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9

饿魔娃娃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汾阳弘立会计培训中心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龙发集团

已采纳

广西民族大学院校代码是10608,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广西民族大学(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简称“民大”,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坐落于中国“绿城”南宁市,是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百校工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小语种人才基地),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承担高校、“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孔子学院奖学金学生接收院校”,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是“十二五”时期广西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有相思湖校区、思源湖校区和武鸣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校园建筑面积887298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7.89万册,电子图书723.76万册;设有24个学院,开办82个本科专业,16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3个类别的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

办学历史

广西民族学院

1950年11月24日,学院创立。中共广西省委会和广西省人民政府根据政务院第60次政务会议批准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精神,报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筹建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由省财政拨款40亿(旧人民币)为办校经费。由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央民族学院双重领导。

1952年3月19日,在省人民政府会议厅隆重举行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正式成立暨第一期干部训练班开学典。

1953年2月24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发文,将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改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

1953年4月迁址西乡塘。校址迁至南宁市西乡塘。在现校址建成楼房4栋及饭堂、浴室等附属建筑4588平方米。1958年6月7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广西省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

1956年9月22日,中共广西省直机关党委批准:成立中共广西省民族学院委员会。同年11月9日,中共广西省委批示:同意中共广西省民族学院委员会直接由中共广西省机关党委领导。

1960年6月,创办大学系科。南宁师范学院(其前身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与广西民族学院合并。同年8月,学院成立汉语言文学系、历史系和政治专科。汉语言文学、历史两个专业为本科,学制四年;政治专业为专科,学制二年。至此,我院成为一所拥有政治、汉语言文学、历史三个系,以及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四个专修科,干训、预科两个部的多科性的民族高等学校。

1981年12月,学位制度的建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广西民族学院为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

2005年10月19日西校区建设起步。学校与相思湖新区管理委员会在南宁市政府会议中心正式签订西校区建设用地协议。

广西民族大学

2006年2月14日,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2006.5广西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暨建校54周年庆典,2006年5月18日举行广西民族学院更名广西民族大学揭牌仪式。

2013年,广西民族大学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外国语言文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4个教学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84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共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3个类别的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建成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科学技术史。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政治学、法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技术史、公共管理、体育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

2021年生物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生物与医药、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翻译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教育硕士图书情报、工程(两个领域:化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旅游管理、文物与博物馆、体育。

自治区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计算数等省部级重点学科24个。

国家民委重点一级学科(4个)

人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政治学 。

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政治学、科学技术史、民族传统体育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非通用语种群(越南语、泰国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6个语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言文学)、民族学、档案学、对外汉语。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越南语。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2019年: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英语、泰语、越南语(5个)。

2020年: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翻译、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行政管理(8个)。

广西一流本科专业(15个)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体育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会计学、行政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法学。

2022年,新增法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其中,民族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A类;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法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B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395人,其中专任教师153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6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74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广西八桂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00余人次。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广西民族大学)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项,立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2门,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2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项目11项,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2009年以来,承担国家民委教改项目11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09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5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91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9项。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东盟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写作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档案管理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民间文学概论 。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老挝语精读、有机化学、理论力学、档案管理学、中国文化史、民间文学、越南语口语、运动解剖学、电子文件管理、分析化学、美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代壮语、化工原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离散数学、国际贸易实务、文学概论、中国历史地理学 。

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教育学、公共心理学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2020年:老挝语口语、光影艺术:电影中的物理科学、广西特色产业木薯制乙醇蒸馏工段虚拟仿真实验、档案学概论、公共伦理学、高等代数、视听语言、国际贸易实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泰语语音、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基础、财务管理、国际结算、成本会计、越南语口语Ⅰ、大学生创新训练(16门)。

研究机构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中心)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含培育建设单位)6个,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11个,广西高校校企校地共建创新平台8个,自治区“八桂学者”科技创新平台2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3个。

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中心):东盟研究中心 。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基地 。

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广西林产化学品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混杂计算与集成电路设计分析重点实验室 。

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不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法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广西科学实验中心 。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广西高校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摩擦材料研究所、壮学研究中心、瑶学研究中心、广西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科技史研究室、民族研究中心、华南与东南亚民族研究基地、壮侗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华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研究基地、中国华南与东南亚民族研究创新基地。

