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1

sky刘小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管理会计作业9答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三尺优姬

已采纳

《管理会计》作业(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成本性态:又称为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2、 相关范围:管理会计把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范围成为广义相关范围,把业务量因素的特定变动范围成为狭义相关范围。3、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4、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5、 变动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二、填空题:1、 预测决策会计2、 管理会计、财务会计。3、 责任会计。4、 历史成本、未来成本。5、 约束性成本、酌量性成本。6、 技术性变动成本、酌量性成本。7、 推销成本、一般行政及管理成本。8、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期间成本。9、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0、 营业成本、期间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三、选择题1、ABDE 2、ABD 3、AC 4、AB 5、A 6、AB 7、DE 8、DE 9、ADE 10、AB 11、ABC 12、B 13、C 14、C 15、ABCD四、简答题:1、 答:管理会计的工作环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奋夺目标是确保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其手段使对财务信息等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其职能必需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其本质既是一种侧重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会计,同时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称为管理会计为内部经营管理会计。2、 答: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是管理会计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范畴。他们的区别是:(1)性质不同。成本性态分析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 。成本分析仅仅属于定性分析。(2)最终结果不同。前者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别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后者只要求将全部成本区别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他们的联系:两这都是以企业的总成本为对象,成本性态分析需以成本按性态分析为前提。3、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1)变动成本法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2)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3)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缺期经营决策,(4)采用变动成本法简化了成本核算。缺点:(1)变动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2)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3)采用变动成本法对所得税的影响。五、计算题:1、答:(1)模型 Y=A+BX已知:X(高)=5000 X(低)=3000Y(高)=2600 Y(低)=2000B=(Y(高)—Y(低))/(X(高)—X(低))=(2600—2000)/(5000—3000)=0.3A=Y(高)—BX(高)=2600—0.3*5000=1100(2)、Y(7)=A+BX=1100+0.3*4600=2400(元)答:7月份的维修费是2400元。2、答:(1)、采用变动成本法编制2000-----2002年的收益表。 变动成本法下的净收益项目 2000年 2001年 2002年营业收入变动成本 8000030000 4800018000 9600036000贡献边际 50000 30000 60000固定制造成本推销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合计 200001500035000 200001500035000 200001500035000营业利润 15000 —5000 25000(2)说明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到的净收益相差的数额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答:采用两种方法得到净收益的差额营业利润差额=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2000年营业利润差额=15000—15000=0元2001年营业利润差额=3000—(—5000)=8000元2002年营业利润差额=21000—25000= —4000元分析形成的原因:在于两种成本计算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制造费用水平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又具体表现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既在变动成本法下。计入当期利润表的是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性制造费用,在完全成本法下,计入当期的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数额不仅受到当期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水平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可能存在的期末存货成本和期初成本中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水平变动的影响。或 用简便法计算计算分析确认营业利润:①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成本2000年= 0 *2 = 0元2001年= 4000 * 2 =8000元2002年=2000 * 2 =4000元② 完全成本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成本2000年 =0 * 2 = 02001年 =0 * 2 = 02002年 =4000 * 2 = 8000元③ 按营业利润差额计算结果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成本—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成本2000年营业利润差额=0—0=02001年营业利润差额=8000—0=8000元2002年营业利润差额=4000—8000= —4000元

管理会计作业9答案

240 评论(11)

