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86

Q471468543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实务中暂估入账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azhiqingci

已采纳

暂估体现财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即实际发生了但是由于没有取得票据,只能根据各种已知条件暂估,待取得合法票据后再冲销暂估,据实入账。

初级会计实务中暂估入账

239 评论(13)

难得明白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购入存货,月底时,若发票未到,应分别存货科目,抄列清单,暂估入账,借记“库存商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的记录,予以冲回。但是,该规定过于笼统,加上企业的业务特点、会计核算方式会计环境的不同以及理解上的差异,各企业“暂估入账”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多不相同。因此,实务中有以下五个问题需要探讨。一、是单独设应付账款——暂估入账户还是直接暂估到客户名下?《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单独设应付账款——暂估入账户,该方法应用较广,其优点是便于查询核对未取得发票的入库材料的情况,缺点是账务中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应付每个客户的款项(因其不含增值税),不利于应付账款的管理,有可能出现多付款或不能及时付款的情况。实务中,大部分会计人员认为:暂估入账户无论怎样设置,也只是个过渡性账户,若暂估入账情况不经常发生,只是临时性、偶然性的有此类业务,怎样设置都无大碍。但若暂估经常发生,且客户较多,应直接暂估到相应的应付账款客户名下,这样能解决上述单独设应付账款——暂估入账户的问题。最好是应付账款明细账下设三级明细,即对每家客户核算应付(票到)和暂估(票未到),以利于对账。但此法也有缺点,就是不能对暂估人材料直接查询。二、要不要月底暂估,下月初再冲回?《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是月底暂估,月初再冲回。之所以规定要冲回,是因为这时债权尚未成立,因此不能确认应付。但若企业客户很多或发票长期未到,每月都要估入和冲销一次,太繁琐,工作量也大。笔者推荐一种方法:发票未到的当月月底暂估,发票到达的当月月底再冲回,不必以后每月月初冲回,月底再暂估,这样可减少一些工作量。但使用这种方法时财务人员应再设一套备查账,对估入的金额、户名等逐笔登记,以便发票到达时逐笔查找,找到后划销,防止漏户、错户。三、要不要暂估增值税?《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提到要暂估增值税,这是因为企业只有在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时,才算取得了这种抵扣销项增值税的权利。在此之前,权利并未取得,企业的负债当然也就没有这部分增值税。但这样做的缺点是应付账款户不能准确反映外欠款的金额,而多数企业财务管理方面需要准确反映与客户的往来,为此实务中暂估入账时有将增值税金额暂估在应付账款金额内的做法。暂估入账包含增值税的做法有:1.将暂估的增值税放在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中核算,发票到时作红字冲销,2.设专门的待抵扣税金户反映;3.在其他应收款——暂估进项税金核算等。四、如何保证发票到达的时候,将发票和原来的暂估入库对应上?暂估入账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暂估容易冲销难,难就难在发票到达后找不到原来对应估入的是哪一笔,特别是客户很多或较长时间才收到发票的情况更易产生这种问题。解决方法一是按上面所说的月底暂估,月初冲回,保持账务的连续性以免因发票长时间未到而难以查对,二是设备查账(表),对每笔新发生的暂估入账及发票到达冲销后都要及时登记,将存货明细账与库房的明细账定期不定期地核对,以减少差错的发生及尽早发现差错。五、年底暂估入账的存货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要不要做纳税调整?税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原则规定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中第三条: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实务中税务较多运用的原则是: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发票已到达的或能提供能充分证明暂估入账真实性的其他原始凭证如合同等就不必做纳税调整,否则应做纳税调整,以防止企业滥用暂估入账。

89 评论(10)

败家小歪歪

我认为可以按照之前的合同规定金额暂估入账,并且从入账之后的次月开始计提折旧 ,等发票到了之后再调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179 评论(13)

定州人民

“票到调差”,顾名思义,就是票到了以后,票面数额和暂估入账数额有差额,调整差额部分就可以了。如果在票到以前已有出库并结转了成本,票到以后,票面价款与暂估入账价款有差额,还需要调整已结转的成本差额。

266 评论(10)

baibailittlelove

1、将暂估入库按原分录红字冲销。

2、根据取回发票金额重新入账。

3、如果这批材料没有出库也就是没有结转为成本,只做第1、2步就可以了。

4、(暂估价高时)如果已经结转,根据材料账目上的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之差【即这批材料结转成本(部分或全部)时多结转的金额】,借记材料科目,贷记就成本,进行调整【或者借记成本红字,贷记材料红字,保证本年累计额的准确】 。

5、(暂估价低时)与第4步相反。

扩展资料:

暂估入账的要求:

《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单独设应付账款——暂估入账户,该方法应用较广,其优点是便于查询核对未取得发票的入库材料的情况,缺点是账务中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应付每个客户的款项(因其不含增值税),不利于应付账款的管理,有可能出现多付款或不能及时付款的情况。

实务中,大部分会计人员认为:暂估入账户无论怎样设置,也只是个过渡性账户,若暂估入账情况不经常发生,只是临时性、偶然性的有此类业务,怎样设置都无大碍。

但若暂估经常发生,且客户较多,应直接暂估到相应的应付账款客户名下,这样能解决上述单独设应付账款——暂估入账户的问题。最好是应付账款明细账下设三级明细,即对每家客户核算应付(票到)和暂估(票未到),以利于对账。但此法也有缺点,就是不能对暂估人材料直接查询。

《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是月底暂估,月初再冲回。之所以规定要冲回,是因为这时债权尚未成立,因此不能确认应付。但若企业客户很多或发票长期未到,每月都要估入和冲销一次,太繁琐,工作量也大。

笔者推荐一种方法:发票未到的当月月底暂估,发票到达的当月月底再冲回,不必以后每月月初冲回,月底再暂估,这样可减少一些工作量。但使用这种方法时财务人员应再设一套备查账,对估入的金额、户名等逐笔登记,以便发票到达时逐笔查找,找到后划销,防止漏户、错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暂估入账

342 评论(10)

晓晓雯雯雯

高估了多少就按估价入账时使用的科目,用红字金额冲销就是。

152 评论(10)

小馋猫儿richard

不暂估就是违背的会计要素的及时性原则实际操作中可以不暂估 但有些特殊情况你不能不暂估 例如:你开具了600000万的收入发票 但你进货的发票是500000还没有到,你如果不暂估入账怎么结转成本呢?不结转成本你的利润就是600000了 赶上季度所得税 你笑了再例如: 当月结转原材料8000元 进货的发票没有到你没有【暂估】入库 仓库里有货但账面上只有400元了 你怎么出库?怎么做账?

33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