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8

小菜菜菜菜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图表分析方法有哪些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本色计

已采纳

会计方法是指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执行会计职能,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工作实践中总结创立的并随着生产发展,会计管理活动的复杂化而逐渐地完善和提高的。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以统一的货币单位为量度标准。连续、系统、完整地对会计对象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和核算的方法。它是会计方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使其他各种方法的基础。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经济信息,将经济信息依照会计准则等规定进行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汇总、加工处理,就会成为会计信息。这个信息转换的过程就是会计核算,它又包括了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如: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会计分析会计分析是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资料,结合其他有关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的分析研究。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选定项目,明确对象;了解情况,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抓住关键,提出结论。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指标对比法、因素对比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核算及会计分析所提供的资料,以检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或单位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及会计资料是否完整正确。可通过核对、审阅、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进行。会计预测会计预测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定量或定性地判断、推测和规划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对其做出评价,以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谋求最佳经济效果。会计预测的依据主要是会计资料,它是利用已取得的会计信息产生新的会计信息的过程,所以说会计预测是一个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的过程。会计预测的内容主要有:①资金预测;②销售预测;③成本预测;④利润预测;⑤价格预测;⑥财务状况及综合经济效益预测。会计预测的直接目的是为单位经济活动服务,为会计决策提供信息。会计控制会计控制就是指施控主体利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的控制,具体而言会计控制是指会计人员(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进行指导、组织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或基本职能,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与评价一起成为财务管理的系统或全部职能。会计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外部会计控制。会计决策会计人员为了解决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把握机会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的过程。由于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向、方式、状态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在多种发展可能性中作出有利的选择。由于企业资金运动具有可控性,人们就可以通过决策和控制,促使企业的资金运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会计图表分析方法有哪些

211 评论(9)

迟到的春风

财务报表是企业的"听诊器",在密密麻麻的数据背后包含的是企业经营状况与潜在的风险。如何从大量的财务数据中发掘出企业的秘密?透视企业所隐藏的玄机?发现报表中存在的盈利预测陷阱?就需正确运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从而剔除财务报表中“粉饰”,公允地评估企业的决策绩效。 报表分析方法有1、比重法 2、相关比率法 (有反映企业流动状况的比率,也称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反映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比率,也称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权益状况的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比率,也称盈利能力比率;反映企业偿付债务费用的比率,也称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比率。)3、因素替代法 (有对综合指标构成因素的分析;对会计报表项目的构成因素的分析。)4、单一分析法(来自分析者的经验和财务分析基本知识。如通过资金结构的合理性、流动比率等指标来判断。)5、比较分析法(比较对象一般有计划数、上一期数、历史最好水平、国内外先进行业水平、主要竞争对手情况等。)6、框图分析法 (框图既可以反映绝对值,又可以反映比例和相对值,而且简明、直观。这种分析方法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7、假设分析法(主要用于对企业挖潜能力的预测分析。)8、趋势分析法 (主要目的是了解引起变动的主要项目;判断变动趋势的性质是有利或不利;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9、水平分析法 (是仅就同一会计期间的有关数据资料所做的分析,作用在于客观评价当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但这种分析所依据的资料和所得的结论并不能说明企业各项业务的成绩、能力和发展变化情况。)10、垂直分析法 (是将当期有关会计资料和水平分析中所得的数据,与本企业过去时期的同类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企业各项业务、绩效的成长及发展趋势。此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是否有发展进步及其发展进步的程度和速度。但必须把上述的水平分析与垂直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积极作用。)11、具体分析指标(有绝对值指标;百分比指标;比率指标等) 具体的可以依以下步骤进行: 一、浏览报表,探测企业是否有重大的财务方面的问题。拿到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首先要看是否有异常科目或异常金额的科目,或从表中不同科目的金额分布来看是否有异常。如:会计实务中,“应收、应付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若其他应收款过大往往意味着本企业的资金被其他企业或个人占用、甚至长期占用,这种占用要么可能不计利息,要么可能变为坏账。在分析和评价中应剔除应收款可能变为坏账的部分并将其反映为当期的坏账费用以调低利润。 二、研究财务指标的历史及趋势,辨别有无问题 一家连续赢利的公司业绩一般来讲要比一家前几年亏损,本期却赢利丰厚的企业业绩来得可靠。如对国内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必须看满5年以上才基本上能看清楚,如果以股东权益报酬率作为绩效指标来考核上市公司,那么会出现一个规律,即上市公司上市当年的该项指标相对于其上市前3年的平均水平下跌50%以上,以后的年份再也不可能恢复到上市前的水平。解释只有一个:企业上市前的报表“包装”得太厉害。 三、比较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与其现金流量水平一致 有些企业在利润表上反映了很高的经营利润水平,而在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方面却表现贫乏。那么我们就应提出这样的问题:“利润为什么没有转化为现金?利润的质量是否有问题?”。 四、 运用相关指标公式进行自身比较 如运用“具体分析指标”进行分析。包括: (1)运用绝对值指标。如企业净资产、实现利润等指标。以反映指标的增减变化。 (2)运用百分比指标。如固定资产增长率、流动资产率等指标。以反映指标绝对值增减变化的幅度或所占的比重 (3)运用比率指标。如流动比率、经营安全系数等指标。以揭示各项目之间的对比关系。 来源:考试大-考试大_会计证考试 五、将企业与同业比较 将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指标的标准进行比较。由此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刻的企业画面。一家企业与自己比较也许进步相当快了,假如销售增长了20%,但从整个行业水平上来看,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行业平均销售增长水平是50%,那么低于此速度的、跑得慢的企业最终将败给自己的竞争对手。

