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0

豌豆大晟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残疾人会计培训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绿草泱泱

已采纳

企业缴纳残疾人保障金有关会计处理如下:一、企业应在“其他应交款”科目下设置“应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明细科目(外商投资企业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下设置“应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二、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借记“管理费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贷记“其他应交款——应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或“其他应付款——应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实际上交时,借记“其他应交款——应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或“其他应付款——应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或者为安排残疾人就业做出显著成绩,按规定收到的奖励,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科目。三、企业逾期未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规定缴纳的滞纳金,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然实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也可以上用“应交税费”会计科目取代“其他应交款”科目。

残疾人会计培训

318 评论(13)

逍遥石子

残疾人基金一般平时不计提,当年应交是根据上年末的在职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算出来的。所以就直接下在交款月的“管理费用”科目即可。借:管理费用---- 残疾人基金 贷:现金(银行存款)。

117 评论(15)

lulubukema

东奥张敬富不是残疾人。东奥张敬富只是因为腿部受伤,需要卧床休养一个月左右就康复了。他并不是残疾人。张敬富—作为东奥会计在线新生代力量,同时教授注册会计师《会计》/《审计》,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双料王"。持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三大证书,同时具备高级会计资格。近二十年的会计培训与实务经验使张敬富老师对会计类考试的命题与阅卷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及独到的见解,授课时更是能准确结合基础理论与实务

92 评论(10)

猪猪爱吃草

残疾人基金一般平时不计提,当年应交是根据上年末的在职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算出来的。所以就直接下在交款月的“管理费用”科目即可。

借:管理费用---- 残疾人基金

贷:现金(银行存款)。

应缴保障金=(上年度平均在职职工总数×1.5%-在职残疾职工人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80%。

扩展资料:

保障金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支持残疾人就业和保障残疾人生活,支持方向包括:

(一)残疾人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和职业康复支出。

(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提供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组织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含展能活动)支出。补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所需设施社保购置、改造和支持性服务费用、补贴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和运行费用。

(三)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经营场所租赁、启动资金、设施设备购置补贴和小额贷款贴息、各种形式就业残疾人的社会保险缴费补贴和用人单位岗位补贴。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手工业及其他形式生产劳动。

(四)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以及为安排残疾人就业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

(五)对从事公益性岗位就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收入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的救济补贴。

(六)经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批准用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和保障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生活等其他支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327 评论(8)

会吸烟的肺

残疾人基金一般平时不计提,当年应交是根据上年末的在职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算出来的。所以就直接下在交款月的“管理费用”科目即可。

借:管理费用---- 残疾人基金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和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之积计算缴纳。计算公式如下:

保障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X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 - 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及就业人数)X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扩展资料: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管理费用在会计核算上是作为期间费用核算的,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并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账核算。期末"管理费用"科目的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后无余额。

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根据残疾人才能特色为其提供适当的工种、岗位。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

用人单位跨地区招用残疾人的,应当计入所安排的残疾人职工人数之内。

第九条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十条政府和社会依法兴办的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以下统称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应当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

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的资格认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中从事全日制工作的残疾人职工,应当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25%以上。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职工,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为残疾人职工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遵循残疾人便利原则,且不得在晋职、晋级、评定职称、报酬、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歧视残疾人职工。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残疾人职工的实际情况,对残疾人职工进行上岗、在岗、转岗等培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14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