研究成果

截至2015年5月,学校2009年以来承担国家级课题130项,省部级课题354项,国际合作科研课题3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91项,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189项。

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82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61项,三等奖103项,铜鼓奖5项,其他荣誉3项)。

自然科学方面:省部级奖励7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中国百强报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等荣誉称号;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2年入选),教育部名栏、名刊建设工程入选期刊(2004、2006年);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2004年被美国《爱西斯》(ISIS)(国际科技史权威文摘)、德国《数学文摘》收录;2004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评比“二等奖”;2006年荣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07年荣获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十佳自然科学期刊和“名栏”奖;2011年在第二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A-)”。

馆藏资源

截止2020年9月底,图书馆有纸质文献187.8739万余册,电子图书723.7631万册,中外电子期刊3063138种余种,学位论文16582668余篇,音视频219009小时。以东盟文献信息中心、八桂文献信息中心、相思湖文献信息中心建设等为标志,形成了自身馆藏特色。东盟文献信息中心,现建有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越南语文献库,以及老挝、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原版图书及数据库。八桂文献信息中心,主要收藏广西地方特色文献和除广西民大师生和校友之外的其他广西籍作者著述以及工作在广西的作者著述,含壮学文献信息库、壮侗语族语言文学数据库、广西作家库、广西世居民族视频库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5月,学校先后与17个国家、地区的137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老挝国立大学、印尼丹戎布拉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是首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教育基地”、“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执行学校、“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高校”、“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考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点”、“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培训和选拔院校;泰国教育部在学校建立了泰语水平测试点。累计培养外国留学生1.2万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副总理范加谦、泰王国诗琳通公主、老挝总理波松及国会主席巴妮·雅陶都等东盟国家政要都曾来校参观访问。

2018年3月2日,为促进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高层次领军人才在广西大地培育转化、荟萃成长,力争为实现富民兴桂目标贡献力量,学校与中央民族大学签署《中央民族大学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校园环境

相思湖

相思湖位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为广西民族大学校内人工湖,湖边有相思桥、揽月亭、连心桥等仿古建筑。相思湖最初是西乡塘邕江边的水库,位于广西民族大学内的只是相思湖水库的一部分。当时水库两边长有两排高大的相思树,但都被1958年的大水冲掉了,水库也遭到了破坏。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内政部部长的谢觉哉前来南宁视察,并到学校看望师生,正好碰到学校师生正在修建水库,谢觉哉部长为师生“读书劳动为人民”的精神所感动,当场赋诗一首:“一轮红日飞腾日,千载阴云消逝时。红水永清鱼信远,瑶山奇险我心夷。垦田植树地为动,善舞能歌月亦迟。学习好兼劳动好,还从湖畔觅相思。”并把当时那个水库命名为相思湖水库,后来广西民族大学师生也把该校校内的湖命名为相思湖。

大礼堂

由建筑学家梁思成亲手设计的大礼堂结构严谨,雕梁画栋,色彩斑斓而不显庸俗华贵,看似古朴却不失磅礴气势。礼堂前,八根大红柱巍然挺立,将整座礼堂稳稳当当地撑起,喜迎八方来客。以青色琉璃瓦覆盖楼顶,显得整座楼阁看起来轻盈洒脱,富有灵气,更彰显了古骆越建筑风格的特色和广西少数民族建筑工艺的高超本领。不仅如此,礼堂的外观装饰也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大礼堂顶梁及楼檐上雕画有广西少数民族共同认可的图腾——鸟、龙和狮子,而礼堂顶楼楼檐和偏厦雕塑着56只和平鸽,代表了中国56个民族亲密团结。阁楼上的四角楼檐檐角微微翘起,形似峙山欲飞。木雕的蛟龙昂首向前,龙头均雕有像甲骨文‘雷云’字形的图案,这些图案酷似广西壮族民族服饰上的扣子,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又显出一种古朴雅典的气质。

公主楼

官方称谓为非通用语种基地楼,简称基地楼,泰国诗琳通公主于2006年4月8日为该楼“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揭牌,故又被称为“公主楼”。与大礼堂的民族特色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的现代气息相比,它的特别就在于它充满了异国风情。全泰国风情建筑,拥有独特的塔尖,是泰国佛教宗教信仰的表现。

