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60

luck周哥周叔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培训村级会计的指导思想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七-279928530

已采纳

(一)以法为依据《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指导会计工作、制定相应会计法规、规章的基本依据。《规范》在遵循《会计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具体规范。可以说,《规范》是对《会计法》中有关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内容的具体化,是《会计法》重要配套规章之一。同时,《规范》吸收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中科学的、合理的内容,并对部分内容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作了相应充实和完善。(二)从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出发《规范》适用于一切有会计工作的单位,为了增强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规范》尽可能地适应不同类型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只是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最基本环节作出规定,以兼顾会计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根据经济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发展要求,对会计工作中正在发展的新情况从会计基础的角度作出规范,如会计电算化等,以起积极引导作用。(三)突出重点繁简兼顾《规范》针对会计基础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作出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这些环节是会计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容易出现不规范、甚至混乱的地方,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规定,有助于会计人员正确掌握。而对会计基础工作中的其他问题,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等,尽管这些也是当前会计工作中迫切需要强化的问题,但由于对这些工作的管理正在起步之中,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以积累经验、逐步推开,因此,《规范》只是作出较为原则的规定,待条件成熟时,可以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修订,也可以制定单独规章。

培训村级会计的指导思想

120 评论(11)

理想气体911

一、基本概念农村财务公开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一定方式将其财务活动情况及其有关账目, 定期向全体村民公布, 以接受群众的有效监督的一种制度。其本质上是民主管理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二、农村财务公开现状农村财务公开是当前农村干部群众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2014年新修订的《陕西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办法》,对村务公开的原则、内容、程序、时间和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村民委员会对涉及村民利益的十五个事项予以公开,其中财务公开是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据2016年农经统计报表显示,我区599个村全部实行财务公开,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形式及程序都逐步趋于完善。然而《新办法》自实施以来,农村财务公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假公开现象严重,一些村在财务公开时,只拍了照片就立即将公示稿收走,应付交差。二是财务公开的内容避重就轻、公开不彻底,对于重大事项不专项公开,公开内容不到位。三、 农村财务公开不能有效开展的原因分析农村财务公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不能有效开展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在这几方面:一是直接的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对财务公开的认识不到位,应付工作;二是监管力度不够,只将公开照片及底稿作为完成财务公开的依据,对应有的内容、原则、程序、时间和方式没有任何的考量;三是干部文化程度、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不高,影响了财务公开的完整性。四、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健全农村财务公开制度,加强规范化建设。街办和村委会都应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详细财务公开制度,为财务公开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财务公开落到实处。三是进一步完善有关措施,鼓励村民参与村组财务监督,以提高财务公开的可信度。四是加强农村财务公开工作人员及村干部培训,提高其思想认识及工作能力,提高财务公开质量。

153 评论(13)

猪猪的面团

村级管理财务管理状况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下面跟着我一起来探讨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白条入账、抵库现象比较普遍。“白条”现象非常普遍,有的村街,将近半数的票据为不合规票据,而且支出的项目大多属于招待费、差旅费;还有的村街以自制“白条”入账报销,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有的将借条作为原始凭证入账报销;有的以白条抵库,被个人长期使用,造成公款流失。

2。财务制度不健全,账务处理不及时。部分村没有制定财务审批制度;有的村将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公开的内容也过于笼统,村民根本看不懂、不明白,达不到民主监督的作用;有的出纳对现金往来不及时报账处理;有的会计将单据“握在手里”长期不记账。

3。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部分村的会计人员过于老化,仍沿用旧的会计记账方法,不懂会计的职责和权限;有的村委会不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使用包包账、流水账,所设置的账簿不能真实地反映村组织的收入经营情况。

4。会计、出纳职责不分。将会计、出纳分别设置,目的是实行票、款分管,便于会计出纳互相监督。但有的个别村街,村干部将村集体收入装入口袋,既不报账也不交款;有的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一个班子一套财会人马,造成财务管理极不规范;还有的村会计、出纳一人兼管。

5。账款、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出纳员不及时与会计对账,长时间不清库,甚至自己应该有多少钱,是否短款,均不清楚,造成账款不符;二是公款被私自挪用,有的借款不打欠条,导致账款不符;三是账面登记的实物,尤其是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因保管不善而流失,因长期不进行盘点形成账实不符。

6。会计人员交接不办理交接手续。有的村上下任会计交接时,没有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上任会计不交账,新任会计从接任起另行建账,自成体系,影响了村财务核算的连续性。

1。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将议事权、监事权、决策权交给群众,对村民比较关心的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村建道路、民办学校等公益性事业的经费筹集、工程招标、征地补偿款、企业承包费等,必须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后方可办理。一句话就是村民的事真正由村民自己决定。同时,要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凡涉及到村财务的事项,村委会应及时向群众公布,接受村民的查询和监督,给群众一个明白。

2。成立村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由村民代表从村干部以外的村民代表中选举产生。人员3至5人。该小组的任务是对本村经济往来及财务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并向乡镇农经站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乡镇农经站负责指导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的工作,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帮助其正确履行监督职责。从根本上解决村民不放心、不满意和群众监督无序、无力的问题,有效地遏止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

3。加强村级财会人员的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农业局农经站负责全县农村财会人员的管理和指导,财会人员实行持双证上岗制。既财政部门颁发会计证,农业局颁发会计人员上岗证。同时,要注重村财会队伍建设,将思想素质好、群众信任、文化程度高、热爱农村财务工作的青年充实到会计岗位。并由建立起长效培训机制,确保农村财会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4。试行村级会计人员委派制或村账镇管制度。目前我县有的乡镇已对国家拨付的大宗征地补偿款,实行了镇财政所设账户单独管理的方法,支出由村“两委”提出申请,经村“两委”负责人、村民代表三方签字后方可支取使用。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有效地避免村干部说了算,随意支配征地款现象的发生。对财务管理基础较好的村,也可由乡镇农经站委派会计人员到指定村任职,其工资报酬由乡镇财政负担,与村里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主要职责是按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账、设账、记账,乡镇农经站组织委派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交流,以防会计人员在一个村工作久了,出现情感因素,对履行会计监督带来负面影响。对会计基础较差、财务收支活动量不大的村,可借鉴我县部分乡镇的现行做法,试行“村账镇管”,收入支出一律通过镇财政所办理。

5。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实行年度审计或离任审计制度,未经审计的村干部不得离岗,并将审计结果做为考核村干部实绩和廉政情况的重要依据,与其升降、奖惩严格挂钩。

6。加强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力度。在纪检监察部门设立相应的处室,专门处理村民上访事件,由纪检部门牵头联合司法、审计、农经站、财政所等部门力量,严肃处理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违法、违纪案件,对在财务上做手脚的村干部一经查实,坚决处理,触犯刑律的一定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决不姑息迁就。不搞简单的批评或限期改正的处理方法。

16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