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8

喵呜兔几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信息化不同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货爱漫游

已采纳

一、会计信息化的主管部门及职责范围

会计信息化主管部门分为两个级次,一是中央财政主管部门;二是地方财政主管部门。

(一)中央财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工作规范》第四条规定:“财政部主管全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主要职责包括:(1)拟订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政策;(2)起草、制定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3)指导和监督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4)规范会计软件功能”。财政部作为全国会计主管部门,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监管中负有定规则和制标准的职责,这是与地方财政部门的不同之处,因为规则和标准必须全国一致,才能保证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促进会计信息的自由传递和充分共享。

(二)地方财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工作规范》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指导和监督本地区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

二、监督

(一)对使用会计软件的监督

《工作规范》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使用会计软件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限期不改的,财政部门应当予以公示,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同级相关部门或其派出机构”。由于工作规范作为一般规范性文件,不能设定行政处罚,因此,工作规范对于企业违规行为,主要采取公示和通报相关部门的处理手段。通报的相关部门主要是与所涉企业有监督管理关系的,如工商、税务、审计、国资、企业主管部门以及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及其在当地的派出机构。

(二)对会计软件的监督

1.对会计软件违规情况的检查

《工作规范》第四十五条规定:“财政部采取同行评议,向用户企业征求意见等方式对软件供应商提供的会计软件遵循本规范的情况进行检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发现会计软件不符合本规定的,应当将有关情况报财政部。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会计软件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有权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反映,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反映开展调查,并按本条第二款规定处理”。对于会计软件的管理,过去曾采取评审的方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制取消,对会计软件的管理一度成为真空状态。工作规范根据新的形势,不再采取对会计软件的准入控制,而是以监督为主的事后管理,体现了“宽进严管”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

按照本条,财政部可以通过省级财政部门报告掌握会计软件违规情况,也可以采取软件业同行评议、征求用户企业意见以及其他方式主动搜集违规线索,根据线索进行核实和重点检查。省级财政部门发现有商品化会计软件不符合要求的,可以直接向财政部报告。省级以下财政部门以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问题的,应当通过省级财政部门反映。接到反映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先进行调查核实,对确实存在问题的报财政部处理。

2.对会计软件违规情况的处理措施

《工作规范》第四十六条规定:“软件供应商提供的会计软件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财政部可以约谈供应商主要负责人,责令限期改正。限期内未改正的,由财政部予以公示,并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部门”。这一条规定,对会计软件的违规情况的处理职责集中在财政部。地方财政部门对会计软件如有违规情况有权进行调查,但调查结果应报财政部统一处理。这样规定,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因为会计软件是全国统一市场,对于发现问题的会计软件,其供应商不一定在地方财政部门的管辖地域之内;二是对于同一会计软件产品,不同地方如果有不同的认定和处理标准,不利于维护执法的一致性和严肃性;三是防止地方保护,维护会计软件市场的自由竞争。对会计软件违规情况的处理,也是采取公示和通报的手段。在公示和通报之前,与供应商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也是给供应商一个限期整改的机会。

会计信息化不同

213 评论(13)

马铃薯菇凉

会计信息化岗位职责

在现在社会,越来越多人会接触到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包括岗位职务范围、实现岗位目标的责任、岗位环境、岗位任职资格及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那么岗位职责怎么制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会计信息化岗位职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负责日常财务核算工作,编制相关财务报表、统计表格等;

2、负责各项纳税申报及税收核算工作,确保按时、准确的完成申报工作;

3、审核开票申请、及时更新合同梳理,新签合同及时存档,老合同及时更新;

4、每月核对社保、发票明细表、日记账、明细账等;

5、负责日常工商局税务局所需材料的申请和收集。

1、负责公内账账务处理。包括审核成本费用单据、编制记账凭证、出具财务报表等;

2、负责公司税务管理全流程,包括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务清洁等;

3、负责与银行、税务等部门的对外联络,代扣代缴各种保险及其他款项;

4、现金及银行收付处理,银行对帐,单据审核;

5、负责往来账的管理,工资、奖金的'审核、汇总和发放

6、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登记和管理;

7、负责每日收发货报表的登记与整理,以及各项报表的记录;、

8、日常客户发货明细对账,财务应收应付;

9、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1、负责日常收支管理和核对、会计凭证、出纳、税务工作;

2、成品成本核算与分析;

3、认真核对并确认客户的每一笔回款,做好客户回款的审核确认工作,编制收款会计凭证并登记应收帐款明细帐;

4、每月提供上月客户回款计划执行情况及本月回款计划统计表,每月向部门主管领导报送一份应收帐款分析明细表;

5、对应收帐款金额较大、帐龄较长的客户进行重点跟踪,包括及时与客户对帐,协调跟进帐务处理;

6、协助主管完成其他日常事务性工作。

1、按期编制会计报表、财务管理报表和有关会计资料;

2、准确进行会计核算,协助会计主管做好资金收支的审核、报销、记账等日常财务工作;

3、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填报会计报表,报表内容完整,数字正确;

4、登记财务软件总帐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5、根据采购商品付款依据及时办理付款业务根据租赁合同及服务合同收款依据及时催促办理收款业务。按规定填制会计凭证;

6、负责签收出纳移交的全部收付款凭单,并进行复核审查;

1、负责公司全盘账务处理和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2、核对审核加盟合同签订和回款

3、审核日常费用报销单,付款申请单,

4、每月定期整理、装订销售报表等相关资料并归档保管,防止丢失损坏,保守财务秘密

5、负责与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

6、完成财务经理交代的其他工作’

1、负责日常收支的管理与核对

2、负责公司基本账务核对

3、负责收集整理原始凭证,保证报销单据手续及原始单据的合法性、准确性

4、负责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5、负责记账凭证的装订、保存、归档

113 评论(9)

angelabaobao

1,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它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纵观20多年来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虽然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已程度不同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应用了核算型会计软件,但从 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融合,在业务核算、财务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它还包含有更深的内容,如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的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等。 2.知识经济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外部条件。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会计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会计,提高财务信息处理与输出的速度,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财务信息的要求。3.企业信息化对会计的影响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外在动力。企业信息化首推会计信息化,它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外在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产生了企业70%以上的信息。因而,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并在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要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不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其二,企业信息化发展要求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应具有开放性,能利用网络技术对信息发送与接收,达到内外数据共享,为其他相关的部门、行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但现行的大多数会计信息系统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因此,为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构建信息化会计.会计信息失真等现实问题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直接原因。会计信息失真使国家在规定各项经济政策时缺少真实、可靠的客观依据,使企业内部管理者对资金总量和财务成果表现出来的清偿能力和变现能力缺乏正确认识,使企业的经营行为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解决问题,许多专家把目光投向了会计信息化。4.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会计模型之间的矛盾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内在因素。信息社会里,社会经济环境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要求会计要对此做出相应的反应,否则将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传统会计模型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与工业社会的经济环境和手工的信息处理技术相适应的,其处理程序和规则与现代信息技术难以适应和协调,无法满足信息社会对会计核算、管理、决策的要求。

12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