大璐璐131483

解:1、高点业务量(假设为x1)及同期成本(假设为y1) 故高点坐标(x1,y1)为(36000,480400)同理:低点坐标为(24000,400000)计算b值(单位变动成本b=高低点成本之差/高低点业务量之差):b=(y1-y2)/(x1-x2)=6.7计算a值(混合成本的固定成本):a=y1-b*x1(或者a=y2-b*x2)=239200建立成本性态模型:即成本公式为y=239200+6.7x令x=42000 得y=520600故若下半年一月份生产产品42000件时,制造费用为520600元。2、自制单位相关成本=10+6+4=20(元)小于外购单位成本25元,故甲零件应选择自制。或者:自制相关总成本=(10+6+4)*5000=100000(元)外购总成本=25*5000=125000(元)因为自制相关总成本100000元小于外购总成本12500元,所以甲零件应选择自制。分析:由于企业拥有剩余生产能力,固定成本(题中为固定制造费用)属于无关成本,不会影响企业的管理决策。此外,由于剩余生产能力能生产其他产品则应考虑机会成本,但是本题中已经告诉剩余生产能力亦无其他用途,所以没有产生机会成本。如果外购的剩余生产能力用于生产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可以节约成本,则这部分收益就要作为机会成本计入自制相关总成本中。3、明确计算净现值的公式:NPV=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首先计算各年的现金净流量NCF0=-48000,NCF1-5=净利润+折旧摊销=5200+7600=12800,NCF6=净利润+累计摊销+净残值=12800+2400=15200计算净现值NPV=NCF0+NCF1-5*(P/A,14%,5)+NCF6*(P/F,14%,6)=-48000+12800*3.4331+15200*0.4556=2868.8或者NPV=12800*(P/A,14%,6)+2400*(P/F,14%,6)-48000=12800*3.8887+2400*0.4556-48000=2868.8因为计算出的净现值大于零,所以此方案可行。PS:因为我用了两种方法算净现值,题目中的年金现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均采用了近似数,这样两种方法算出来的结果不一样,所以我自己查了年金现值系数表用的精确值计算的结果就一样了,只是想说明两种方法都是可取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如果按题目中的近似系数计算过程如下:NPV=12800*(P/A,14%,6)+2400*(P/F,14%,6)-48000=12800*3.899+2400*0.456-48000=3001.6因为净现值大于零,所以此方案可行。4、(1)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4200*(18-16)=8400(2)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4200-4000)*16=3200希望可以帮到你!

169 评论(11)

