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26

可琪宝贝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有谁能考过初级会计证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贪吃的双鱼宝宝

已采纳

初级会计职称证书考试的知识点简单易懂,考试科目只有两科,是会计类考试中比较简单的考试,只要坚持学习到考试,通过概率还是很大的。

有谁能考过初级会计证

150 评论(15)

cocomooner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考务安排,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将在5月11日开考,一些同学在报名后信心不足,难以进入状态,那么2019年的初级会计考试难度究竟如何?会不会有所上涨呢?

一、十三五规划目标提前完成

截至2018年10月,累计有722万余人通过考试取得了初、中级会计资格或高级会计师评审资格,其中初级510万余人。此前《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具备初级资格会计人员达到500万人左右,目前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完成。

由于报名人数不断上涨,为了从总体上把控持证人数,未来不排除初级会计考试难度有上升的可能。

二、考试教材变化大

为了紧跟政策,确保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教材的内容发生了一些调整,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同学们备考的难度。

三、考试题目灵活多变,题海战术失效

根据财政部《冯卫东:让会计资格考试为行业创新发展“添薪续力”》一文,未来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将继续积极开展试题研发创新,推进题库建设,更客观地考查被测考生的知识和技能,更有效地测量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业绩水平。

面对形式丰富、灵活多变的初级会计考题,同学们必须选择正确的备考方法,活学活用,真正的掌握初级会计考点。依靠题海战术来死记硬背,这是行不通的,同学们要学会真正的做题。

四、机考覆盖面广,学习内容增多

由于初级会计考试的批次较多,2018年考试进行了9天,共18个批次,2019年考试的批次可能还会增多。这意味着,除了传统的重点内容,一些较为冷僻的知识点也可能会出现在教材中,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不能投机取巧,只复习那些出现频率高的重点内容。想考高分,我们就要完整的掌握教材。

综上所述,初级会计考试的难度不可小觑,想在2019年拿到自己的初级会计师证,同学们就要端正态度,从现在开始,踏踏实实的备考,努力攻破考试的难点。

初级会计

325 评论(13)

馋猫也优雅

据我们统计,大部分是很容易通过的,一般学生在百度上刷题,或者考试100刷题都比较容易过的

359 评论(10)

幽幽百合香sj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为《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题主已经考过了会计从业,有一定基础的,想来通过初级难度应该不大的。勤快点,备考个三四个月差不多了,懒散点就多花一点时间,以下是高顿学员分享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人无杂念则更胜一筹很多考生不能有效率地学习,究其原因就是不能专心地备考。人与人能力上的差别其实是不大的,关键还是在信念上。信念不坚定的人,容易被一些心理上滋生的杂念所影响,常常怀疑自己的实力。又时常被犹豫,担忧的情绪支配。他们还会被一些外在因素所影响,喜欢随大流,别人学习,自己就学习,别人去玩,自己也不能坚定地学习。只有相信自己,秉着必胜的信念,排除一切杂念,朝着预定的方向去努力,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才能更有把握追逐上自己的梦想。查漏补缺需对症下药在初级会计职称备考阶段,很多考生总是觉得自己存在很多的缺陷,但是到底哪些缺陷又不明确,也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导致后续备考因为基础上没掌握好,不能形成一个具体地思维模式,答题总是丢分。所以,在备考初阶段就要走实每一步,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书要系统,要熟识每一个知识点。薄弱环节要加强巩固,记不住的,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可以运用联想记忆法。还可以利用好高顿网校的课程,和名师一起学习,老师会把知识点串起来讲解,这样会比较系统,记忆起来比较简单,再就是可以利用互联网快速的查找知识点的起源及分析,便于记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初级会计职称备考的方法是很多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自己。有的考生先看书后做题效果好,有的考生先做题后看书效果好。根据各考生的基础不同,方法也要有所筛选。因人制宜的同时也要去除不好的习惯。大家要尽量改掉易分心,无计划,死记硬背,消耗战等不良的习惯。也不要一味的在高顿题库里刷题,你不是高手,做不到只刷题就一次通过。大家应该多做一些有益的运动,调节备考时的枯燥乏味及疲劳紧张状态,比如多伸懒腰,向远处眺望,散步等等。如果是上班族考生,每天*4进行三个小时的学习,保证效率*9,有时候疲劳战只会适得其反。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初级职称应该只是一个小目标,接下来还有中级职称,还有注会,题主加油!

