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58

坚吃不懈1208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现金日记账会计分录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冷扇画屏

已采纳

那应该是你们公司有设一个备用账户,付日常的零星开销。这种情况一般是有专人管理,备用金用完再申请。阿姨预支款就是借款,借款一般做其他应收款,借:其他应收款 1000 贷:现金 1000还钱是拿买菜的发票等单据冲借款, 借:伙食费 贷:其他应收款望采纳!

现金日记账会计分录

159 评论(15)

毓毓baby

您好一、会计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一笔业务会涉及两个会计科目,所以如您所说,一笔业务会有一借一贷两个科目,其他应收款是企业的一项资产(债权),可以理解为一项资产的增加,对应一项资产的减少,借贷双方保持平衡,二、现金日记账记录涉及现金科目的账务,如果阿姨拿回买菜单据时,会出现另外一类科目,管理费用(损益类),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希望可以大致理清你的思路,多谢。

307 评论(15)

假如天天做梦

办法:会计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凡是与现金相关的收入或支出记账,其他的不登记。 举例说明:9月20日提取现金100借:库存现金 100 贷:银行存款 1009月25日销售收到现金500借:库存现金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9月30日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现 金 日 记 账:月 日 凭证 对方科目 摘要 收入 付出 余额9 20 01 银行存款 提取现金 100 9 25 02 主营业务收入 收到货款 500 9月30日结转成本与现金无关,不登记“现金日记账”。 注意事项:1、按时间顺序逐笔登账,做到日清月结,经常核对,账钱相符。2、定期(每月至少一次)与会计核对现金。3、对每笔报销款项核对发票金额和发票真伪,避免错账和假票。4、日记账登错了,用红笔在手工账错误的一行划红线,等于取消了这个记录,再把正确的用蓝笔登记在后面。金额不允许涂改。

354 评论(12)

爱家酒店

1、记账凭证的总金额 ,是要写此人拿回发票的总金额。2、现金日记账按你列的分录正常写就好了,比如:第一次付2W,第二次付5K,总共发票金额是2.5W。这样不会导致现金对不上,希望能帮到你,谢谢!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80 评论(13)

学生和赞美诗

对于一般纳税人 不含税价=含税价/(1+17%)借:库存现金 含税价贷:主营业务收入 含税价/(1+17%)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不含税价*17%对于小规模纳税人 不含税价=含税价/(1+3%)借:库存现金 含税价贷:主营业务收入 含税价/(1+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不含税价*3%补充:贷:主营业务收入 [含税价*(1+征收率3%)]不含税价应当是 [含税价/(1+征收率3%)] 中间是除号,不是乘号。例如,销售商品,取得现金收入515元,分录为借:库存现金 515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515/(1+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5 【500*3% 】

130 评论(14)

缠藤小妖

对于一般纳税人:借: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小规模的:借: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如果是以前挂在往来账上冲减往来借:现金贷:应收账款

254 评论(14)

李鸿章大杂烩

2011年 凭证号数摘要 收入(借方)金额付出(贷方)金额结存金额(余额)月 日9 1承前页 15009 3现付1购办公用品 200 13009 4银付3领现金 20000 21300]

114 评论(15)

士多啤梨cake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所谓复式记账就是在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同时记账。这种同时记账的模式就叫“会计分录”。“分录”的意思就是;在两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同时分开记账。所以所有你见过的“分录”都至少是借贷两行的,只有一行的分录肯定是没有。至于你这个分录:【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1000元 贷:库存现金 1000元 】 告诉你不仅要在“现金日记账”上贷记即减少1000元,还须在“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这个账户上借记即增加1000元。这个分录的意思是:你减少的1000元现金已经转变为其他应收款-备用金了。这就是复式记账的原理与原则,你不可把减少的1000元现金只记在现金日记上,其它账就不记了。再至于阿姨领的1000元备用金你可作为长期备用,以后阿姨每次拿单据报时,你可照单子给她现金,比如阿姨拿来800元单子,你就绐她现金800元,作记账分录:借:管理费用 800元。贷:库存现金 800元。告诉你一下,这个“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的账户是会计管的,不是你出纳管的,当然你如是会计兼岀纳也是你管的…………………………………以上有什么不明白,可以再提岀来。

354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