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的机车
学校位于昆明市北市区龙泉路408号,占地249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藏书22万册;拥有教学用微机500多台;建有250台设备的4个多媒体教室和具备教学管理和信息交流的校园网,并与因特网相联,配有电子阅览设备24套;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和室内综合体育馆;教学用模拟实习室11个。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昆明市政府命名的“花园式单位”和“文明单位”,省教育厅命名的“省级文明学校”,财政部和云南省政府评定的“教育先进单位”,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省级文明单位”。学校面向云南省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学制分别为三年、二年、一年。在校全日制普通中专学生2000多人,现有教职工172人,教师102人,其中,高级讲师35人、讲师50人,具有“双师”证的教师20人,2002年有3名教师被省教育厅评为“学科带头人”。设有财务会计、财政事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文秘、审计事务、涉外会计、投资经济管理、资产管理、计算机及应用、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物业及社区服务、统计调查与信息服务等13个专业,其中,会计专业和财政事务专业被省教育厅评定为“骨干专业”。学校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素质培养,明确提出了“记一本好账、写一笔好字、练一手好算盘、作一篇好文章、健一身好体魄、讲一口标准普通话”的“六个一”要求。并将每年的5月定为“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创建于1934年11月,其前身是云南省立鼎新商业职业学校。1942年,学校改制后更名为云南省立昆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简称昆华高级商校)。1953年易名为云南省财经学校。1962年,云南省会计学校与云南省财经学校合并,定名为云南省财经学校至今,由省财政厅主管。学校位于昆明市北市区龙泉路408号,占地263.33亩,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藏书22万册,电子图书2万册,配有电子阅览设备42套;建有400米标准跑道的运动场和室内体育馆,学校的教学及生活设施齐全;具备教学管理及信息交流的校园门户网站。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昆明市节水办评定的“节水型先进单位”,昆明市政府命名的“花园式单位”和“文明单位”,昆明市委市政府命名的“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主管部门省财政厅评定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教育厅命名的“省级文明学校”、“德育教育先进单位”,“云南省大中专生就业先进单位”,财政部和云南省政府评定的“教育先进单位”,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省级文明单位”。1980年、1994年、2000年和2004年四次荣获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学校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素质培养,明确提出了“记一本好账、写一笔好字、练一手好算盘、作一篇好文章、健一身好体魄、讲一口标准普通话”的“六个一”要求。并将每年的5月定为“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倡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勤政廉政,率先垂范”的领导作风;确立了“立一等志向,塑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创一等事业”的育才目标;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良好校风;炼就了“严谨、务实、敬业、奉献”的文明教风;培养了“虚心、好学、善思、勤勉”的扎实学风。为国家输送了5万多名财经专业人才,被誉为云南省财经管理干部人才的摇篮。学校在突出中专办学特色的同时,实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办学。举办各类长短期培训班。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1983年,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联合建立干部专科、本科函授站,与西南财经大学建立现代远程网络教育专、本科函授站。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分别于2000年、2004年,与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联合举办全日制分段学习(中专大专直通班)专本科学历教育,并设立了上海财大成教院云南分院和西南财大成教院云南分院。学校的总体改革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挖掘、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发挥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的示范作用,做强中等职业教育,做大在职人员各类长短期教育培训,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为提高我省财会干部的素质服务,为财政体制改革服务;做精成人高等教育,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搭建平台,为云南经济建设培养财政税务、财务会计、金融(银行、保险、证券等)、营销物流、服务贸易等行业所需的应用型、技术型专门人才。 、建立函授站,与西南财经大学建立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函授站。开展专科和专升本学历教育;组织在校中专生参加大专自考;是财政部定点培训基地和省人事厅公务员培训基地。2001年起与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举办“中专——大专直通班”,并在学校设立了上海财经大成教院云南分院。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