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27

走错雨山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财务共享中心的结算会计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容嬷嬷201

已采纳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简称FSSC,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它是将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SSC来记账和报告,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而且由于不需要在集团的每个公司和办事处都设会计。节省了系统和人工成本,但这种操作受限于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财务共享中心一般为人员素质较高的制造业企业所属各分支机构、办事处服务。这些分支机构,办事处往往只承担销售任务,而无复杂的财务核算需求。例如DELL在中国各个地区的销售网点,这些网点仅有一个销售团队及服务人员构成,通过设在厦门的总部标准订单统一处理业务, 财务则可以共享至厦门。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金融企业、服务企业、制造业的销售网点、连锁企业、通讯服务业;技术条件下不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制造业的工厂、勘探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企业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正在许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集团公司中兴起与推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企业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最新应用,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有效的运作模式来解决大型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的弊端。“财务共享服务”(FinancialShared Service,简称FSS)最初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将集团内各分公司的某些事务性的功能(如会计账务处理、员工工资福利处理等)集中处理,以达到规模效应,降低运作成本。众多《财富》500强公司都已引入、建立“共享服务”运作模式。根据埃森哲公司(Accenture)在欧洲的调查,30多家在欧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跨国公司平均降低了30%的财务运作成本。

财务共享中心的结算会计

208 评论(9)

jessiemaomao

整合关键财务共享服务,并非由财务部门主动发起,而是随着集团公司的管理变革而产生。共享服务建立之初,必不可少的成功条件是明晰的愿景战略及管理高层的支持,其中整合好多种要素是重中之重。亟待整合的关键之处归结起来,一为IT系统,一为组织架构。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远程财务流程要求建立强大的网络系统以及企业信息系统,将此作为IT平台。其中,统一的ERP系统是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搭建成功的必要条件,其作用在于,将所有财务制度固化在统一的数据库中,由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设定,从而保证总部的战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如果集团原本使用多种ERP系统,如SAP、QAD等,那必须先在集团内推行统一的ERP。如果系统间实在无法统一,至少也要做到互相兼容。流程管理要点流程管理主要有四大要点,包括服务水平协议、收费标准、单据归档、持续优化。第一,在运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前,必须制定服务水平协议,这是以后服务中心与各单位互相沟通及业务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服务水平协议的确认,需要各公司的财务经理、集团财务总监与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统一观点,才能得到最终结果。此后,中心的所有工作都将基于服务水平协议,各公司则可根据服务水平协议评估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第二,在流程再造的过程中,所有的业务流程都会被拆解到最小单元,而这个最小单元就是收费标准的基础。对这个最小单元的复杂程度、重要性、容易出现差错的可能性、耗费时间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设定该项工作的标准数,以此把所有的工作量都进行标准化。这类似于制造业里的标准成本法,通过标准化来制定收费依据。收费标准也是服务水平协议的一个部分,并且需要在每一年对其进行重新审视、重新评估。第三,在单据归档上,一种方式是将单据存放在分公司、子公司所在地。处理业务时,先将单据集中到服务中心处理,待存档、分类进行完毕后,在每年的审计开始前,把所有的单据发还各公司,以便在当地进行档案管理。另一种,则是统一保管在服务中心所在地。尽管如此,但在单据发生后的前几年(通常在3至5年)凭证仍保存在公司当地。超过一定年份的凭证很少被查阅,这些凭证可统一托管到服务中心。这要求服务中心所在地要有相当规模的档案中心,能够像图书馆一样为各公司保管大量凭证。此外,传递凭证时,可考虑采用影像系统来进行,把单据通过影像扫描的形式传递到中心,处理完毕后将凭证打印出来整理即可。第四,共享服务中心需要贯彻持续改进的理念。在此间,可以使用6sigma的方法,循环往复、不断审视流程,发现其中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在日常工作流程中,可设置专门的流程控制人员,譬如流程经理,与业务人员一起审视业务在共享服务中心里运行的所有流程。流程优化过程中,由流程经理作为流程优化项目团队的主要发起人、或者也可以由管理经理来进行整个项目的管理。团队成立后,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问题解决的关键以及解决方案的效果分析都要由流程优化人员进行跟进,直至项目结束。持续优化的思想方式,将帮助服务中心SSC顺应外界变化,不断提升财务工作的价值增值。

304 评论(9)

注册不太麻烦

国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早由跨国集团引入,1999年摩托罗拉在天津成立亚洲财务结算中心,2005年中兴通讯成为第一家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中国企业。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通知中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是中大型企业必须要布局的转型方向。财务共享服务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包括观念、流程、组织、系统、人员的再造。新希望集团等行业代表企业就是携手知名厂商蓝凌,建立了财务处理中心、数据管理中心、业务支持中心、专家支持中心,完成了费控、报账、影像、核算、税务等共享化管理,建立起高度智能化的费控业务流程模式。

282 评论(13)

罗成or房谋杜断

1、碎片化不同:分工越来越精细,复杂的工作将被肢解,每个人的工作都将成为装配线的一部分。

2、人工智能不同:定期工作,高重复性工作将由计算机系统完成,会计将由系统生成的入口代替人工输入。由于这两个趋势,在共享服务中心模型中,与决策成功,高重复和大工作量相关性低的会计工作被集中统一,使得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离成为可能。

