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氤氲
这个公司没有设预付账款科目,那么就是在预付款项的时候也计入了“应付账款”DR:应付账款 CR:银行存款你看题目说余款尚未付清呢,只有运费支付的是现金3万元呀,所以余款计入应付账款是对的
欢乐空间装饰
首先,SAP是个集成性很高的系统,FI记账后会自动集成到CO,CO模块在表示资金流动的时候必须要指定成本要素,作用类似于财务会计的科目。其次,并不是所有的损益科目都设置成本要素,要视情况而定,依据是否开启了COPA来选择定义那些会计科目为成本要素。
荷叶圆圆1980
在公司不设“预付账款”账户时,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预付账款业务。企业在预付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收到采购的商品后再予冲销。 1.最初付款50万时,你已经做过一笔付款 借:应付账款 50 贷:银行存款 50 2.现在材料已经入库,就要把以上那笔款冲回来 借:原材料——W材料 102.7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21 贷:应付账款 117 银行存款 3
Angelia8412
计划成本法确实比较麻烦,我的一点想法,共同见解:1、计划成本法下:不管是购入还是发出,“原材料”后面的金额永远是‘计划成本’;对于购入而言,“材料采购”后面跟着的金额一定是‘实际成本’。购进原材料,尚未入库,根据收到发票、付款凭证:借:材料采购[这里写的是实际成本,即发票中的不含税价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发票中的增值税]贷:银行存款[我方支付的价税合计]原材料验收入库:这里有两种写法:(1)将入库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分开写:入库:借:原材料[金额为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金额为计划成本]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大于计划的差额、浪费)贷:材料采购(借:材料采购贷: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小于计划的差额、节约))(2)将入库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分开写:借: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大于计划、浪费的情况)贷: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小于计划、节约的情况)2、感觉着到分录题的表达不够完整,他只做出了采购原材料(入库前)的分录,但未做出材料验收入库的分录。。采购原材料,凭发票、付款凭证:借:材料采购3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510000贷:银行存款3510000验收入库:借:原材料3200000贷:材料采购3000000材料成本差异200000你的答案,看起来没有错,但是把两笔经济业务合在一起写,不是特别清晰明了,建议分开写!3、对于“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计划成本法下,对于已购入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原材料,计入“材料采购”,待验收入库后转入“原材料”在实际成本法下,对于已购入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原材料,计入“在途物资”,待验收入库后转入“原材料”。解释有点多了,但愿你能明白!!
躲在WC数钱
首先给你一些学习的方法:
1、调整时间。我们现在每天一定要抽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充足的时间才是你学习的基础条件。
2、选择书籍。我们可以多翻看初级的相关书籍,加强自己的知识全面性。
3、恰当选题,适当练习。虽说做题非常重要,但是有效率的学习并不是盲目做题,而是要有针对性。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基础性较强的知识点、易考的高频知识点等着重进行练习。
4、学会总结,做题不是目的,掌握知识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总结和回顾。有始有终,循序渐进。备考可以微信搜:会计职称考试学习网
5、注重基础,初级考试一般更注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大家首先要掌握住教材中的例题,然后多做一些考试真题,再根据自身知识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6、保持好的心态,自律的进行学习。距离考试越来越近,但是大家不要过于焦虑,一定要放平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情,有计划有规律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