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中爱帼
未来IFM在财经领域作用巨大,主要表现为三点:1.解决人才稀缺问题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内地已有正式在册的会计人员已经超过2000万人。上海超过80万人。近几年,普通或初级财务人员出现供大于求,而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却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会计人才的金字塔结构初步形成,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我国会计人才的金字塔底座太大,上面太小,高层次的会计人才稀缺,现在社会上那么多报账人员、报表编制人员,但缺的是能够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顶尖财务管理人才。我们是财务会计人才大国,但还不是财务管理人才强国。2.满足高端人才市场需求国际财务管理协会中国总部针对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调查显示,中国大部分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所应发挥作用的认识不足,在相当数量的企业中,财务管理部门仅仅被视作服务性部门,企业决策层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对市场经济中企业财务管理普遍缺乏深刻认识。企业的财务管理团队要么不具备实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要么就是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实践机会,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甚至没有监督功能。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民间融资渠道的不断发展,投融资要求不断加大,资本运作,资金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企业越来越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3.推动会计行业转型国际财务管理研究院认为,要应对由全球经济下行带来的财务危机,中国企业必须转变财务管理职能,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在经济大环境日趋严峻的挑战下,企业的生存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职能,是否拥有具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并使之在企业战略决策、经营管理、资本运营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严峻的经济环境和落后的发展状况要求中国企业对传统的财务管理进行变革。通过变革,传统的财务管理职能将逐渐弱化,而参与决策、监控风险、创造价值将逐渐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中国正处于企业家、资本运作专家、国际财务管理专家发挥才能的黄金时代,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学习和研究财务管理以国际化的战略眼光来看待中国的财务管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国际财务管理师体系体现了当今财务管理专业资格认证的国际水平,填补了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财务管理资格认证的空白。该资格认证体系被引进,并加以本土化的创新改造之后,已然成为中国最热门的一个金领职业资格。
婕哥大王
还是不错的。随着会计行业的发展,目前全国会计人才市场逐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普通会计人才严重饱和,另一方面高级会计人才严重短缺,甚至需要从其他国家引进。从会计发展的范围来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会计核算工作也开始国际化。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会计行业发展已趋于成熟,各类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也逐步健全。会计从业人员女性化特征明显。在我国,在职的会计人员女性占了大约三分之二,不难看出,我国会计职业从业人员已出现了明显的女性化特征。另外,由于无关公司规模大小,都需要财会人员来保证正常的运营,可以说会计人员是企业的核心人员之一,是机构运转的关键角色。
龙龙爱龙眼
初级会计从业资格证属于非学历教育,可以直接在珠海财政局报名。但如果你想继续往上考中职会计证,就必须先拿到大专或大专以上的学历,才能参加中级考试。所以你应先报读学历教育后考证。珠海电大是公办学校,信誉有保障。建议你选择会计专业
辛燃arzue
你的3个选择都有问题,感觉你是为了读书而读,没想太多自己的未来职业之路。从你的职业规划来看,我建议你走会计师之路(珠海多数单位的财务主管就是会计师职称)。会计师是会计中级职称,报考要求是会计从业资格证持证5年,同时具备专科文化程度。对你来说,最合适的方式是现在复习,参加2012年下半年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拿到会计证。开始从事会计工作。同时可以报考2012年的成人高考,学习会计大专。
我建议你现在去考会计从业资格证(2012年11月17日考试),同时去考成人高考读会计函授专科(2012年10月13日考试)。国家承认的专科,有4种:自考(大自考毕业率20%,小自考50%)、电大开放教育(60%)、成人函授(通过成人高考录取上之后毕业率100%)、网络教育(毕业率90%)。海源教育的专本连读,本质上是让你去读成人函授专科、与此同时去读小自考的专升本。看上去很美,但是小自考的毕业率并不高。电大的免试入学,每周4晚,看起来又轻松又正规,但是电大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你能不能坚持到底呢?学会计从业资格,还有会计函授专科,推荐去英迪学校,他们在珠海是从1999年做到现在的,会计非常有名。他们的会计培训课程是晚上上课的,周二上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周四上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9月会新开课。那里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会计函授专科。
bluefiresky0
我之前大三时候第一次听说IFM,后来进了本地农商银行工作之后没再关注因为银行不需要会计类证书,当时是有同学考了,是东莞燕园报名的。我同学后来去了一家港资企业,她说一开始去单位做合同工时期单位是没什么卵用,但是香港IPO企业还是比较看手头上证书的,现在她IFM证书让她在后来进的后辈们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老板有时候除了交代她主管之外也让她来开会参与决策。我当时聊天记得她说国内企业她也应聘投档过,越是一般的企业好像越是对IFM孤陋寡闻,毕竟都是才提管理会计。IFM还是可以储备的,因为不太跟工作冲突,我同学当时就作为考CPA前的一个练手和过度,用了大三至大四学期一年时间赶在面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