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bean棒冰
1、本月收到退税机关审批的上月《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确认上月应退税额91000元,免抵税额为0。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出口退税 91,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91,000 2、本月购入B材料70万元(增值税税率13%),已验收入库,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B 7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1,000 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 791,000 3、本月发生内销收入4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帐款 468,000贷:产品销售收入—内销 4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4、本月发生出口销售收入(离岸价格)计5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外汇帐款 500,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 500,0005、月末,经预审查询,当月50万元出口销售收入全部有电子信息。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作如下计算和会计分录: 当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000×(17%-13%)=20,000元 借: 产品销售成本 2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000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68000-(91000-20000)-(148000-91000)=-60,000元,期末留抵税额为60,000元6、本月收齐2月份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货物的单证,扣除海运费、保险费后的出口销售收入为60万元,并到退税机关进行申报。作如下计算: 当月免抵退税额=600000×13%=78,000元当月期末留抵税额60,000<当月免抵退税额78,000 当月应退税额=当月期末留抵税额=60,000元 当月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当月应退税额=78000-60000=18,000元7、4月份收到退税机关审批的上月《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确认上月应退税额60000元,免抵税额为18000元。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出口退税 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18,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78,000 以上会计分录涉及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用“丁”字式栏反映如下: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方 贷方 一月份: 上期留抵 50,000 本月销项税额 136,000 本月进项税额 (A)153,000 进项税额转出 32,000 本月进项税额 (B)52,000 二月份:本月进项税额 (A)170,000 本月销项税额 85,000 进项税额转出 24,000三月份:本月进项税额 (B)91,000 审批上月免抵退税额91,000 本月销项税额 68,000 进项税额转出 20,000四月份:审批上月应免抵税额18,000 审批上月免抵退税额78,000 累计534,000 累计534,000
夏天可乐冰
您好,按照免抵退额与免抵额两者之差,产生如下分录借: 其他应收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简单理解是一边是可以申请退税额,另一边是需要扣减额差额为可以发放的退税,应计入“其他应收款”,不能计入“营业收入”因为退税不是企业主要经营范围项目,是税务优惠收入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