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6

龙井12345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财务会计资产减值总结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luelove1995

已采纳

一、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是:借:资产减值损失一一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二、说明1、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是历史成本,由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较长,市场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固定资产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大大下降。因此,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有可能低于账面价值,在期末必须对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2、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3、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财务会计资产减值总结

347 评论(12)

粉嘟嘟的Pinky

一、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是:借:资产减值损失一一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二、说明1、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是历史成本,由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较长,市场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固定资产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大大下降。因此,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有可能低于账面价值,在期末必须对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2、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3、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274 评论(8)

爬爬的蜜糖

1、资产减值金额难以可靠计量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不确定因素很多,需要了解大量的外部信息,并做出估计和判断。虽然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计算可收回金额、确定折现率、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方法及需考虑因素等都做出了明确,使会计人员能够有章可循。但这其中,“净值”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依据相关的估计数据确定的净值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可收回金额”中通过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来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则更具有不确定性。正是因为无法避免管理层及财务人员的主观判断,从而使资产减值金额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无法得到保证。2、“资产组”减值难以准确确认资产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于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缺乏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习惯,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而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这将会使上市公司在实施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个资产组其中一部分发生减值,而资产组整体没有减值时不能确认为减值;若整个资产组没有发生减值,企业可以根据稳健性原则,采取缩短折旧期或加速折旧的方法,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弥补资产的损耗,增强企业资产抗风险的能力;若整个资产组发生减值,应采用收益法估计资产组的现金流量,然后在资产组的单项资产中分配减值额。但由于在确认资产组时要考虑企业内部管理中诸如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等因素,使得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这直接影响到应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及计提多少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注册会计师,都难以对此进行判断。3、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不够全面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披露资产减值的分类、影响和原因,这些披露内容将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分析公司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的披露内容缺乏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各项资产减值情况的分析与判断过程,会计报表阅读人无法知晓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工作程序是否完备,提取比例与金额是否合理,从而也就无法知道企业是否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

278 评论(8)

清风百荷

1、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时候借: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处置时冲销这个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3、一般清理净损益的时候A清理完成后,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B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反之则做营业外收入

30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