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3

劲草黑锅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售卖商品会计处理流程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精灵粑粑

已采纳

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时,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售卖商品会计处理流程

119 评论(10)

囍兒小静静

销售业务账务处理: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应按实际收到、应收或者预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对于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期(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期(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等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其他业务收入与成本的账务处理: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一个企业的主营业务可能是另一个企业的其他业务,即便在同一个企业,不同期间的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当企业发生其他业务收入时,按以收取或应收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确定的收入金额,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确认有关税金;在结转其他业务收入的同一会计期间,企业应根据本期应结转的其他业务成本金额,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5-0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280 评论(15)

迪夫米米

一、一般纳税人企业的会计核算1、进货的核算。

某商业零售企业购进商品一批,对方出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万元,税额17万元。购进商品款项通过银行支付。该批商品当月到达验收入库,进销差价率为15%,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

(1)购进商品支付款项时:

借:商品采购10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

贷:银行存款117万元

(2)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134.55万元〔100×(1+15%)×(1+17%)〕

贷:商品采购100万元

商品进销差价15万元(100×15%)

应抵税金19.55万元。2、销售收入的核算。

若该企业本月实现销售金额为93.60万元(含向购买者收取的销项税额),收到的货款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93.60万元

贷:商品销售收入8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万元3、结转销售成本、应抵税金。

在进行上述会计处理的同时,按商品不含税的售价金额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按上笔分录的销项税额(含税售价金额与不含税售价金额之差)冲转“应抵税金”科目。

借:商品销售成本80万元

应抵税金13.60万元

贷:库存商品93.60万元4、结转进销差价。

月末结转进销差价时,仍然采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摊,但需注意的是,应将期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部分调整为不含税的余额来计算差价率。

即: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1+适用增值税税率)〕×100%。

本月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月“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差价率。假设本题无期初余额,则:差价率=15÷〔80+(134.55-93.60)÷(1+17%)〕×100%=13.04%。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差价额=80×13.04%=10.43(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商品进销差价10.43万元

贷:商品销售成本10.43万元。5、结转利润。将“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科目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和借方。

借:商品销售收入80万元

贷:本年利润80万元

借:本年利润69.57万元(80-10.43)

贷:商品销售成本69.57万元

6、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将“库存商品”科目借方余额抵减“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方余额,同时扣除“应抵税金”科目贷方余额,然后再与有关项目进行合并,将结果数填入该表的“存货”项目。

本例库存商品进价成本为30.43万元〔(134.55-93.60)-(15-10.43)-(19.55-13.60)〕。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会计核算

若上例中该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6%),则无需设置“应抵税金”科目,其会计处理如下:

1、进货的核算。

(1)购进商品时:

借:商品采购117万元

贷:银行存款117万元(2)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134.55万元〔117×(1+15%)〕

贷:商品采购117万元

商品进销差价17.55万元(117×15%)2、销售收入的核算。商品销售收入=93.60÷(1+6%)=88.30(万元),应交增值税额=88.30×6%=5.30(万元)。

借:银行存款93.60万元

贷:商品销售收入88.3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30万元3、结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93.60万元

贷:库存商品93.60万元4、结转进销差价。

差价率=17.55÷〔88.30+(134.55-93.60)÷(1+6%)〕×100%=13.83%。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差价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差价率=88.30×13.83%=12.21(万元)。

借:商品进销差价12.21万元

贷:商品销售成本12.21万元5.结转利润:

借:商品销售收入88.30万元

贷:本年利润88.30万元

借:本年利润81.39万元

贷:商品销售成本81.39万元(93.60-12.21)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它是人们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合乎事理的推断。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方面的内容。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为之服务的对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328 评论(9)

Jessie佳佳酱

1、企业出售产品、确认收入时,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企业结转成本,会计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3、期末结转本年利润,会计分录为: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同时: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企业出售产品并且确认收入,应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进行核算,同时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进行产品成本结转,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

219 评论(14)

土豆0207

销售服装的会计与商业做账方法一样,具体内容如下: 一、现金日记账及银行存款日记账 商品流通企业的现金日记账及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建立方式与工业企业是相同的。 二、总分类账簿 商品流通企业的总分类账除了要设置我们讲到的工业企业日常总分类账簿之外,还要设置商品采购、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这三个商品流通企业必须使用的总账账簿。如果经常委托他人代销商品或为他人代销商品,还需设置委托代销商品、代销商品款、受托代销商品账簿。另外因商品流通企业的收入、成本和税金与工业企业略有不同,所以还应将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改为“商品销售收入”,把产品销售成本改为“商品销售成本”,把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改为“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把产品销售费用改为“经营费用”。另外可根据企业业务量大小和业务需要增删需设置的总账账簿。 三、明细分类账的设置 根据增设的总账账簿,我们还应增设相关明细账簿,如商品采购明细账,反映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及入库商品的实际成本,商品采购明细账可按客户名称设置;库存商品明细账,反映商品的收发结存情况,可按商品的种类、名称、规格和存放地点设置,要求采用数量金额核算法。在按实际成本计算已销商品成本时,库存商品的发出可按个别计价法(分批实际成本计价)、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进销差价法和毛利法。如果企业是商品零售企业,还需设置“商品进销差价”明细账,该账户因是“库存商品”的调整账户,所以它的明细账的设置口径应与“库存商品”明细账一致。“经营费用”作为反映商品流转整个经营环节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应按费用的种类,如运输费、装卸费、整理费、广告费等分类反映。 “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明细账可以按商品的种类、名称、规格或不同的销售部门设置。商品流通企业明细账的设置,除了上述明细账外,其余与工业企业明细账的设置相同。

24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