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6

js紫外线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新会计制度如何核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rs探险家

已采纳

一、新会计制度下,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 1、一般企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2.个体工商户等:企业实际发生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在其计税工资总额的2%、14%、1.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 二、新会计制度下,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计提核算方法: 1、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2、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3、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4、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新会计制度如何核算

255 评论(9)

素素V587

根据《政府会计制度》4605租金收入的定义,该科目核算:单位经批准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取得并按照规定纳入本单位预算管理的租金收入。我是行政单位,收到的租金是要上缴财政,不属于本单位收入,所以不通过本科目核算。我不了解事业单位收到租金怎么处理,如果是满足“按照规定纳入本单位预算管理”的,那应该计入租金收入就可以了,无需通过“应缴财政款”核算。

184 评论(8)

小遥CITY

会计科目设置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和监督的特殊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复杂多样,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检查和定期监督。需要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使之能够分门别类、连续不断地进行记录,从而获得满足经营管理需要的各种不同性质的信息和指标。

复式簿记

复式记账法是指将每一笔经济业务同时登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金额相等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可以完全颠倒每一笔经济交易的前因后果,防止差错,便于检查账簿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填写和审核证书

填制和核对凭证是指为检查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合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方法。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会计凭证的正确填制和审核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登记簿

会计账簿,简称簿记,是在经过核实的会计凭证的基础上,分类记入会计账簿,连续完整地记录各种经济交易,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各种经济交易记录,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数据。账簿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会计分析和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

成本计算

它是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特殊方法。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指标。准确的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中费用的高低,同时也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依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财产目录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查明各种财产物资实际数量的特殊方法。通过财产检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还可以了解各种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资金的落实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对积压或损坏的物资和逾期款项进行清理,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

准备财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具体的表格形式,有规律地、概括地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的一种特殊方法。会计报表主要是以账簿中的记录为基础,经过一定形式的加工整理,产生一套完整的会计指标,作为考核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编制下一步财务和预算的重要依据。以上七种核算方法,虽然各有特定的含义和作用,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这些方法在会计核算中要正确使用。一般经济业务发生后,按规定程序填制、审核凭证,应用复式记账法在相关账簿登记;在一定期间结束时,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和财产清查,在账卡、账实、账账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218 评论(10)

黑马胖子666

职工福利费属于没有规定计提比例的情况。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

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酬总额的14%的部分予以扣除,因此企业税前扣除是不是按照计提数,而是按照实际发生的并且在14%的这个范围内的部分是可以扣除的.

注意:根据相关规定,从2007年以后不采用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办法,而是在职工福利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或产品成本.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月末按各部门工资总额进行分配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1、事业单位福利费核算

(1)按编制人数定额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会计分录为:

借:事业支出--福利费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2)使用时,会计分录为:

借: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如果你单位没有提取,也可以直接作帐,会计分录:

(1)发放福利费时

借:事业支出--福利费

贷:现金

(2)发放劳保用品

借:事业支出--劳动保护费

贷:现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工福利

11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