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eerdingdon
报考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要抓紧时间复习啦!下面梳理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知识
(一)不计提折旧的两种固定资产:
1、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土地,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期限的确定:
1、确定租赁期满企业取得所有权,按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2、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归还出租方,按租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者计提折旧。
(三)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
1、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停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为已经转入在建工程,不再属于固定资产);
2、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3、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折旧之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折旧期从年初开始
1、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不考虑残值)
2、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已提折旧-残值)/2
(二)折旧期从年中开始(分段计提,折旧第二年要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的方法提满)
1、第一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月数/12
2、第二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上年剩余月数/12+(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上年全年折旧)*2/使用年限*本年剩余月数/12
3、以此类推
4、最后两年的折旧额会涉及3个年份,计算时考虑残值,变为直线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一)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二)举例说明: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1、折旧年限3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3/(1+2+3)=3/6,第二年为2/6,第三年为1/6.
2、折旧年限为5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5/(1+2+3+4+5)=5/15,第二年4/15,第三年3/15,第四年为2/15,第五年为1/15
注意:如果折旧期是从年中开始,也要分段计提,第二年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折旧率补足,再按当年折旧率计算当年余下月数的折旧。
爱多肉的milk
1、固定资产购进借:固定资产491.4+3=494.4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3.54贷:银行存款577.942、计提截至2013年10月折旧2013年全年折旧=(494.4-14.4)*5/15=160,则10个月折旧=160/12*10=133.333、2013年10月开始更新改造借:在建工程361.07累计折旧133.33贷:固定资产494.44、支付工程款借:在建工程100贷:银行存款5、替换设备转固入账价值=361.07+100+220-(180-180*5/15/12*10)=681.07-(180-0.5)=501.57借:固定资产501.57贷:在建工程501.576、计提2014年4月至2016年末折旧4+24=28个月(501.57-20.38)/4/12*28=280.69借:管理费用280.69贷:累计折旧280.696、计提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501.57-280.69-52=168.88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68.887、计提到2018年3月折旧=(52-7)/4/12*15=14.06后面自己算吧,
乘风秋夜
被替换掉部分的变价收入已经和固定资产没有关系了,当时固定资产转在建的时候是剔除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后入账的。
所以被替换掉的部分不管是有变相收入还是直接报废无任何残值收入应该全部走营业外收支,跟在建工程已经在建转固的那部分已经没关系了。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根据它本身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情况;有形磨损又称物质磨损,是设备或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因自然力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上的损失。
扩展资料:
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