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7

zdx82627811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差额拨款单位会计培训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薯飘香

已采纳

全额拨款,与差额拨款一般是吃“皇粮”的单位,如某“皇粮”单位为全额拨款单位,既所有人员的工资和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由国家拨款,差额拨款的单位是国家拨一部分,单位自筹一部份,其会计科目使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差额拨款单位会计培训

131 评论(10)

haozai4130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单位支出大于收入,国家予以拨款的单位。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单位自身有一定的收入(稳定的经常性的收入),但是这里的收入不能够满足单位自身的支出,此时就需要申请财政拨款,这种支出大于收入,国家予以拨款的单位就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扩展资料: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282 评论(15)

浮生若梦762

差额拨款事业编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医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担政府社会职能的单位;差额拨款事业编的主要意思是国家财政及相关部门拨款一部分,招聘单位负责一部分财政。很多人对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不是特别看好,但一般来说,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招聘虽然都是由国家承担工资,但是由于国家支付制度比较严格,所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工资也会比较固定,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既有国家承担拨款,还有单位自行营收的一些费用,而且这些单位又为国企,如公证处、医院等,营收利润是非常有客观的,所以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也不一定比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待遇差。

269 评论(9)

shishan786

差额拨款(balance allocation),一部分非营利性机构(如医疗卫生机构)的国家拨款方式。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全额拨款的意思:

而全额拨款是一种政府财政分配形式,中国主要拨款单位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271 评论(11)

fengzhenpeng

"差额缴拨"是在实行社会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初期,社会保险机构缴拨基金的一种方法。它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提取基金,大于实际支付的养老金时,其大于部分的差额,由企业、单位上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取的基金小于支付的养老金时,其小于部分的差额,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拨付给企业单位。在财务处理上,"差额缴拨"全额记帐并全额提取管理服务费。 实行差额缴拨存在的弊端有: 1、 实行"差额缴拨"全额记帐,缴拨款的原始凭证手续缺少法规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财务部门是以差额部分的银行单据或缴拨款收据和业务部门自制的原始凭证作为全额记帐依据,缺乏必备的原始凭证要素和法规性,不利于加强财务管理。 2、 实行"差额缴拨"虽然可以缓解企业因资金紧张难以正常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问题,但是,也存在着企业缴纳社会保险基金差额后,不能及时足额地支付退休费和仅支付社会保险机构拨付差额的退休费,难以保证退休人员的正常生活。 3、 实行"差额缴拨"不利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直接发放退休费业务。为此,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逐步由"差额缴拨"过渡到全额缴拨。

34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