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萌萌瓜
首要条件就是2019年度你已经纳过税,且应纳税额已经预收预缴的税款金额。2、下载个人所得税APP,注册账号,登陆账号。个人所得税APP非常智能,注册好之后,在个人中心完善个人信息,并添加银行卡,这张银行卡就是税款将要退回的地方。3、查询2019年度的纳税明细。可以在首页的“收入纳税明细查询”一栏中查询,里面有你2019年度和每个月的的收入金额和已申报税额。4、在办税界 面-税费申报-综合所得汇算申报处进行申报。默认的是简易申报,系统已经自动计算出退税金额。如果需要调整申报数额,可以切换到“标准申报”进行办理。确认提交后就可以申请退税啦。5、等待。在服务界 面-申报信息查询中,点击申报查询可以查看退税的进度。需要注意的是,为方便纳税人获取退税,纳税人2019年度综合所得收入额不超过6万元且已预缴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在网上税务局(包括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提供便捷退税功能,纳税人可以在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通过简易申报表办理年度汇算退税。二、怎么计算需要退税还是需要补税?计算公式如下: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9年已预缴税额计算结果大于0,税务局会给我们退税,计算结果小于0,我们需要补税给税务局。综合所得收入额=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的收入额。[page]三、哪些情况可申请退税?1、2019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例如某纳税人1月领取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预缴个税9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资4000元,无须预缴个税。全年看,因纳税人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无须缴税,因此其预缴的90元税款可以申请退还。2、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市民。例如某纳税人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按规定可以每月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但因其在预缴环节未填报,使得计算个税时未减除子女教育附加扣除,全年预缴个税1080元。其在年度汇算时填报了相关信息后可补充扣除24000元,扣除后全年应纳个税360元,按规定其可以申请退税720元。3、市民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最终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相关项目扣除不充分。例如某纳税人于2019年8月底退休,退休前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退休后领取基本养老金。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1至8月预缴个税720元;后4个月基本养老金按规定免征个税。全年看,该纳税人仅扣除了4万元减除费用(8×5000元/月),未充分扣除6万元减除费用。年度汇算足额扣除后,该纳税人可申请退税600元。
彩色珊瑚
法律分析:个税退多少需要看实际的收入来进行确定,因而计算公式如下:
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缴税额
计算结果大于0,税务局会给我们退税,计算结果小于0,我们需要补税给税务局。
综合所得收入额=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的收入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北极星爱吃鱼
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退税的多少与自己缴纳个税多少有关系。
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缴过个税、预缴个税时没有扣除专项附加等七种情形都可申请退税,而在多个单位任职取酬、有稿酬等多项收入的市民或需要补税。
纳税人都可以申请退税。具体来说有以下七种情形:
1、2019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例如某纳税人1月领取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预缴个税90元;
其他月份每月工资4000元,无须预缴个税。全年看,因纳税人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无须缴税,因此其预缴的90元税款可以申请退还。
2、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市民。例如某纳税人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按规定可以每月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但因其在预缴环节未填报,使得计算个税时未减除子女教育附加扣除,全年预缴个税1080元。其在年度汇算时填报了相关信息后可补充扣除24000元,扣除后全年应纳个税360元,按规定其可以申请退税720元。
3、市民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最终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相关项目扣除不充分。
例如某纳税人于2019年8月底退休,退休前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退休后领取基本养老金。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1至8月预缴个税720元;
后4个月基本养老金按规定免征个税。全年看,该纳税人仅扣除了4万元减除费用(8×5000元/月),未充分扣除6万元减除费用。年度汇算足额扣除后,该纳税人可申请退税600元。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市民。
5、市民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预缴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如某纳税人每月固定一处取得劳务报酬1万元,适用20%预扣率后预缴个税1600元,
全年19200元;全年算账显示,其全年劳务报酬12万元,减除6万元费用(不考虑其他扣除)后,适用3%的综合所得税率,全年应纳税款仅有1080元。因此,其可申请18120元退税。
6、市民预缴税款时,未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情况。
7、市民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等情况。
扩展资料:
需要补缴个税的条件:
税务部门明确,综合所得年收入超过12万元且年度汇算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纳税人,需要办理年度汇算并补税。导致需要补税的原因,税务部门分析主要有两种,包括:
1、市民同时在两个以上单位任职受雇并领取工资薪金,预缴税款时重复扣除了每月的基本减除费用(5000元/月);
2、除工资薪金外,市民还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各项综合所得的收入加总后,导致其适用的综合所得年税率高于预扣预缴率等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个税年度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七种情形明年可申请退税
踩野花屌丝
2020年个税退税,我的年收入在6万以内,单位把额外扣除的30元已经返还。下面符合条件,可以申请个税退税。1、2019年度综合所得全年收入额不足6万,但平时预缴个人所得税的。例如:小明1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预缴个税9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资4000元,无需预缴个税。全年看,因收入不足6万元须缴税。可申请退换预缴税90元。2、2019年度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例如:小明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有2个上小学的孩子,按规定全年享受24000元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但因其在预缴环节未填报,全年预缴个税1080元。其在年度汇算时填报了相关信息后补充扣除24000元,扣除后全年应纳个税360元,可申请退税720元。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前后税收优惠政策不一致。例如:小明与2019年8月底退休,退休前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元,退休后领取基本养老金。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1-8月预缴个税720元;后四个月基本养老金按规定免征个税。全年看,该缴纳人仅扣除了4万元减除费用(8️5000元/月),未充分扣除6万元减除费用。可申请退税600元。4、没有任何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汇算清缴办理各项税前扣除。5、2019年中间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适用的预扣预缴率高于综合所得适用税率的。小明每月固定一处取得劳务报酬1万元,使用20%预扣率后预缴个税1600元,全年19200元;全年算账,整年劳务报酬12万元,减除6万元费用(不考虑其他扣除)后,使用3%的综合所得税率,全年应缴纳1080元。可申请18120元。6、预缴税款时,为享受或未足额享受税收优惠的。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等情形。
熊吃吃哒掌门猫
最近,关于退个人所得税的消息非常多,有人退了很多,也有人退的很少,退税多少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要退税必须先交税,如果你的工资太低,根本就达不到交税的水平,那也就不存在退税的问题,只要你能退税,起码说明你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其次,退税说明你原来多交了税,因为今年汇算清缴是第1年,预交的税要多退少补,只有多交的人才能够退税,如果你原来正常交纳,那就不存在退税的情况,所以退税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是有多种收入来源,第二是大病医疗只能通过汇算清缴退税,第三是专项附加扣除没有提前申报,这三种情况都会导致退税。第三,我们来分析一下退税多少说明了什么问题。先举几个例子,一个朋友因为觉得自己可能不够纳税条件,于是专项附加扣除就没有申报,结果到了年底发现,自己被扣了100多元的税,于是赶紧填报了子女教育面向附加扣除,结果这100多元的税被退回来了,像他退税就很少,这说明退税少是由于自己收入不高,本来不该交税,结果由于没有提前申报,被多扣了。还有一个朋友,因为有多种收入来源,在今年4月份申请汇算清缴,结果也只退了100多元的税,而他的实际收入达到了30万元左右,原因就是他的税率已经达到了20%的档位,而稿费和劳务报酬却按16%左右收取,多项收入费用一折合,交了3万多元的税,却基本退不回多少。上面两个例子说明,退税少有可能是收入少,也有可能是收入比较高,因为我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是按照阶梯计税,预扣税也是按照分项收入阶梯计税,这样就会存在预收和实际计税不吻合的现象,在一些阶梯计税临界点的位置退税比较少,离临界点比较远的地方退税就比较多,所以退税多少必须根据情况具体分析,退税少一般说明你的收入距离某个收费段的终点比较接近。
悠悠思忞
通俗讲就是“合并全年收入,按年计算税款”,然后多退少补。个税改革后,个税的计算方法发生了改变,即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4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以“年”为一个周期计算应该缴纳的个税。平时,你取得这4项收入时,先由支付方(即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年度终了,你需要将上述4项所得的全年收入和可以扣除的费用进行汇总,收入额减去费用、扣除后,适用3%—45%的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计算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再减去年度内已经预缴的税款,向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并结清应退或应补税款,这个过程就是汇算清缴。具体计算公式如下: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9年已预缴税额举个例子:某纳税人1月领取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预缴个税9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资4000元,无须预缴个税。全年看,因纳税人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无须缴税,因此预缴的90元税款可以申请退还。哪些人不需要办理?一是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但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二是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三是纳税人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者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