风雨桥

风雨桥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侗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廊桥建筑的珍品,建筑技巧神奇,极富民族特色”“广西民族大学聚集八方学子,以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在建校60年之际按学校规划和校友的意愿,在相思湖上修建了长40米,宽5.6米的风雨桥。该风雨桥由3座塔亭和12间桥廊构成。

汾阳弘立会计培训中心

87 评论(10)

泸州老叫

新余学院学校代码:11508(国标代码)主管部门:江西省教育厅学校性质:省属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办学层次和类型: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127 评论(10)

广州文仔

11508是新余学院的代码。

学院简介:学校始创于1985年创办的新余职业大学,1987年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新余分校、江西师范大学新余专科班并入,1992年新余职业大学更名为新余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新余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新余卫生学校并入,2010年3月18日,升格为新余学院。

截至2019年10月,校园占地面积133公顷(据教育部权威发布,建有162个校内实验(训)室,16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16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794人,其中专任教师458人。聘请了以业界专家为主的外聘教师103人。学校有正高级职称教师6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55人,“双师型”教师255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教师539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人(其中外国留学生55人)。截至2020年6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教学机构,开办本科专业36个。获得荣誉: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硅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锂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市级研究中心、研究所:新余市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余新能源研究所、新余市太阳能研究所、新余市光伏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校级研究中心、研究所:太阳能研究所、中小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工程控制中心、工程咨询研究所、会计培训与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中心、新余地方文化研究中心。科研成就:2010年-2014年5月,学校共获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26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7项。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98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98篇,专利授权10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3项。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15年5月,学校图书馆藏书139.6万册。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电子图书50万种,中文电子资源包括清华同方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畅想之星光盘数据库、外文书库等,设有“胡述兆教授文库”特色书库、“新能源专业书库”和“校检共建资料室”。学术期刊《新余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新余学院主办,中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大16开156页,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2095-3054,中国国内统一刊号为CN36-1315/G4。学报的主要栏目有新能源·新材料、中小城市发展、工业技术、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生物、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艺术、文学·语言·文字、高等教育教学。学报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文献检索系统的全文收录和上网期刊,也是中国千余所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期刊。院系概况:截至2020年6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教学机构,开办本科专业36个。学科体系:截至2015年5月,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学科一个。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师资队伍:截至2019年4月,学校现有教职工796人,其中专任教师461人。聘请了以业界专家为主的外聘教师103人。学校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6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5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39人,其中博士41人;“双师型”教师255人。人才培养:截至2019年4月,学校建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示范专业)及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8个,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2016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三,并于2018年成功申报立项为省级一流专业。学校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3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门,编写出版教材、专著200部。2015年7月,学校签约2015年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及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涉外文秘。省级特色专业: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商务英语、市场营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省级重点示范建设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学教育、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省级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商务英语。省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材料物理。省级精品课程:高等数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环境生态学、太阳电池硅材料生产技术、健美操、建筑工程计量、机械制造基础、英语视听说、太阳电池材料、语言学概论、机械设计、数学分析、管理学、排球。

省级创新实验区:高科技太阳能光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双线并行合二为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模式实验区:新能源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特区质量工程。图书馆大厅2015年7月,学校签约2015年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及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涉外文秘省级特色专业: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商务英语、市场营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省级重点示范建设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学教育、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省级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商务英语省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材料物理省级创新实验区:高科技太阳能光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双线并行合二为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模式实验区:新能源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特区。教学成果2011年,光伏专业系列教材被评为江西省第四届高校优秀教材。2013年,“面向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的‘1234工程’创新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010年3月升本到2014年底,学校共获批省级教改课题81项,其中重点课题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评选校级教学成果奖三届,获奖成果35项;校级教改课题单独立项72项。2014年,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生成绩截至2015年5月,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省运会等重要比赛中多次获奖。2014年,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88项,共有877人次参加,525人获奖。其中,全国性总冠军1项、冠军2项,国家级团体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入围奖1项;省级团体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一等奖49项人次、二等奖99人次、三等奖132人次。形象标识:校徽上部是新余学院四个字,下部是学校英文和建校时间。校徽中间是图形化的学校主体建筑。标志的背景是红色,文字图形部分是白色。外部是一圈红色的环。精神文化:校训求新、求实、求善。追求创新、实在、善良、真诚、美德。学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真人图书馆”、“沐浴经典”、“周末文化广场”、“周末时光音乐汇”和“一院一品”特色文化,成立了新余学院爱乐乐团和洞村“小溪流”留守儿童合唱团。新时代,学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实施“1339”战略和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个计划”,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146 评论(9)