3、运作成本不同:这可进行量化计算与比较,如分析一个“共享服务中心”人员每月平均处理凭证数、单位凭证的处理费用等。这方面的效益主要通过减少人员数目和减少中间管理层级来实现。

如果“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在一个新的地点,通常成本的降低效果更显著,原因是:通常选择的新地点,当地的薪资水平会较低;通过在“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新型的组织结构和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能显著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形成不断进取的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共享中心

343 评论(12)

xiaoshu2006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正在大型集团企业中兴起与推广。如何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如何掌握共享中心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元年研究院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通常会涉及到五个关键点,即战略定位、组织架构、流程再造、系统搭建和运营管理。(见图1)

要点一:战略定位战略定位是指为了配合公司整体经营战略而确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未来工作的主要目标,以及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战略定位主要包括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战略目标、运营模式和战略结构。

战略定位是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首先需要考虑的内容,对其他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图为中国某集团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战略结构。(见图2)

要点二:组织架构

组织的调整和重新架构是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也是很多集团企业在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时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时候,需要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集团整体架构中的具体位置,即需要定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集团总部财务、成员公司财务之间的隶属或平行关系。

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财务组织,以满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的需要。下图为某集团企业的财务组织架构,财务共享中心与财务部平行,均属CFO领导。(见下图3)

要点三:流程再造

实行财务共享之前,企业的报账、核算、结算的流程都是分散在各业务单元单独进行的,每个业务单元都有自身的流程,而每个流程上的运行标准、效率和风险管理规范都不尽相同。

而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按照统一的要求,调整各业务单元现有财务业务流程,并将简单的事务性的会计核算工作向集团总部集中,将财务权限上收,缩减地方财务人员编制,并最终制定一套适合所有业务单元的业务流程。

下图为以总账业务为例的流程设计,总账业务的流程范围如下。(见下图4)

要点四:系统搭建

一个集中、完善的信息系统平台是实现财务共享的基础和保障,是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物质基础。只有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财务共享服务才能够跨越地理距离的障碍,向其服务对象提供内容广泛的、持续的、反应迅速的服务,才能够顺利完成组织和流程的再造。

因此,信息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环节。

下图为财务共享服务核心信息系统。(见图5)

要点五:运营管理

财务共享中心建成之后的首要任务,是规划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管理体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企业传统的财务组织不同,不能够再沿用传统的财务组织的运营管理方式,必须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身的特点,以及本企业的需要,重新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体系。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服务水平协议、绩效管理、人员管理、知识管理、制度管理、服务管理,等等。

307 评论(8)

玛雅家具

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相对于普通公司的会计来说工作内容更偏向于管理、分析方面,重复度高的会计核算工作将会集中起来统一处理,未来会计要向管理会计发展。

财务共享中心是将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来记帐和报告,可以保证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而且由于不需要在每个公司和办事处都设会计,能节省系统和人工成本。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账务处理呈现出两个趋势:

片段化:分工越来越细,复杂工作会被肢解,每个人的工作都将是流水线上的一环。

人工智能化:规律性的工作、重复度高的工作将会改由计算机系统完成,会计核算会由系统生成分录替代手工录入。

因为有这两个趋势,在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与决策成功相关性较低、重复度高、工作量大的会计核算工作被集中起来统一处理,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成为可能。

2、在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不再像从前那样全面。没有共享服务中心之前,各地分公司都设有自己的财务部门,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要求每个财务人员都熟悉整套财务系统,能独立完成所有的账目处理。但在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中心,每个财务人员只需完成整个账目处理中的一个或某几个环节。

3、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转型为注重价值创造的管理者,作为高层财务与风险管理者,他们需要围绕公司价值来评价战略并做出战略选择,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规划企业的财务资源,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出建设性意见

4、财务共享中心转型为财会技术人员:原有财务人员转型为财务共享中心运营业务人员、关键技术人员以及运营管理者。

5、财务共享中心转型为管理会计人员:利用财务知识推动业务决策的科学化,同时把业务数据转化成财务信息,从而让决策机构得到业务单位的重要信息。

扩展资料:

财务共享对企业的意义

1、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能够对会计数据进行统一的核算和管理,各单位发票由所属单位相关人员签字后交给财务共享中心人员审核,财务共享中心人员根据公司统一的规章制度,审核每一笔经济业务,从而使得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2、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报销人员需要将发票粘贴到报销单后,到公司进行逐级审批,占用了报销人员大量精力和时间。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报销人员不需要再到公司进行逐级审批,只需将附件传到信息系统,在系统中完成费用报销审批,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

2、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财务共享中心通过财务流程再造,不仅仅是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不同部门、不同产品的财务数据分析,财务人员能够发现企业运营的薄弱环节,为改进生产流程、提高效益提供数据支撑,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和战略支撑的作用。

4、保证财务人员的独立性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独立性较低,经常受制于业务部门各种需求,有时沦为出纳工具;而在共享中心模式下,财务人员只需要按照系统设定的财务制度进行审核,不需考虑其他因素,真正做到单独行使职权,从而保证每一笔业务审核的公正性,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最科学的会计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共享中心

9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