179 评论(9)

有前有钱

财务报表应该如何去分析呢?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比较法,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存在的差异或矛盾。

(一)以比较对象分类:

1.与本企业历史比,即不同时期(2-10年)指标相比,也称“趋势分析”。

2.与同类企业比,即与行业平均数或竞争对手比较,也称“横向比较”。

3.与计划预算比,即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指标比较,也称“预算差异分析”。

(二)以比较内容分类:

1.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总量是指报表项目的总金额,例如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等。总量比较主要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如研究利润的逐年变化趋势,看其增长潜力。有时也用于同业对比,看企业相对规模和竞争地位的变化。

2.比较结构百分比: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转换成结构百分比报表。例如,以收入为100%,看利润表各项目的比重。结构百分比报表用于发现有显著问题的项目,揭示进一步分析的方向。

3.比较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反映它们的内在联系。财务比率是相对数,排除了规模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是最重要的分析比较内容。财务比率的计算相对简单,而对它加以说明和解释却比较复杂和困难。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为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由于分析时,要逐次进行各因素的有序替代,因此又称为连环替代法。

步骤:1.确定分析对象,即确定需要分析的财务指标,比较其实际数额和标准数额(如上年实际数额),并计算两者的差额;2.确定该财务指标的驱动因素,即根据该财务指标的形成过程,建立财务指标与各驱动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3.确定驱动因素的替代顺序;4.按顺序计算各驱动因素脱离标准的差异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某企业20X1年3月生产产品所耗某种材料费用的实际数是6720元,而其计划数是5400元。实际比计划增加1320元。由于材料费用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构成。因此,可以把材料费用这一总指标分解为三个因素,然后逐个分析它们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现假设这三个因素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计划指标:120*9*5=5400(元)                    (1)

第一次替代:140*9*5=6300(元)                  (2)

第二次替代:140*8*5=5600(元)                  (3)

第三次替代:140*8*6=6720(元)(实际数)         (4)

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分析:

产量增加的影响:6300-5400=900(元)            (2)-(1)

材料节约的影响:5600-6300=-700(元)           (3)-(2)

价格提高的影响:6720-5600=1120(元)           (4)-(3)

全部因素的影响:900-700+1120=1320(元)      (2)-(1)+(3)-(2)+(4)-(3)

微信ID:君望学堂

25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