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森林
因为所有者权益 包括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啊这个已经包含进来了 在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 - 费用)所有者权益主要是为了前面的几个相加啊
天天天晴9080
期初资产14500万,负债6500万,所有者权益8000万,期末资产为14500+580,负债6500+540,所有者权益8000+40,会计分录如下:1.借:银行存款 10 贷:现金 10 2.借:固定资产 40 贷:实收资本 403.借:短期借款 60 贷:银行存款 604.借:原材料 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 17 贷:应付帐款 1175.借:固定资产 400 贷:银行存款 4006.借:银行存款 500 贷:短期借款 5007.借:应付帐款 20 贷:短期借款 208.借:盈余公积 30 贷:实收资本 30以上都是以万为单位
Macchiato~0704
会计等式是指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的恒等式,所以也称为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平衡式。 (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 (2)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称为财务成果等式,它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3)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等式综合了企业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 收入-费用=利润(2) 等式(1)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点的全部资产及其相应的来源情况,是反映资金运动的静态公式。等式(2)反映的是某企业某一时期的盈利或亏损情况,是反映资金运动的动态公式但仅从这两个等式还不能完整反映会计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等式(1)与等式(2)可合并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3) 企业定期结算并计算出取得的利润,取得的利润在按规定分配给投资者(股东)之后,余下的部分归投资者共同享有,也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因此上述等式又回复到: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由此可见,等式(1)是会计的基本等式,通常称之为基本会计等式或会计恒等式。等式(2)和等式(3)虽不是基本会计等式,但等式(2)是对基本会计等式的补充;等式(3)是基本会计等式的发展,它将财务状况要素,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和经营成果要素,即收入、费用和利润,进行有机结合,完整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内在联系。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