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酌邀明月
可靠性相关性、 透明度、中立性、可比性和一致性。 我国在《 基本准则》 中也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了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不让一个字注册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套准则体系完整,填补了很多制度上的空白,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但这种趋同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体现了中国的特色,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准备以下特征:1、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会不断地对会计准则提出新的要求。和此同时,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又为会计准则充实新的内容。2、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新会计准则分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体系。其中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到统驭的功能。一方面,它是“准则的准则”,指导具心得计准则的制定;另一方面,当出现新的业务,具心得计准则暂未涵盖时,应当按照基本准则所确立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3、最大程度的国际趋同新准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发布的准则和修订的准则绝大多数都参照了相应的国际准则,并采用了和其基本一致的原则和处理方法。4、谨慎的趋同,有中国特色的趋同从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来看,其国际准则趋同同样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社会环境的目前状况下,制定的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准则。从基本准则的制定就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而不是盲目的国际趋同。
原谅未来的未来
2008年,我办在对某公司2007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 发现建造合同会计核算存在不规范现象。 真正原因是企业会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缺乏职业判断能力, 在实务操作中容易出现对政策理解的偏差, 随意改变核算方法, 加之内部审计力度相对薄弱,外部审计质量低下,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建议和对策一、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使会计准则更具有可操作性新会计准则相对于中国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跨越是相当大的,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要结合 建造合同的特点 ,出台详细的实施细则,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准则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在测试其实施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信息系统等的影响前提下,保证新旧准则之间平稳过渡。 二、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对于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加强新会计准则的培训,使他们对新会计准则的精髓以及在实务中的操作做到了然于心,注重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后续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应该有所加强,使会计人员彻底抛弃以过去为重心的理论体系和观念,建立面向未来的会计观念和理论体系,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会计监管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不仅依赖高质量的会计标准,更依赖对会计标准的执行操作和监督管理。因此,应当强化会计监管,加强执行和监管环节的工作和惩罚力度,提高会计标准的执行和监管质量,确保新会计准则得到有效的实施。首先要严格按《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搞好各项会计监管机制的建设,强化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整体功效,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真正起到惩戒作用。其次,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反映财务信息的意识。同时要加大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管力度,确保社会监督作用。 四、完善公司管理机制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前提,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才能保证高质量准则的执行到位。目前,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还未有效建立起来,必须尽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的财务行为,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披露财务信息的意识,促使管理层在真正提高公司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依赖 随意改变核算方法 来操纵利润。只有在健全的治理机制下,公司才可能有效地运行,才可能充分发挥治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