。US: 作为设定提存计划予以核算。现况: IFRIC 的D6 解释公告阐明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被视为已有足够的信息以采用设定受益会计。IAS 19: 在设定受益计划中,最小应确认的负债金额IFRS: 没有最小的要求。US: 应确认的负债金额最小为未注资的累积福利义务。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19: 养老金资产确认上的限制IFRS: 确认的养老金资产不能超过未确认的过去服务成本、精算损失以及从该计划返还资金或减少对计划的未来提存金供款而得到的经济利益的现值之总净额。US: 对确认的金额没有这样的限制。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19: 确认缩减利得的时间IFRS: 当有关企业有明确表示将福利计划缩减,且已经对外宣布时,确认缩减利得和损失。US: 直到相关雇员被辞退或计划被终止或修订时,确认缩减利得,时间可能在明确表示和宣布之后。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19: 福利计划缩减产生的损益的计量IFRS: 缩减利得或损失包括:(1)设定受益义务现值上的改变;(2)计划资产公允价值上的任何改变;(3)以前未予确认的任何相关精算利得和损失、因应用过渡条款而未确认的金额和过去服务成本的份额。US: 虽然未确认精算利得或损失要按未确认过渡性资产和负债的比例冲销,但过渡期后的未确认精算利得和损失并不受计划缩减的影响。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19: 精算利得和损失发生时直接计入权益报表IFRS: 目前不允许,但已经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允许。US: 不允许。现况: IASB 已经发布了一个征求意见稿建议允许将精算利得和损失在发生时直接计入权益表。IAS 23: 需要相当时间完成的资产的借款成本IFRS: 资本化是可选择的会计政策。US: 必须采用资本化的政策。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23: 可予资本化的借款成本的类型IFRS: 包括利息、某些辅助成本和作为利息调整的折算差额。US: 通常只包括利息。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23: 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的暂时性投资收益IFRS: 抵减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US: 一般不抵减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27: 合并政策的基础IFRS: 控制(考虑管治权、风险和收益)。US: 大多数表决权,另外特定的“变动权益实体”(根据风险和收益的评估,其投资者是主要受益人)也必须被合并。现况: IASB 在其议程中包括了特殊目的实体(SPE)在内的合并项目。IAS 27: 特殊目的实体( SPE SPE))))IFRS: 如果能控制则需要合并。在决定控制是否存在时,通常与商业实体所遵循的原则相同。US: 如果不能满足作为“合格SPE”的某些条件则予以合并。通常会考虑SPE 的权益所承担的风险的程度而定。现况: IASB 在其议程中包括了SPE 在内的合并项目。IAS 27: 母子公司的报告日期不同IFRS: 报告日期的差异不能超过三个月,在此期间的任何重大交易必须调整。US: 报告日期的差异不能超过三个月,在此期间的任何重大交易必须披露。现况: IASB 在其议程中包括了SPE 在内的合并项目。IAS 27: 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不同IFRS: 必须统一会计政策。US: 对统一会计政策没有要求。现况: IASB 在其议程中包括了SPE 在内的合并项目。IAS 27: 母公司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IFRS: 成本法或使用IAS 39,而不是权益法。US: 可以使用权益法。现况: 2003 年12 月对IAS 27 的修订禁止使用权益法。IAS 27: 少数股东权益的列报IFRS: 在权益中列报。US: 权益之外,介于负债和权益之间。现况: FASB 正在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并将其作为其趋同项目的一部分。IAS 28: 投资者和联营企业的报告日期不同IFRS: 报告日期的差异不能超过三个月,在此期间的任何重大交易必须调整。US: 报告日期的差异不能超过三个月,在此期间的任何重大交易必须披露。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28: 投资者和联营企业会计政策不同IFRS: 必须统一会计政策。US: 对统一会计政策没有要求。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28: 母公司财务报表中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处理IFRS: 成本法或使用IAS 39,而不是权益法US: 可以使用权益法。现况: 2003 年12 月对IAS 28 的修订禁止使用权益法。IAS 29: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经营实体的财务报表调整IFRS: 在折算之前使用一般物价水平指数调整。US: 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经营的实体必须使用母公司的功能货币(而不是其处于的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货币)编制其财务报表。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31: 在合营企业的投资IFRS: 允许使用权益法或比例合并法。US: 通常使用权益法(建造和油气行业除外)。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32: 发行者对可转换债券工具的分类IFRS: 在发行时将可转换债券工具分为负债部分和权益部分列报。US: 将整个工具全部作为负债。现况: 目前尚未解决。IAS 33: 每股收益的披露IFRS: 分别披露根据(1)来自持续经营活动的利润或亏损,及(2)净利润或亏损计算的基本和稀释的每股收益。US: 分别披露根据(1)来自持续经营活动、(2)终止经营、(3)非常项目、(4)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的利润或亏损;及(5)净利润或亏损计算的基本和稀释的每股收益。现况: IASB 已在IAS 改进项目中考虑。

29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