1982吃货一枚

管理会计作业1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A2、D3、C4、题目有误5、D6、B7、B8、A9、C10、A11、C12、B13、A14、D15、D16、C17、B18、A19、C20、D二、多项选择题1、CD2、ABDE3、BCDE4、ACE5、ACD6、ABE7、BE8、ADE9、DE10、AC三、简答题1、见教材P13~142、见教材P40~41四、计算分析题1、解:(1)高点是4月份(5100,270000),低点是1月份(4100,230000)b=(270000-230000)/(5100-4100)=40元/台a=270000-40*5100或230000-40*4100=66000元则成本模型:y=66000+40x(2)7月份预计总成本=66000+40*5500=880000元2、解:(1)期末存货量=5000-3000=2000件单位产品成本=35元期末存货成本=2000*35=70000元(2)本期销售成本=3000*35=105000元(3)贡献边际=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3000*60-3000*35=180000-105000=75000元(4)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总额=75000-(30000+18000)=75000-48000=27000元3、解:(1)完全成本法:销售收入总额=20000*10=200000元单位产品成本=(48000+19200+4800+12000)/24000=3.5元销售成本总额=20000*3.5=70000元销售毛利=销售收入总额-销售成本总额=200000-70000=130000元期间成本=8000+4000=12000元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期间成本=130000-12000=118000元(2)变动成本法:销售收入总额=20000*10=200000元单位产品成本=(48000+19200+4800)/24000=3元销售成本总额=20000*3=60000元贡献毛益=销售收入总额-销售成本总额-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200000-60000-8000=132000元固定成本=12000+4000=16000元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132000-16000=116000元4、解:题意不清,应是“假设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30%的水平”本年产量=120000/12=10000件单价=12/30%=40元固定成本总额=10000*40-10000*12-140000=140000元下一年度的保本销售量=140000/(40-12)=140000/28=5000件下一年度的保本销售额=5000*40或140000/(1-30%)=200000元5、解:甲产品的贡献毛益率=(30-18)/30=0.4乙产品的贡献毛益率=(16-8)/16=0.5丙产品的贡献毛益率=(10-7)/10=0.3综合贡献毛益率=0.4*0.4+0.5*0.2+0.3*0.4=0.38综合保本销售额=19000/0.38=50000元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00*0.4=20000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00*0.2=10000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00*0.4=20000管理会计作业2第4~6章一、单项选择题1、C2、A3、B4、C5、07年目标利润=18*(1+10%)*8%=1.596、题目有误,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贡献毛益肯定大于利润,经营杠杆系数大于1。因此这三年的利润金额与贡献毛益分别对调。08年经营杠杆系数=07年的570万元贡献毛益/07年的300万元利润=1.97、D8、C9、B10、D11、A12、B13、B14、A15、D16、A17、C18、D19、B20、C二、多项选择题1、ABCE2、ABD3、DE4、BC5、ABCDE6、CE7、ABCDE8、题目不清D9、ACDE10、BC三、简答题1、见教材P1182、见教材P66~68四、计算分析题1、解:10月份销售量=0.6*2000+(1-0.6)*1840=1936元2、解:(1)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贡献毛益/基期利润=(2000*200-2000*90)/100000=2.2(2)利润增长率=2.2*10%=22%明年预测可实现的利润=100000*(1+22%)=122000元3、解:相关成本分析表自制轴承外购轴承变动成本20000-8000=1200010*2000=20000机会成本3000/相关成本合计1500020000决策结论:应选择自制。4、解:A产品产量=18000/45=400台B产品产量=18000/60=300台差量损益分析表项目A产品B产品差异额差量收入400*25=10000300*16=48005200相关成本合计400*11=4400300*7=2100400*12=4800300*8=2400920045004700差量损益8003005005、解:(1)项目建设期的净现金流量NCF0=-800-100=-900万元(2)项目经营期的净现金流量每年折旧=(800-80)/3=240万元第一年所得税=(500-120-240)*25%=35万元NCF1=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500-120-35=345万元第二年所得税=(500-(120+10)-240)*25%=32.5万元NCF2=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500-(120+10)-32.5=337.5万元(3)项目终结点的净现金流量第三年所得税=(500-(120+10+10)-240)*25%=30万元第三年经营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500-(120+10+10)-30=330万元NCF3=第三年经营净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残值收入+垫付的营运资本收回额=330+80+100=510万元管理会计作业3第7~10章一、单项选择题1、A2、C3、B4、C5、A6、A7、D8、B9、D10、D11、C12、A13、D14、B15、C16、A17、A18、D19、D20、A二、多项选择题1、ABCDE这里A=D,C=E2、CDE3、AD4、ABCD5、ABC6、ABCE7、ABCE8、ABC9、ABCDE10、ACD三、简答题1、见教材P143~1452、见教材P176四、计算分析题1、解:项目弹性预算销售量5000600070008000销售收入400000480000560000640000变动成本280000336000392000448000贡献毛益120000144000168000192000固定成本50000500005000050000营业利润70000940001180001420002、解: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1750-4000*2.5*2=1750元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1750-12000*2=21750-24000=-2250元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2000-9500)*2=500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0-4000*2.5)*2=-1000元3、解:投资利润率=4000/16000=25%剩余收益=4000-16000*18%=1120元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C2、A3、A4、B5、A6、B7、题目不清8、D9、B10、A11、B12、B13、D14、A15、A16、B17、C18、D19、C20、A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CD3、BDE4、BDE5、BD6、CE7、ABDE8、BD9、ACE10、ABCDE三、简答题1、见教材P24~252、见教材P143~145四、计算分析题1、解:(1)高点是10月份(2000,2800),低点是7月份(1700,2450)b=(2800-2450)/(2000-1700)=1.167元/件a=2800-1.17*2000或2450-1.17*1700=466元则成本模型:y=466+1.167x(2)2008年1月份预计制造费用=466+1.167*2400=3266.8元2、解:(2)变动成本总额=25000-8000-12000=5000元(1)销售数量=(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贡献毛益=(25000-5000)/10=2000件(4)营业利润=30000-15000-18000=-3000元(3)单位贡献毛益=(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数量=(30000-15000)/1000=15元3、解:题目不清,“这里的固定制造成本是否是相关成本”不清。从题目中的两种产品的固定制造成本金额不一样看,可以推出其不应该是一项无关成本,因为固定制造成本如果是作为无关成本,应该A和B产品共用固定制造成本。如果固定制造成本不是无关成本的话,则不能简单地采用贡献毛益法。4、解:(1)折旧=300000/6=50000每年经营现金净流量=20000+50000=70000净现值=70000*(P/A,10%,6)-300000=70000*4.355-300000=304850-300000=4850元(2)内含报酬率70000*(P/A,IRR=?,6)=300000(P/A,IRR=?,6)=4.286运用内插法:(P/A,10%,6)=4.355(P/A,12%,6)=4.111IRR=10%+(12%-10%)*(4.355-4.286)/(4.355-4.111)=10.56%(3)从净现值大于0,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吕10%,都可以判断此方案可行。

12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