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9

川猫之介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价签会计分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mall891227

已采纳

商品零售企业在商品验收入库时,以商品的售价(含税)金额,借记“库存商品”,以商品的进价(不含税)金额,贷记“物资采购”,以商品含税零售价大于不含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是商品零售企业用来核算商品售价(含税)与进价(不含税)之间的差额(毛利+销项税额)的专门账户。借方反映取得商品进价大于零售价的差额,月终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和库存商品售价调整时调低售价的差额;贷方反映取得商品零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和库存商品售价调整时调高售价的差额;贷方余额反映库存商品进价小于售价的差额,借方余额则反映库存商品进价大于售价的差额,余额一般在贷方。 零售企业购进商品、进项税额的确认及会计处理,只是库存商品实行售价金额核算,其会计处理有所不同,其他均与批发企业基本相同。 [例]某零售商业企业向本市无线电厂购入VCD150台,1000元/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50000元,税额25500元(150000×17%)。作会计分录如下: 企业付款时: 借:物资采购——××无线电厂 1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0 贷:银行存款 175500 商品验收入库(设每台VCD含税售价1560元)时: 借:库存商品——××VCD 234000 贷:物资采购——××无线电厂150000 商品进销差价 84000 例中的“库存商品”账户,是根据商品零售企业按售价金额核算和实物负责制的传统作法而设计的。如果库存商品按不含税售价计入,就会造成柜台价签上的标价与库存价格不符,使实物负责人的责任不清,也违背了按售价金额核算和实物负责制的本意,造成各柜组月末清点库存的麻烦。因此,对于按售价核算的各柜组,购进商品结转商品采购成本时,必须按含税销售价格计算库存商品,将税额计入商品进销差价,通过差价金额来抵减库存金额,最终使库存商品进价金额不含税。 当然,上述会计处理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即“商品进销差价”并不是真正的进价与销价的差价。这样,就不便于分析商品的差价率(毛利率)。为此,也可以采用以下会计处理方法: (1)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均不含税。 仍以上例,第一笔会计分录不变,第二笔会计分录如下: 每台VCD不含税售价=1560/(1+17%)=1333(元) 借:库存商品——××VCD199950 贷:物资采购 150000 商品进销差价 49950 (2)在“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下,设“毛利”、“销项税额”两个二级账户。 仍以上例,第一笔会计分录不变,第二笔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VCD234000 贷:物资采购 150000 商品进销差价——毛利 49950 ——销项税额34050 (3)在“库存商品”账户下,增设“销项税额”明细账。 仍以上例,第一笔会计分录不变,第二笔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 234000 贷:物资采购 150000 商品进销差价 49950 库存商品——销项税额34050 上述各种会计处理方法各有利弊,企业在不违反现行有关法规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其中之一或创造更好的处理方法。 [例]某商业企业向外地某酒厂购入白酒100箱,106元/箱,价款10600元,税额1802元;发生运杂费690元,其中运费发票金额600元,准予抵扣进项税额42元,每箱含税零售价162元,采用商业汇票方式结算货款。作会计分录如下: (1)先开出商业承兑汇票,后商品验收入库。 开出商业承兑汇票承付货款时: 借:物资采购——××酒厂 106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802 贷:应付票据 12402 商品运到支付运杂费时: 借:营业费用 648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 贷:银行存款 690 商品验收入库时: 含税售价=162×100=16200 借:库存商品——白酒 16200 贷:物资采购——××酒厂 10600 商品进销差价 5600 (2)商品先验收入库,后开出商业承兑汇票。 商品先验收入库时(月终未收到发票,未开出商业承兑汇票,按暂估进货价100元/箱入账): 借:库存商品——白酒 16200 贷:应付账款 10000 商品进销差价 6200 下月初对上述分录用红字冲回: 借:库存商品——白酒 16200(红字) 贷:应付账款 10000(红字) 商品进销差价 6200(红字) 开出商业承兑汇票时的会计分录同前。 企业采购商品,如购货未付款,即使商品已经验收入库,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也不得抵扣。为了正确反映进项税额的发生及抵扣过程,企业可以增设“待扣税金——增值税”账户,其会计处理方法与工业企业、批发商业企业基本相同。 流通企业零售商品降价或升价销售,可填制商品价格变价损益单,在“进销差价”科目中核算,如某商品原定价格每件100元,现销售价格为90元,则:借:商品进销差价10贷:库存商品10借:现金贷:主营业务收入90借:主营业务成本90贷:库存商品90如果调增10元,由原来的100元调至110元,则:借:库存商品10贷:商品进销差价10借:现金110贷:主营业收入110借:主营业务成本110贷:库存商品110月末结转时,进行分摊商品进销差价,算出毛利率,销售商品分摊的差价即是本月的毛利,分摊差价时借:商品进销差价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价签会计分录

334 评论(15)

有星星的夜

商品零售企业在商品验收入库时,以商品的售价(含税)金额,借记“库存商品”,以商品的进价(不含税)金额,贷记“物资采购”,以商品含税零售价大于不含税进价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是商品零售企业用来核算商品售价(含税)与进价(不含税)之间的差额(毛利+销项税额)的专门账户。借方反映取得商品进价大于零售价的差额,月终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和库存商品售价调整时调低售价的差额;

贷方反映取得商品零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和库存商品售价调整时调高售价的差额;贷方余额反映库存商品进价小于售价的差额,借方余额则反映库存商品进价大于售价的差额,余额一般在贷方。

零售企业购进商品、进项税额的确认及会计处理,只是库存商品实行售价金额核算,其会计处理有所不同,其他均与批发企业基本相同。

收到产品补回的差价应计入“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科目,冲减存货成本。

借: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付出产品补的差价应计入“销售费用”或“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冲减存货成本。

借:销售费用(或主营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货价格

220 评论(11)

乐乐captain

商品调价单是用于对库存商品成本进行调整。会计分录: (1)调高销售价时: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进销差价; (2)调低销售价时: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库存商品。 当然价格提高可能跟进货的成本,或员工工资涨高有关,到时候根据实际提高下相应的科目就行了。

359 评论(13)

carryme2015

首先超市应该适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按照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规定,里面存在"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35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