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阿玉
你的问题是什么呀??? 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务处的会计电算化业务,根据《会计法》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硬件管理 (一)会计电算化应配备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并需按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登记,由专人负责保管; (二)会计信息系统所用的计算机设备必须配备不间断电源,以保其系统正常运行,保障会计数据的安全; (三)机房应安装空调、抽湿等设备,以保证相应的温度、湿度; (四)操作人员应随时保持设备的洁净,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记录; (五)硬件发生故障时,应由专人或定点维修人员负责检修排除,做好维修记录,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拆修; (六)系统的开、关机应由系统管理人员或专人负责,并需严格遵守开、关机顺序。 二、软件管理 (一)选择的财务软件应符合财政部《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并且能满足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工作需要; (二)财务软件应在软件开发商的协助下安装、调试,直至正常运行; (三)系统管理人员应对软件进行正常维护,包括对程序、数据、编码的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并做好维护记录备查;其他任何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对软件数据进行修改、删除; (四)会计软件运行发生错误,系统管理人员应立即检查处理,如无法处理,需及时与软件开发商联系,弄清原因,排除故障; (五)会计核算软件的修改必须在处领导批准和监督下进行,严禁擅自修改软件。 三、岗位责任制管理 根据会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设置电算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岗位。 (一)电算会计主管由处领导担任,负责协调和管理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 (二)系统管理员负责会计系统和财务处网页及内部局域网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杀毒和更新杀毒软件,每天负责开机、关机,发生故障及时维修和记录备查,保证系统合法、安全、可靠; 四、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 (一)财务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授权认可后方能上机操作,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上机操作; (二)财务处工作人员应按密码和操作权限操作,除系统管理员外其他人员不得擅自上机操作; (三)任何人员禁止在网络机器上安装和使用游戏软件;使用外来软盘时应先进行杀毒;使用内部局域网时禁止同时使用校园网等外部网络系统,以保证计算机数据安全和防止感染计算机病毒; (四)任何人员不得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允许随意增删和修改数据、源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结构;不得伪造、非法涂改变更、故意毁坏程序、数据文件、账册、软盘等; (五)各岗位工作人员在操作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要及时联系系统管理员进行解决,不得自行解决,不得自行处理。 (六)操作人员对自己的上机注册名与口令要严格保守秘密,不得泄露。 (七)操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与操作权限,不能越权、越位操作。未经财务负责人同意,不能向他人提供各类会计数据。 (八)输入到计算机的记帐凭证必须经过复核人员审核才能进行记帐。月末结帐前确保本月凭单本月处理完毕。 五、档案管理 (一)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及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记账凭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数据;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一般不允许借阅。 (三)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必须每日备份,重要的会计数据应准备双份。 (四)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更新,定期用其他介质进行备份,备份至少双份,防止会计档案和数据丢失。 (五)会计档案要严格保密,按规定保管,存放时间截止至该软件停止使用为止。不得随便翻阅、打印和复制与工作职责无关的数据
华蓥山5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逐步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等有关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一、 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主管、出纳、个核算岗位、稽核、档案管理等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一般可分为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数据管理等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会计岗位在不违反内部牵制制度的情况下可以交叉设置。基本会计岗位职责见《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各电算化岗位的主要职责如下:(一)电算主管岗位由财会负责人或财会负责人指定人员担任。1. 负责组织软件系统运行环境的建立,确定操作使用人员,并对操作人员权限做出规定。2. 负责会计电算化日常工作管理,协调各电算化岗位的工作关系,经常检查计算机输出账表、凭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对电算化各岗位工作质量进行考评并提出考核意见。3. 定期检查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日记。4. 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二)软件操作岗位 1. 负责所分管业务的数据输入,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软件的要求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2. 数据输入操作完毕,应进行自检核对工作。3. 打印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每天及时进行数据备份。4. 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记录故障情况并及时向电算主管或电算维护人员汇报、反映。(三)审核、记账岗位1. 负责对各软件操作员输入计算机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进行审核,包括代码的合法性、摘要的规范性、附件的完整性、会计科目和会计数据的正确性等内容。2. 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3. 对打印出来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四)电算维护岗位1. 定期检查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排除系统故障,对无法处理的问题应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并督促解决,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2. 管理机内会计数据,定期检查计算机病毒。3. 负责电算化系统升级换版的调试和人员变动的维护工作。4. 对软件操作人员使用、操作计算机硬件进行指导、培训。5. 定期做好电算化系统操作运行情况的总结工作,并提出改进意见。(五)数据管理岗位1. 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2. 定期检查电算化系统内会计数据的安全性、正确性和保密性,防止利用计算机舞弊。3. 督促各电算化的密码更换及检查上机记录的登记情况。(六)出纳岗位1. 及时确认机内收付款凭证。2. 操作会计软件登记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3. 每天及时进行数据备份,输出银行、现金日记账并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二、 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1. 所有上机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经电算主管认可后方可上机操作。2. 明确各操作人员的上机操作权限,电算维护人员一般应由软件操作人员以外的人员担任,凭证输入人员不得兼任稽核、数据维护或出纳工作,出纳人员也不得兼任凭证输入、报表操作及数据维护等工作。3. 为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不能据以登记机内账簿。4. 各上机操作人员应设置双重密码,至少半年更换一次,并注意安全保密,操作人员离开工作站时应退出会计软件,以防他人越权操作。5. 建立上机操作记录制度,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和故障情况等内容。三、 硬件、软件、数据管理1. 对计算机硬件设备,应注意日常保养维护,保持设备整洁,定期清理硬盘,确保系统正常运行。2. 会计软件的使用、升级、更新以及硬件设施的调整必须征得电算主管的同意,需上级有关保密审批的,必须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3. 任何操作人员不得打开数据库直接进行操作,未经同意不得修改电脑设置及各种程序。4. 每天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定期打印输出会计数据(记账凭证、报表及时输出,账簿至少一年输出一次),防止系统故障时造成数据丢失。5. 定期检查计算机病毒,各工作站应安装防病毒软件,在读取外来磁盘数据时,必须在清查病毒,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各工作站不得安装游戏软件。6. 凡装有会计软件的计算机,出工作必需并征得电算主管同意外,不得上网,上网后除指定内容外不得下载任何信息。四、 电算化档案管理1. 存在硬盘、磁盘、光盘等介质中的会计数据和打印输出的会计数据作为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2. 计算机输出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介质会计档案的管理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3. 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入在不同的地点。4. 对磁性介质保存的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5. 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