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lisa喵喵
中级会计职称财管跟注册会计师的财管主要区别如下:
考试科目名称不同: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名称为《财务管理》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名称为《财务成本管理》
考试难度不同:
两者章节不一样,难度不一样。中级难度小,注会难度比较大。
考试题型不一样:
注会全部是机考,中级职称有机考的,有笔答的。题型不一样,注会没有判断题。
2015年中级《财务管理》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2015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奔跑de小土豆
中级会计职称财管跟注册会计师的财管主要区别如下:
一、考试科目名称不同:
1、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名称为《财务管理》
2、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名称为《财务成本管理》
二、考试难度不同:
两者章节不一样,难度不一样。中级难度小,注会难度比较大。
三、考试题型不一样:
1、注会全部是机考,中级职称有机考的,有笔答的。题型不一样,注会没有判断题。
2、中级《财务管理》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3、注会《财务成本管理》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扩展资料
一、中级会计合格标准:
1、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每门满分100分,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均以考试年度当年标准确定,一般为60分及格。各科目每类试题每小题得分均在试卷中规定,评分均按试卷及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规定执行。
2、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10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型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会考[2010]1号),会计职称考试各科目每类试题及每小题分值均在试卷中规定。
3、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为客观试题,必须按规定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填涂,否则,答案无效。
4、计算分析题、简答题、综合题为主观试题,必须用黑色、蓝黑色、蓝色字迹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规定区域答题,否则,答案无效。
5、实行网上评卷的地区,客观试题必须按规定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填涂,主观试题必须用0.5-0.7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规定区域答题,否则,答案无效。
6、“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下每小题若干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多项备选答案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7、其他类试题评分原则与往年相同,按相应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规定执行。 其中“判断题”每小题判断正确的得1分,答题错误的扣0.5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扣分。
二、注册会计师成绩管理
(一)考生答卷由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简称财政部考办)集中组织评阅。考试成绩经财政部考委会认定后发布。考生可登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查询成绩并下载打印成绩单。
(二)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
1、专业阶
1.1、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
1.2、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应考人员,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全部科目考试合格成绩的应考人员,财政部考委会颁发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书。
1.3、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由考生到参加专业阶段考试最后一科考试报名地的地方考办领取。
2、综合阶段
2..1、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应在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书后完成。对取得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财政部考委会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
2.2、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由考生到综合阶段考试报名地的地方考办领取。3、全科
3.1、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3.2、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管理工作指南》规定,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应考人员,在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后5个年度内,取得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合格成绩者,财政部考委员颁发全科合格证书。
3.3、取得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成绩合格的申请人,应持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成绩合格凭证向参加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所在地的地方考办申请换发全科合格证书。
3.4、全科合格证上的发放日期为财政部考办下发的批复文件日期。
3.5、地方考办在发放全科合格证书时,应同时向全科合格证申请人发放《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登记表》,督促其申请成为中注协非执业会员。
萌萌萌萌瓜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怎么学?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的财务管理,公式多,计算量大,让很多考生觉得财务管理太难学了! 尤其是那些反复学习后难以记忆和容易遗忘的公式,简直令人抓狂! 该怎么办?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关于公式
学习财务管理一定要注意公式。 大多数学生为此使用“反复”一词; 事实上,在真正的考试中,如果“记忆不完整”,是没有办法做题的; 如果“记忆完整”,则问题不灵活,不一定正确。
因此,对于公式,我们必须“理解”它们。 有很多方法可以理解它们。 听课、做题、总结都是可以达到目的的方法。
例如《成本、数量和利润分析》,教材中涉及的公式大约有20个。 如果掌握了这部分的“核心公式”,从中推导出来的很多公式,也会从公式的左右推导中推导出来。 刚刚解决了。 所以公式不是“背诵”,而是“理解”。
二、关于遗忘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前半段备考,看后面的页数,考试前能看完吗?” “回顾下半程,看前面,好像什么都忘记了?”,总觉得忘记太快,效果不好。
在备考的这几个月里,我们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与遗忘作斗争,最好的武器就是重复,所以一定要牢记“复习旧习”和 及时回顾,及时巩固,努力做到“小步快跑,经常回头”。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