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伤感情
借:利润分配——向投资者分配股利 30000 贷:应付股利5000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0000 贷:利润分配——向投资者分配股利 30000 借:应付股利 30000 贷:现金30000
空想城城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1、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于抵扣的金额。2、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由此可见,负债的计税基础,指其账面价值减去该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列支的金额,即:负债的计税基础 = 负债的账面价值 - 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负债的暂时性差异 = 负债的账面价值 - 负债的计税基础,其中,计算结果为正的,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算结果为负的,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一般情况下,负债的清偿不会影响到损益或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但某些情况下如果构成负债的金额全部或部分能够税前扣除,则构成会计与税收的差异。比如题中,应付职工薪酬不产生暂时性差异。分析如下:在会计处理上:所有与取得职工服务相关的支出均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负债;而在税务处理上:现行内资企业所得税法仍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计资标准、福利费标准等。以题中数据为例:“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的账面价值 = 180万元“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的计税基础 = 账面价值180万元 - 可从未来应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 = 180万元(根据税法的规定,工资费用超过计税工资的部分,不得扣除,亦不得结转至以后期间扣除。因此,计算公式中未来可扣除金额为零)“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的暂时性差异 = 账面价值180万元 - 计税基础180万元 = 0所以,现行税制下,会计中的工资费用与税法中的计税工资之间的差异,属于永久性差异,不导致暂时性差异。同理,应付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也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产生暂时性差异的负债项目,如预计负债。在会计处理上,按或有事项准则判断,对估计将支付的金额确认预计负债;在税务处理上,因确认预计负债所产生的费用能否税前扣除,取决于产生预计负债的事项是否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比如,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三包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100万元的预计负债。假定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未发生三包费用。则:“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的账面价值 = 100万元“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的计税基础 = 账面价值100万 - 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100万 = 0(根据税法的规定,有关产品售后服务等与取得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因此,计算公式中未来可扣除金额为确认的预计负债100万元)“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的暂时性差异 = 账面价值100万元 - 计税基础0 = 100万元。由于计算结果为正,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mercury211
你好,解析:(1)编制甲公司第(1)至(4)项业务的会计分录。6月3日,借:银行存款 45.48原材料-W 217.8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6.72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3006月6日:借:原材料-W 163.4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71贷:应付票据 191.116月10日:借:原材料-W 141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40.55贷:实收资本 1655.556月20日:借:银行存款 200.07贷:其他业务收入 17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9.07(2)计算甲公司6月份W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加权平均成本=(385+217.8+163.4+1415)/(1400+800+590+5000)=2181.2/7790=0.28(3) 1.编制甲公司第(5)项业务的会计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4贷:原材料-W 14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10营业外支出 4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42.计算甲公司A产品,B产品应分配的W材料成本20件A、10件B产品定额消耗总量=24×20+52×10=1000千克A产品的消耗率=24×20/1000=48%B产品的消耗率=1-48%=52%故:分配到A产品的材料成本=2000×48%×0.28=268.8万元分配到B产品的材料成本=2000×52%×0.28=291.2万元3.编制甲公司第(6)项结转发出材料成本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A产品 268.8-B产品 291.2制造费用 196(700×0.28)管理费用 126(450×0.28)贷:原材料-W 882借:委托加工物资 28(100×0.28)贷:原材料-W 28(4)计算甲公司6月30日W材料账面余额此时的账面价值==(385+217.8+163.4+1415)-14-882-28-600×0.28=1089.2(万元)(5)计算甲公司6月30日W材料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可变现净值1000万元<账面价值1089.2万元,则发生了减值:减值额=1089.2-1000=89.2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89.2贷:存货跌价准备 89.2(6)计算甲公司6月30日W材料应计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 的金额。期末“存货”项目中金额=1000+28+291.2+268.8+196=1784万元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茱莉亚罗伯杨
公司去年花10W买了个汽车,今年汽车降价,再买只要8W了,如果现在把旧车卖出去只能卖6W,还要交手续费1W,咱公司去年买了新汽车后到今年一共提了4W的折旧10W是历史成本,8w是重置成本,6W-1W是可变现净值,6w是公允价值,10-4W是现值刚好看到别人回答,所以直接复制过来了,是下面这一位,呵呵回答者:tkbz来自团队财税高手团擅长领域:财务税务南京市参加的活动: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哼哼郭Eva
第一步:提取各种准备金,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应付利润第二步: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 30000 贷:应付股利 30000第三步:支付股利 借:应付股利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拓展资料:一、什么是会计分录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二、会计分录的常用方法1、层析法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1) 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2) 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3) 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4) 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5) 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2、业务链法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3、记账规则法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