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9

长颈鹿之迷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总会计师制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左村爆破兵

已采纳

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与CFO的区别

CFO(ChiefFnancial Officer)是现代公司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顶尖管理职位之一,是掌握着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现金资源的灵魂人物。我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与CFO的区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种制度历史渊源及定位分析

1.总会计师制度。总会计师是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的,是我国企业财务主管职位的一种安排,定位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是一个既对国家负责,又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的职位。职责包括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同时要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国家财产,是单位财务会计的主要负责人、企业内部管理层成员,主要承担内部受托责任。所以,我国的总会计师制度,更偏向于行政体系中的一种职位,而没有着重于强调财务上的绝对地位和财务上的重要性,是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法人治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企业法人治理观念尚不够成熟的一个产物。特点是强调管理,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2.财务总监制度。财务总监这一称谓最早出现在上市公司和上海、深圳的一些国有企业以及部分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但其功能、定位和作用各不相同,有的相当于“总会计师”,有的相当于“CFO”,也有的相当于“财务部门负责人”,更有的介于“财务部门负责人”与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财务总监是基于工业化时代,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下,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对国有企业的绝对控股或控制地位,向国有企业直接派出财务总监的一种管理制度。由出资者向国有企业直接派出代表对经营者的行为实施有效监督与约束的一种管理体制,为了使企业经营符合所有者意志,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合理运用和增值保值,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和监督效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在我国,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国有资产财务监控的一种方式,是国有资产监督体系的一个环节,是完全站在国有资产的角度,强调外部监督责任。特点是强调监督,参与经营管理是强化监督的重要途径。

3.CFO(首席财务官)制度。从世界范围来看,CFO制度产生于20世界70年代的美国,是当时企业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信息化、全球化和金融化为主要特征的客观环境下,首席官制度和董事会结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制度。信息化的首席官制度不同于工业时代的总经理负责制和董事会制,首席官制则更多地强调精英和专家董事,强调民主与集中决策的恰当结合其显著特征是决策与执行的高度协同,管理与监督的高度分离。CFO制度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多层次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下,由企业所有者在企业内部建立的财务监督和管理机制,是为了保障所有者利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CFO既是董事会成员,又是企业管理层成员,在企业内部决策监督作用方面有其独立性,集决策、执行与监督于一身(平等的决策权、统一的执行权、独立的监督权),承受外部责任和内部责任的“双重受托”,法律责任与经营责任的“双重制衡”,监督责任与管理责任的“双重制约”。

三种制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CFO职责与权限比总会计师及财务总监要广。在公司职责范围上,CFO的重要职责就是通过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发展,因此公司许多与财务会计活动有关的事项、部门,均由CFO直接管理,或者由其决策。而《总会计师条例》规定,总会计师作为单位财务会计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和经济核算,参与本单位的重大经营决策活动等。但对比而言,国内的总会计师的管理范围相对小一些,对高层决策则只扮演参与角色,仅起协助作用。而财务总监实质上是所有者委托的监督代表,作为派出机构向下属单位委派的履行管理、监督职能的会计人员。从习惯和字面上解释,财务总监的职能应更多地理解为监督、监察。

2.CFO受重视的程度高于总会计师及财务总监。由于CFO职责与权限比总会计师及财务总监要广,CFO这个职位受重视的程度必然会高于总会计师及财务总监,这就要求CFO必须跳出日常的基础会计和财务工作,站在整个企业的立场来观察和思考问题。目前我国总会计师制度和财务总监制度存在着一些弊端,相当一部分企业要么没有按照《会计法》设置总会计师职位,要么即使设置了,也不让总会计师进入高管层面,而且绝大多数企业的总会计师和财务总监在经理班子中排在末位。另外,也有一些设置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职位的企业,不是把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设在董事决策层,而是设在经理执行层,只对总经理负责,不对董事会负责。

3.三种制度的核心职责一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无论是总会计师,财务总监,或首席财务官,三者都是企业涉财的第一把手,其共同的核心职责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都要求掌握企业的财务管理,掌握企业的财务报告和负有信息披露的责任,都要求遵守法律,并保护产权所有者的利益。

总会计师制

321 评论(15)

心晴joanny

1、不是必须设置总会计师的。会计法中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并没有限制除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设置总会计师。其他单位完全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视情况自行决定是否设置总会计师。2、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也都设有总会计师。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不能再设置与总会计师职责重叠的副职,不得以副总会计师代替总会计师。应设而未设总会计师的单位,要按规定期限设置,拒不设置的要追究单位负责人责任;各单位提出的总会计师人选,要征得同级会计工作主管部门同意。拓展资料:一:总会计师是在单位主要领导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在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和会计管理。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作为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必须赋予一定的职责。二:总会计师的职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由总会计师负责组织的工作。包括组织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强化成本管理,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精打细算,提高经济效益。负责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组织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等。2、由总会计师协助、参与的工作。主要有:协助单位领导人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等问题作出决策。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科研研究、商品(劳务)价格和工资、资金方案的制定。参与重大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的研究、审查。总会计师的协助、参与职责,主要是因为总会计师作为单位行政领导副职,处于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的参谋助手位置,应当协助单位领导人处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

109 评论(11)

樱桃大丸子子

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83 评论(9)

烟点燃空虚

总会计师条例第二条规定,“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设置总会计师;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经批准可以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的设置、职权、任免和奖惩,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24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