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0

Nicole6996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分配论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欧尼亚荒原

已采纳

分配率是我们平时提到的比较多的词语,并且涉及到分配率的主要有劳动分配率和成本分配率这两类。

劳动分配率是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增值是由折旧、税收净额、企业利润、劳动者收入等四部分组成。

其计算公式为:劳动分配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增加值总额×100% 。它是集中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人工成本相对水平高低程度的重要指标。

劳动分配率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少比例用于支付人工成本,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

同一企业在不同年度劳动分配率比较,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劳动分配率的比较,说明人工成本相对水平的高低。劳动分配率指标一般只能在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分析比较,或对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进行比较。

扩展资料:

分配率的运用:

根据劳动分配率推算人事费总额,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附加价值(同期增加值总额)×100%。

所谓附加价值,对企业来说,是企业本身创造的价值,它是生产价值中扣除从外面购买材料或动力的费用之后,所附加在企业上的价值,附加价值即成为劳动与资本之间分配的基础。

关于企业劳动分配率的情况,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中予以推算,也就是首先计算出附加价值中资本分配的部分(资本分配包括盈余分配、利息费用、折旧费用和保留盈余四部分)。

然后得出劳动分配率。也就是说,企业只要支付这个比率的人事费总额或工资总额,即可顺利运行。如果大企业的劳动分配率达到48%左右,中小企业的劳动分配率达到61%左右。

企业就需要警觉,检讨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劳动分配率比率过高则表示两种情形:一是相对附加价值生产性而言,人事费用过高。二是人事费用若仅达一般水平,则表明附加价值过少。

一种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劳动分配率大致保持不变,而分子上的人事费用或人均人事费用与分母上的附加价值或人均附加价值同时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配率

会计分配论

94 评论(14)

夏至迎熙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10月份三种产品的投入量分别为:500件、500件和375件,三种产品的消耗定额分别为:4千克、6千克和8千克,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共耗原材料10000千克,材料单位为每千克5.20元,材料费用共计52000元。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计算三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分配率是( )。A.4B.6.5C.8.5D.10正确答案:B知识点:分配率试题解析:分配率=52000/(500×4+500×6+375×8)=6.5

173 评论(12)

工藤新之助

劳动分配率是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增值是由折旧、税收净额、企业利润、劳动者收入等四部分组成。

其计算公式为:劳动分配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增加值总额×100% 。它是集中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人工成本相对水平高低程度的重要指标。

劳动分配率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少比例用于支付人工成本,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

同一企业在不同年度劳动分配率比较,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劳动分配率的比较,说明人工成本相对水平的高低。劳动分配率指标一般只能在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分析比较,或对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进行比较。

扩展资料:

劳动与资本之间分配的基础:附加价值。附加价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扣减法,即从销货额中减去原材料等从他企业购入的由他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其计算方法是:

附加价值=销货(生产)额-外购部分=销货净额-当期进货成本-(直接原材料+购入零配件+外包加工费+间接材料)。

2、相加法,即将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因素相加而得出,其计算方法是:

附加价值=利润+人事费用+其他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费用=利润+人事费用+财务费用+租金+折旧+税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配率

340 评论(9)

超级好奇诶

顺序分配法,又称梯形分配法,是在各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费用时,按照各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 并逐一将其费用分配给其他车间(包括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受益少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前面,受益多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后面,并依次序向后面各车间、部门分配,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不再对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进行分配。采用顺序分配法,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供劳务因素,计算工作有所简化。但由于排列在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排列在后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因而分配结果的正确性会受一定的影响。所以,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序有明显顺序的企业采用。

174 评论(8)

拽拽小蘑菇

直接用百度里面的例子,假定某工业企业设有修理车间和运输部门。 该企业修理车间发生的费用为4773元,该车间提供修理劳务201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8小时,一车间850小时,二车间812小时,管理部门300小时。该企业运输部门发生的费用为7324元,运输材料物资74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运输200吨公里,一车间4250吨公里,二车间1850吨公里,管理部门1100吨公里,共7400吨公里。运输费用分配率=7324/(200+4250+1850+1100)=0.9897修理部门=200*0.9897=197.94一车间=4250*0.9897=4206.23二车间=1850*0.9897=1830.95管理部门=1100*0.9897=1088.88修理费用分配率=(4773+197.94)/(850+812+300)=2.5336一车间=850*2.5336=2153.56二车间=812*2.5336=2057.28管理部门=300*2.5336=760.10会计分录运输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197.94 制造费用--一车间 4206.23 制造费用--二车间 1830.95 管理费用1088.88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部门 7324.00修理费用:借:制造费用--一车间 2153.56 制造费用--二车间 2057.28 管理费用760.1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4970.94你记得一件事就可以了:受益少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前面,受益多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后面,并依次序向后面各车间、部门分配,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不再对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进行分配。

295 评论(13)

hj黄小兔

就是两个辅助车间相互耗用的,谁耗用对方的少,谁就先分配,也就是收益小的先分配,收益多的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产品、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的情况。适用范围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量差异较大时,分配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因此,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宜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2.顺序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也称为梯形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按受益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最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适用范围该种分配方法不进行交互分配,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分配结果的正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计算工作量有所增加。故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宜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情况下采用。3.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两次分配。首先,根据各辅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适用范围在各月辅助生产费用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可以用上月的辅助生产单位成本作为本月交互分配的单位成本。4.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下的一种辅助生产成本费用分配方法。首先,应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数量,求解联立方程式,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内部和外部各单位)耗用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适用范围采用代数分配法,其费用成本分配结果最正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较多,计算复杂,因而这种分配方法适宜在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采用。5.计划成本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一律按产品或劳务的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适用范围采用该种分配方法,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必须比较正确。

112 评论(13)

尛尛尛舒

材料共计12600+4800=17400千克

发生运杂费5568元

甲材料分配的运杂费费用=12600/17400x5568=4032元

乙材料分配的运杂费费用=4800/17400x5568=1536元

拓展资料:

分配率是我们平时提到的比较多的词语,并且涉及到分配率的主要有劳动分配率和成本分配率这两类。

费用分配率指企业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分配制造费用所采用的比率。会计时期终了,企业要根据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分配到产品成本上去,就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来确定分配率。

通常分配标准有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直接费用比例、主要原材料成本比例、产品标准产量比例等多种。企业一经选定采用哪一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就不能随意变动。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配率

17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