335 评论(13)

jiyilianghq

我有会计初级职称,初级会计考试总体感觉是容易的,可以说只要你认真学习,认真做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考试正常发挥,那么通过考试就是轻轻松松的。

我来说说我备考初级会计的经验,给题主做个参考吧。

首先,结合自身的经验,我建议如果题主是零基础,那么最好还是先去学习一下会计资格证的知识,虽然说资格证考试取消了,但是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知识可以为学习初级会计做铺垫,资格证的知识就相当于你在盖高楼之前打下的坚实地基,基础扎实了往后学习会更容易。如果你想节约时间,也可以直接上手初级会计,但这就像上台阶没走前两步抬脚就迈第三节,有点费劲。开始学习就像听天书?别怀疑,太正常了。

接着,我来说说具体的学习方法。初级会计一共考两门《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是比较偏逻辑、计算的科目,所以需要先通过看书把知识理解,然后再通过不断地做练习题把知识掌握,做到能够举一反三的地步就可以了。虽然题海战术是关键,但是不要一味地追求量,更要追求质。因为你虽然做大量的题,但是思路都是错的,那么也会影响自己的正确率从而达不到合格的分数。建议准备一个错题本,把错题归纳总结出来,通过反复看、反复琢磨,强行将自己固有的错误思维纠正过来,可以有效地提高正确率,而这点是通过这门考试的精髓。

《经济法基础》是比较偏理解和记忆的科目,我个人感觉题海战术在这里不太管用。需要做题,但是要有选择。这里强烈建议做历年真题,因为会计知识更新迭代快,做太早的题目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从近五六年的题开始做起,做熟悉以后可以再往前延展两年。做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它出题的点在哪里,说白了就是它想考你什么,如果自己能够看到题就知道考点,那么通过考试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还有,这两门课我建议最好是搭配学。像我是这样安排的:先集中学习《初级会计实务》,学完一章配合一章练习,这个科目都学完之后,开始一天一章做《初级会计实务》的练习题,整本书的章节练习做完了再从头来,就这样顺序循环直到考试,这是一个不断加深印象和提高熟练度的过程。

从开始循环做《初级会计实务》练习起,《经济法基础》也要开始学习了。可以精力旺盛的时候学新知识《经济法基础》,疲劳犯困的时候做《初级会计实务》练习题提神,两条腿走路,非常能够提高初级会计学习效率。在考试的前三天,记得要把学习的重心转移到《经济法基础》上面来,集中精力背考点,对考试当天顺利答题非常有帮助。

为了避免广告嫌疑,辅导书我就不在这里推荐了,题主可以在网上搜搜,可以轻松找到口碑不错的书籍。

好啦,经验就说到这里吧,如果题主参加考试,就预祝顺利通过咯。

99 评论(10)

璞璞小熊娃

准大三,今年暑假刚拿到初级会计考试的证书,我本科专业是财务管理,初级会计证算是我的专业证书吧。初级实务设计到我在学校学过的好几门专业课,比如大一的基础会计 ,大二的中级财务会计,我期末考的也不是很高,我在学校算是比较爱学习的,上课会认真听讲,考试前会认真复习。在备考初会的过程还真是有点坎坷,本来是今年五月份考的结果推迟到暑假考,寒假我就在家里看马勇的课(虽然很多内容讲过,但是也忘了很多)一直到快要四月底我才没有听课,一直到暑假7月份的时候才又开始备考,因为在家里没事干,所以一直到考试那天,我每天都会看书做题,主要是刷题吧,毕竟内容基本都学过了,劳动法我是暑假听了课,我没学过这个。最后我两门都80+,个人觉得这个证书真的比较容易考,但是如果不是这个专业的,可能稍微要多花点时间,而且我觉得这个证书对非专业的人来说用处也不太大,好好学好自己专业的知识就好啦

179 评论(10)

蓝色晚风blue

初级会计证好考,但是也要自己努力才行。

1、零基础考生备考难上加难

对于第一次接触初级会计职称的考生来说,学习初级会计职称,没有会计相关知识,在学习初级会计职称教材时会比较吃力。所以零基础考生在学习不同科目时,需要抓重点来学习。经济法基础:历年考试的考点都比较突出,考生从高频考点入手,缓解大量记忆的压力。初级会计实务:考生要先从会计基础知识入手,仔细观察会计分录于案例计算,逐步粘我答题技巧。

2、有基础考生相对简单

有会计基础的考生一般都是会计专业的考生,或者是从事会计工作的考生。对于这些考试来说,难度适中,只要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坚持学习下去,通过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是没问题的。

3、重考生需要留意变化细则

对于已经参加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生,首先要分析自己去年为什么没有考过,总结经验;在观察教材内容有什么变化,哪些新内容需要学习;最后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备考学习,轻松通过初级会计师考试。

313 评论(11)

熊猫小胖

不难,如果你是会计专业的,那就很简单了,只要你专业学得还不错,基本都能过,有些学得好的,经济法甚至比初级会计都考的高,不是会计专业,你可以报班学,也挺快的,经济法可以看书做题也不难,毕竟是会计的从业最基础的考试,是入门的基础,不会那么难。

157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