红豆花花花

根据你的描述, 女生没考上高中可以选择轨道交通,因为现在这个高铁还有铁路方面都比较发展的快,所以说出来以后主要是在地铁这些方面部门工作。,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将来会越来越受欢迎的一个专业。

356 评论(13)

excellentpri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的前身是江苏会计师事务所,由江苏省财政厅于1985年10月创建。1999年1月 6日,江苏会计师事务所整体改制为江苏天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99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中国首批取得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财务审计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1993年,经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中国首批取得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产评估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2000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为中国首批取得金融机构财务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2002年5月22日,社会培训业务单独成立江苏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培训中心。2005年3月15日 ,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从事务所分立,成立江苏天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2008年6月6日,资产评估业务从事务所分立,成立江苏天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2009年2月9日,天衡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新换发的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天衡现有十二家分所,分别为北京分所、苏州分所、无锡分所、徐州分所、连云港分所、扬州分所、江阴分所、苏州安信分所、苏州中惠分所、苏州勤业分所、宜兴分所、镇江分所。 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专业服务,让我们的每一次服务都让客户真切感受到我们的与众不同。文化理念:诚信客观,勤奋务实。品牌理念:每一天我们以“天衡”品牌为客户提供服务,每一次服务我们为“天衡”品牌增添光彩,让“天衡”品牌成为“诚信、专业品质、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象征。执业理念:诚信是每一位员工的基本价值观之一,恪守执业道德规范是每一位员工的庄严承诺。团队精神:天衡团队有着相同的执业理念,诚信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精诚团结,勤勉敬业。在天衡浓厚的专业氛围里,我们互相学习,互相熏陶,积极进取,共同成长,在追求远大理想,实现个人价值和天衡发展的的同时,时刻牢记肩负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价值。上市公司—天衡正在提供年报审计服务的公司 江苏弘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128 1997/9/1 商业经纪与代理业 宁波维科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0152 1998/6/9 纺织业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600282 2000/9/19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 600287 2000/9/1 商业经纪与代理业 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305 2001/2/6 食品制造业 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 600366 2000/10/30 仪器仪表及机械制造业 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0398 2000/12/28 纺织业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600481 2003/4/22 电器机械及器械制造业 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513 2003/3/19 医药制造业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600713 1996/7/1 医药制造业 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746 1996/9/1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江苏汇鸿股份有限公司 600981 2004/6/30 商业经纪与代理业 宁波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600982 2004/7/6 电力、蒸汽的生产和供应业 金陵饭店股份有限公司 601007 2007/4/6 旅馆业 江苏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000301 2000/5/29 纺织业 南京中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00421 1996/8/6 公用设施服务业 荣安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000517 1993/8/6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 四川友利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000584 1995/11/28 综合类 连云港如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00626 1996/11/28 综合类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000919 1999/11/18 医药制造业 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 000936 1999/8/10 化学纤维制造业 江苏沙钢股份有限公司 002075 2006/10/2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2090 2006/12/8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 002165 2007/9/1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002182 2007/11/1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02309 2009/11/27 电器机械及器械制造业 南通精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002349 2010/2/3 医药制造业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002367 2010/3/12 通用设备制造业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2426 2010/6/8 电子器具制造业 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002438 2010/6/23 轴承、阀门制造业 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 002484 2010/9/29 电子器件制造业 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002491 2010/10/21 通信设备制造业 无锡宝通带业股份有限公司 300031 2009/12/25 橡胶板、管、带制造业 苏州锦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00128 2010/10/13 电子器件制造业 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 300160 2011/11/13 玻璃及玻璃制造业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601799 2011/2/1 照明器具制造业 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002546 2011/2/11 电器机械及器械制造业 江苏南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002553 2011/2/25 普通机械制造业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300215 2011/5/11 专业、科研服务业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002639 2011年12月5日 通用设备制造业 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00204 2011/4/15 医药制造业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300284 2012年1月10日 专业、科研服务业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601313 2012年1月16日 专业设备制造业 内蒙古兴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000426 1996/8/28 有色金属采选业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01555 2011/12/12 资本市场服务业 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300201 2011/4/7 专业设备制造业

23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