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ydaniel
商品的定价可以根据以下来决定:(1)参考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来设定自己商品的价格;(2)根据自己希望的目标利润率来设定商品价格,例如:商品的成本是10元,你希望的目标利润率为25%,那么利润=10×25%=2.5元,售价=10+2.5=12.5元,所以:(商品标价价-商品成本)*商品数量=总利润。
阿富汗小海参
30%的利润定价意思是在批发价上加30%的利润来报价,这个30%是他的赢利。
1、比如东西100块进过来的。他的报价就是100+100*30%=130。一个正常的商店都是靠中间差价来获利的。利润多少是由商家来定的。如果毛利润30%算一般的。有很多行业利润都是翻倍以上的。
2、目标利润率定价法的要点是使产品的售价能保证企业达到预期的目标利润率。企业根据总成本和估计的总销售量,确定期望达到的目标收益率,然后推算价格。这种定价方法需要运用收支平衡图”。
扩展资料
1、非整数法
其实定价有很多技巧,譬如使用“非整数法”,这种把商品零售价格定成带有零头结尾的非整数的作法,销售专家们称之为“非整数价格”。
这是一种极能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价格。这种策略的出发点是认为消费者在心理上总是存在零头价格比整数价格低的感觉。也就是产品计划定价6元,你可以定5.9元,价格低了一角钱,但却会顾客一个良好的反应。
2、价格分割法
没有什么东西能比顾客对价格更敏感的了,因为价格即代表他兜里的金钱,要让顾客感受到你只从他兜里掏了很少很少一部分,而非一大把。价格分割是一种心理策略。卖方定价时,采用这种技巧,能造成买方心理上的价格便宜感。
3、明码一口价法
讨价还价是一件挺烦人的事。于是很多企业商店,就采用一口价,绝不讲价,干脆简单。这样的定价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很容易流失客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价
小特别16
目标利润定价法的计算公式为:产品出厂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1-销售税率)]+[目标利润/(预计销售量×(1-销售税率)]目标利润=(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预计销售量×成本利润率产品出厂价格=[(单位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1+成本利润率)]/(1-销售税率)目标利润定价法与“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有区别的。差别在于“成本加成定价法”公式中的成本只是制造成本,不包括期间费用;而“目标利润定价法”公式中的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相应地,两个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也有所不同。扩展知识:目标利润怎么算?目标利润的算法如下:目标利润=目标销售额-目标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目标利润=(目标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目标销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目标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目标销量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变动成本率=(目标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1-变动成本率)=(目标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边际贡献率目标利润的考虑因素1、企业持续经营的需要;2、资本保值的需要;3、内外环境适应的要求。目标利润的规划程序、考察上期利润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下期影响利润变动的因素;确定初步的利润目标;通过综合平衡,最终确定目标利润。确定目标利润后,根据目标利润的要求测定为完成目标利润的各项收支指标,并作出利润规划,组织目标利润的实现;加强目标利润的考核、分析。确定目标利润,是实施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企业预算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目标利润一旦被确定就成为管理的导向,并对执行预算的全过程产生制约作用。目标利润制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模式的实施效果,目标利润制定得过低,难以激发企业潜力,容易给企业带来大量无效成本,企业不能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而目标利润制定得过高,又会使执行者觉得高不可攀,望而却步,失去实现目标利润的信心。因此,确定合理的目标利润是实施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企业预算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企业确定目标利润时,应对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自身的战略能力进行分析,明确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合理地预测出预算期内的销售额以及与确定目标利润相关项目的目标利润率,如销售利润率、资本净利率、成本利润率等。企业有了这些预测数据,就可以确定目标利润。
寒江之月
目标利润定价法的计算公式为:产品出厂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1-销售税率)]+[目标利润/(预计销售量×(1-销售税率)]目标利润=(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预计销售量×成本利润率产品出厂价格=[(单位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1+成本利润率)]/(1-销售税率)目标利润定价法与“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有区别的。差别在于“成本加成定价法”公式中的成本只是制造成本,不包括期间费用;而“目标利润定价法”公式中的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相应地,两个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也有所不同。
设计监理
目标利润定价法公式: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产品出厂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1-销售税率)]+[目标利润/(预计销售量×(1-销售税率)]目标利润=(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预计销售量×成本利润率产品出厂价格=[(单位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1+成本利润率)]/(1-销售税率)目标利润定价法与“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有区别的。差别在于“成本加成定价法”公式中的成本只是制造成本,不包括期间费用;而“目标利润定价法”公式中的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相应地,两个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也有所不同。目标利润定价法又称目标收益定价法、目标回报定价法,是根据企业预期的总销售量与总成本,确定一个目标利润率的定价方法。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之一。目标利润率定价法的要点是使产品的售价能保证企业达到预期的目标利润率。企业根据总成本和估计的总销售量,确定期望达到的目标收益率,然后推算价格。目标利润率定价法的要点是使产品的售价能保证企业达到预期的目标利润率。企业根据总成本和估计的总销售量,确定期望达到的目标收益率,然后推算价格。这种定价方法需要运用收支平衡图”。在这种定价方法下,把所有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耗费均计入成本的范围,计算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合理分摊相应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标利润率来决定价格。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总成本×(1+目标利润率)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