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abian
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区别和联系:1、业务对象不同:财政总预算会计是核算有关财政部门的会计业务。行政单位会计是核算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业务,行政单位就是指那些具有权对外实行监督和管理职能,如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等。2、职能不同:财政总预算会计有经营业务收入,如学校,气象局等。行政单位会计对外有监督和管理的职能。3、两者的联系: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都可以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财政总预算会计还可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4-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苏夏夏110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机关核算、监督各级总预算执行的会计。
分级: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组成包括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等若干级。
财政总预算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而不是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是各级政府的行政机关,代表政府负责管理国家财政收支、办理国家预算和决算、组织会计核算,是各级政府财政的总会计。
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均设在本级政府财政管理机构内,执行对本级政府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统一核算、全面监督预算管理工作,并负责指导、监督本级政府行政区域内下级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编制汇总会计报表,反映一级政府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结果。
所以总会计是适用于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等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总会计。
我国政府预算按照“统一领导,分组管理”的原则,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扩展资料
1、财政总预算会计重点反映政府预算管理信息,无论是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收入还是财政预算支出,都广泛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宏观性和公共性的特征。
2、财政总预算会计以收入、支出核算为主,一般不要求成本核算,不计算损益。
3、财政总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确认基础为主,个别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
4、核算体系单一,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资产、 负债、收入和支出都具有货币性的特征。不核算政府的实物资产,政府的实物资产等由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没有现金收付和材料、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核算业务。一切活动都通过转账进行,不发生现金收付业务,也不直接使用资金购买财产、物资,所以,不需设置“固定资产”、“库存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总预算会计
小能喵尉哥
1、业务对象不同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核算有关财政部门的会计业务。
行政单位会计是核算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业务,行政单位就是指那些具有权对外实行监督和管理职能,如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等。
2、职能不同
财政总预算会计有经营业务收入,如学校,气象局等。
行政单位会计对外有监督和管理的职能。
联系:
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都可以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财政总预算会计还可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
扩展资料:
财政总预算会计与政府总会计的关系:
政府总会计是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部门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和监督的宏观会计。政府总会计的会计主体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口和地域意义上的一级政府,不是狭义的政府机关,也不是财政机关,不是上一级政府,也不是下属各级政府。
根据我国的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会计主体应分为中央、省、市、县和乡镇五级。政府总会计的会计对象,包括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两大方面。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宏观会计。政府总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相比,会计主体是相同的,都是一级政府,但会计对象扩大了,由核算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一个方面,扩大为包括核算和监督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两大方面。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仅限于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和债务预算的预算收支情况,而政府总会计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预算外资金的预算收支情况等包括在综合预算中的所有内容。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资产内容包括财政性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和政府预算执行中形成的债权等,而政府总会计要在此基础上,延伸到一级政府履行责任涉及到的所有债权和长期资产,如政府贷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政府投资资产等。
财政总预算会计只核算执行预算所涉及的负债,而政府总会计要在此基础上,核算一级政府履行责任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负债,如一级政府所有的内债、外债,内债应包括欠发教师工资、欠发社会保险金、未支付的政府赔偿、各行政单位的违规欠债等。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净资产包括一般预算结余、基金预算结余、专用基金结余和预算周转金等,而政府总会计要在此基础上核算与履行政府责任有关的各种净资产和权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总预算会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念
飞火+流萤
财政总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主要的区别和联系一、联系1 制订的目的和依据相同。两者都是在第一条中明确这个问题,制定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目的都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和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会计准则的。2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相同。两者都有四个前提条件,分别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3 使用的记账方法相同。两者均采用借贷复式记账法。4 记账使用的文字相同。两者都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二、区别首先,从总体特征来说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区别主要在:1核算主体的微观性。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核算内容只能是本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一切与本企业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应归属于对方的核算内容,则不应 该在本企业进行核算,这也是企业会计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而预算会计是以整个国家 预算执行为中心来组织核算,它既要核算各个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预算收支情况,也要核 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和利税上缴情况。2 核算过程的复杂性。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要涉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而 且每一过程都涉及收付两个方面,核算过程复杂;而预算会计的核算过程只涉及预算 收入和预算支出两个方面,没有生产和销售环节,核算过程相对简单。3 核算目的的营利性。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核算,使企业以最少的 资金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预算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体现预算收支政策的执 行情况,不在于营利。其实,最大的区别在于预算会计中少一个会计要素——“利 润”,所有者权益也叫“净资产”,然后由此引起一系列其他不同。然而,当深入分 析研究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时又会发现它们在适用范围、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划 分、会计等式、组成内容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其差异如下:(1)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我 国预算会计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事业单位作为预算会计的分支可以根据单位的 实际情况,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可以在进行专业业务活 动和辅助活动之外,允许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所以,在大部分非营利性的事业 单位会计中均采用收付实现制。而对于具有一定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其非营利收支采 用收付实现制,营利性收支则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只能以权责发生制为会 计核算基础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2)会计要素构成的区别由于事业 单位与企业在运行方式、运行结果上存在本质区别,所以两者在会计要素的构成上也 存在差异。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主要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支 出五大类,而企业会计要素则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 类。由于两者的资产和负债在本质上基本趋同,所以,下面仅对其他要素的区别进行 析。1.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事业单位净资产是指预算会计所特有的、产权单一的政府与非 盈利组织拥有的资产净值。与事业单位净资产所相对应的企业会计要素是所有者权 益;它指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所享有的权益。2.收入、支出(费用)。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本单位依法从国家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 其他单位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而企业的收入是指在 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且与所有者资本投入无关的资金流 入,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为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而产生的。事业单位的支 出是指用于开展业务活动和基本建设项目所发生的资金消耗,其目的是为了耗费。而 企业的费用是指企业为了日常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资金流出,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获 取更大的经济利益。3.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利润是企业特有的会计要素, 是根据企业自身具有营利性质而设置的要素;而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组织,所有没有这一 会计要素。(3)会计等式的区别企业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等式属于净态等式,其主要反映的是企业 资产的归属、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等关系,同时也表明了企业与所有者都是各自独立存 在的。该式为企业会计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事业单位的会计等 式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该式则属于动态等式,主要反映了单位在具体 业务工作中净资产的增值和收支结余情况。由于上海大田阀门管道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 来源来自于上级单位或财政部门下拨的款项,所以需对各项资金的耗费情况进行严格的 监管,以免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因此,必须采用动态的等式,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也是以该等式作为 主要依据。(4)会计核算方法与内容的区别首先,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在会计科目设置上和会计核算方法上存在诸多差别。两 者相比较而言,企业会计科目设置更为细化和全面,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较为简 单、数量也相对较少。其次,两者在某些相同的会计业务核算事项上,其核算方法不 同,如对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就存在较大区别。再次,在会计核算内容 上,事业单位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存在营利性业务,必须实行成本核算的,也只是进 行内部成本核算。(5)会计客体即其核算对象的区别会计行为的客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的客体实质上是资金的运动。虽然企 业会计和预算会计活动都是围绕资金的运动而进行的,但是由于各单位在国民经济中所 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他们的经济活动和所应达到的目标不一样,因而价值运动的具体 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不相同。企业会计的对象是从事企业经营资金的运动,而预算会计的 对象是预算拨 款和预算支出的资金运动。(6)核算过程的区别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要涉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而且每一过程都涉及收付 两个方面,核算过程复杂。而预算会计的核算过程只涉及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个方 面,没 有生产和销售环节,核算过程相对简单。(7)会计报表的内容的区别预算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 情况说明书等;而企业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 动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报告说明书。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