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丶燚
成本会计:是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原则,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资金的耗费的发生,以及产品成本和劳务成本的形成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成本会计主要就是计算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的日常费用,核算成本,把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内部人员的会计,成本会计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要是中级职称以上(包括中级职称)才有资格担任,包括中级职称
360U233840390
成本会计负责存货核算与管理、呆滞库存清理等,并定期组织盘点,确保资产安全。那么成本会计的职责有哪些呢?下面一起和我一起看看吧。
篇一
职责:
1、负责产品成本核算,并定期出具产品成本分析报表;
2、组织和推动降本工作,控制产品成本;
3、负责项目成本评估,为产品报价提供依据;
4、负责存货核算与管理、呆滞库存清理等,并定期组织盘点,确保资产安全;
5、负责销售订单审核,确保订单毛利率的合理性。
岗位要求:
1、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
2、具有5年以上大型制造业成本管理工作经验;
3、熟悉ERP系统;
4、工作积极主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篇二
职位描述:
1、熟悉制造业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出入库流程并进行统计
2、能够独立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保证成本核算的真实性何准确性。
3、对项目成本进行事前预算,在成本核算过程之中,监督配合项目中的各种费用支出,降低成本
4.定期对库存商品和原材料进行盘点。
5.评估成本方案,及时改进成本核算方法。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职资格:
1、大专及以上会计专业学历
2、从事大型制造业财务工作3年以上,熟悉国家财政,税收法规政策
3、能熟练使用ERP系统和鼎捷系统
4、工作认真细心,责任心强,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篇三
职责:
1、审核公司各项成本支出,进行成本核算、费用管理、成本分析,定期编制成本分析报表;
2、管理成本工作,进行成本预测,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准确信息;
3、开展成本分析工作;制造费用预测的月度收集、回顾;
4、跟踪销售价格及采购价格的变化,并确保需要追溯调整时及时调整;
5、跟踪工序的变化, 并进行成本差异分析;
6、工厂报废,盘点差异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7、协助跟踪与控制新项目研发投入的各项支出,包括投资,研发费用及相关成本控制、分析;
8、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任职要求:
1、工业企业财务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2、至少3年以上汽车制造行业成本会计工作经验(与汽车制造、销售相关行业经验优先考虑);
3、熟悉税法、会计准则及相关的政策法规;
4、有项目管理及成本分析能力。
猫爷爱大王
1、健全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指按照规定的格式,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具体事实所做的最初书面记载。它是进行各项核算的前提条件,是编制费用预算,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重要依据。成本会计有关的原始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化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 (2)反映活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 (3)反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的原始记录。 (4)其他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一切核算的基础,成本核算更是如此。因此,原始记录必须真实正确,内容完整,手续齐全,要素完备,以便为成本计算、控制、预测和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 2、健全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 为了保证入库材料物资数量与质量,必须搞好计量与验收工作,准确的计量和严格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原始记录可靠性的前提;为了保证领、退的材料物资准确无误,还必须及时办好领料和退料凭证手续,使成本中的材料费用相对准确。由于材料物资等存货品种、规格多,进出频繁,尽管严格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账面不符还经常存在,所以对材料物资还得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进行账面调整,以保证库存材料物资的真实性,确保成本中的材料等费用更加准确。 3、实施有效的定额管理; 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及占用所规定的数量标准。科学先进的定额,是对产品成本进行预测、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依据。与成本核算有关的消耗定额,主要包括:工时定额、产量定额、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消耗的定额,有关费用的定额如制造费用的预算等。消耗定额的制定是作为企业产品生产发生耗费应该掌握的标准。但由于消耗定额服务于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可表现为不同的消耗水平。当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消耗水平所制定的定额;当定额作为分配实际成本标准时,是以能体现现行消耗水平的定额为依据来衡量的;当企业为实现预期利润而控制成本时,是根据企业实现预期利润必须达到的消耗水平作为衡量的尺度。定额制定后,为了保持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还必须根据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行不断的修订,使它为成本管理与核算提供客观的依据。 4、建立适合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往往会相互提供半成品、材料、劳务等等,为了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明确各单位工作业绩以及总体评价与考核的需要,应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 制定结算价格的主要依据有: (1)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应以当时的市场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2)材料物资、劳务等也可以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双方协商定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议价”,作为内部的结算价格; (3)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等在内部转移时,可以用标准成本或计划成本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4)在原有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利润(即一定利润率计算)作为内部的价格。 除上述计价方法外,企业也可以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以及结算上具体情况来确定其合理的结算价格进行结算。 5、颁布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而制定的有关制度、章程和规则。规章制度是人们行动的准绳,是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的保证。 企业内与成本会计有关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计量验收制度、定额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质量检查制度、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材料收发零用制度、物资盘存制度、费用开支规定以及其他各种成本管理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应随着生产发展、经营情况的变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客观条件和变化,不断改进,逐步完善。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