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颜~红太狼
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摊: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然后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饕餮江江
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账面价值。
进行资产账面价值的抵减时,应当作为各单项资产的减值损失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的最高者: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后的净额,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零。
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商誉减值准备
扩展资料
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按照下列方法处理:
1、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2、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减值测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极夜北极光
需要减值测试的分别是:
根据《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
第一,对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不论其是否存在减值迹象,都应当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第二,公司应结合可获取的内部与外部信息,合理判断并识别商誉减值迹象。当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出现特定减值迹象时,公司应及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并恰当考虑该减值迹象的影响。
第三,公司应合理区分并分别处理商誉减值事项和并购重组相关方的业绩补偿事项,不得以业绩补偿承诺为由,不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二)合理将商誉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对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其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公司应自购买日起按照一贯、合理的方法将其账面价值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并据此进行减值测试。
扩展资料
《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
商誉减值测试过程和会计处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在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若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应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其中,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1.常见问题
公司在对商誉进行具体减值测试时,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未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所规定的步骤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未将减值金额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和少数股东的商誉之间进行分摊,未恰当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和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减值损失。
第二,采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估计可收回金额时,对公允价值、处置费用的预测合理性不足,缺少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
第三,采用预计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估计可收回金额时,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的确定基础不一致,如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中未包括营运资金,但在确定可收回金额的未来现金流量时却考虑了期初营运资金的影响;
对未来现金净流量、折现率、预测期的预测合理性不足,与可获取的内部、外部信息有较大差异,且缺少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
第四,利用资产评估机构的工作辅助开展商誉减值测试时,未聘请具有胜任能力的资产评估机构,未在业务约定书或类似文书中明确与商誉减值测试相关的委托事项,未恰当调整资产评估机构的工作成果以用于商誉减值测试。
参考资料: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
丢了肥膘的猪
一、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二、、然后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账面价值
三、以上资产账面价值的抵减,应当作为各单项资产(包括商誉)的减值损失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的最高者
1、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后的净额
2、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商誉减值准备
扩展资料
公司在确定商誉减值测试时点时,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未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2、未充分关注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实际经营状况及未来经营规划等因素,未合理判断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在商誉出现特定减值迹象时,未及时进行减值测试,且无合理理由。
3、简单以并购重组相关方有业绩补偿承诺、尚在业绩补偿期间为由,不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公司在将商誉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对资产组的认定不符合资产组的概念,未充分考虑资产组产生现金流入的独立性。
2、未充分辨识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未充分考虑企业合并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简单将形成商誉时收购的子公司股权作为商誉减值测试对象。
3、未合理对商誉账面价值进行分摊,相关分摊基础(如公允价值)的确定缺乏合理依据。
4、未将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调整计入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账面价值。
5、因重组等原因导致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构成发生改变时,未重新认定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并重新对商誉账面价值进行合理分摊。
6、无合理理由随意变更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如商誉减值测试时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与商誉初始确认时的不一致,或前后会计期间将商誉分摊至不同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
帅哥啦阿妹
财务大洗澡后,股价下跌。【拓展资料】上市公司把对业绩有负面影响的所有因素全都做最坏准备,并将所有潜在亏损风险点全部一次性引爆,说白了,这就是“财务大洗澡”,洗干净之后,未来上市公司就可轻装上阵,盈利就比较容易一些,甚至可通过转回此前过度计提的各项损失、自动提供盈利来源。资产减值是上市公司调节利润、进行财务大洗澡的重要手段。资产减值项目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几乎所有的非货币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商誉等)以及货币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款项等都要考虑,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利用商誉减值、应收款项、存货跌价准备等调节利润。比如,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2018年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商誉减值》,其中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作出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应定期或及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并重点关注特定减值迹象,要合理将商誉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但商誉减值测试等操作还是存在一定主观性,很难精确,这为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留下了空间,有的上市公司在业绩较差年份,索性一次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准备。上市公司财务大洗澡行为,使得财务报告并不能真实反映公司各年的实际经营成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市公司某年财务大洗澡,业绩突然极惨,但其实此前几年就可能处于亏损状态之中,只是该计提的没有计提,暂时掩盖了亏损。之所以如此操作,有的是为了规避此前连续亏损的退市红线,有的是为了配合二级市场主力的股价炒作,财务大洗澡之后,就为未来几年公司股价炒作营造相对平稳的环境和空间。要遏制上市公司财务大洗澡行为:首先,强化会计准则的刚性和确定性。目前会计准则为企业资产减值赋予了相当大的自主权,这是形成一次性大额计提的重要原因。比如目前商誉采用减值测试方法,由于其中主观判断空间过大,不少时候甚至连监管部门也很难出手干预,有部分人士建议应该重新引入摊销法,但也有人对此反对,不过目前商誉减值测试方法存在重大缺陷或漏洞,这应是多方共识,即便不废除也必须对其进行重大改革,要尽量减少其中的主观性,增强其确定性和刚性。同时,对其他资产减值,也要减少企业操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要在事前适度引入交易所、第三方会计师等外部约束机制,不能任由企业随意一次性大额计提并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定期报告。其次,强化监管执法。财务大洗澡出格,就可能成为财务造假,监管部门可事后对上市公司的相关会计处理,排查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或违反会计准则,在有充分证据条件下,可以认定为财务造假,并有针对性予以有效打击。其三,设立一次性巨亏的退市红线。投资者一般都设立投资止损机制,这是防止亏损无底洞的必要风险防范举措,同理,A股市场可把每家上市公司视为一个投资品种,建立类似止损机制。可规定,若上市公司单个年度亏损幅度达到其上一期净资产的50%,即须强制退市,不能任由此类上市公司在市场继续圈占资源,成为永远也填不满的亏损黑洞;对此类上市公司尽快采用割肉机制,清除出场,这样也可部分程度遏制上市公司一次性财务大洗澡的念头。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