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3

流沙沙沙沙沙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资产减值的意义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泡沫鱼头

已采纳

1、“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约37509万元”,公司卖产品的钱收不回来了。

2、“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约24398万元”,公司卖不出去的产品,现在市场价格跌了。

3、“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约为1433万元”,投资的股权亏了。

4、“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约为3907万元”,新建的项目亏了。

5、“公司2008年核销历史遗留坏账约8845万元”,以前的坏账彻底收不回来了,赔了。

一句话,公司因为上面的那些原因导致出现了67247万元的账面损失。

补充:

计提资产准备的意思就是说,从谨慎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要评估可能的损失,并且把可能的损失计算出来,然后当作损失处理,也就是一种假设性的损失,可能实现,也可能不实现,但是谨慎考虑,要准备出来,当作实现的亏损处理。

这个在会计报表上就是一个数字表示,也就是今年全部当作亏损处理了,就当没的了,在报表上就是亏损了,这样处理。也就是简单的说,今年就亏了这么多钱。

扩展资料:

所谓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减值准备金额。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固定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账面价值指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已提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

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 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账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资产减值准备

会计资产减值的意义

167 评论(15)

太阳西边出

计提资产减值的意思是从谨慎的角度来看,评估可能的损失,并且把可能的损失计算出来,然后当作损失处理。也就是一种假设性的损失,可能实现,也可能不实现。

目前,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通常采用销售净价法,而很少考虑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并且期望未来不断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是为了用于出售而获取差价。故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不仅要考虑其销售净价,而且要考虑该固定资产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

由于要计算出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具体金额难度较大,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故可采用下述变通方法来判断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现值是否低于账面价值:若某项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对企业来说是能产生净利润的,则可认为该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高于其账面价值,不存在减值情况;反之,则存在减值情况。

扩展资料:

1、可以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一些比较短期的减值或者跌价准备可以转回,主要有存货跌价准备、坏帐准备、债权投资减值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等。其他债权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减值也不通过准备转回。

2、不可以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一些长期的减值准备不可以转回,主要有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减值准备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资产减值准备

114 评论(11)

麻辣宝宝彩

一、根据你的描述,各项的意思如下:

1、“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约37509万元”,公司卖产品的钱收不回来了。

2、“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约24398万元”,公司卖不出去的产品,现在市场价格跌了。

3、“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约为1433万元”,投资的股权亏了。

4、“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约为3907万元”,新建的项目亏了。

5、“公司2008年核销历史遗留坏账约8845万元”,以前的坏账彻底收不回来了,赔了。

一句话,公司因为上面的那些原因导致出现了67247万元的账面损失。

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含义

1、计提资产准备的意思就是说,从谨慎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要评估可能的损失,并且把可能的损失计算出来,然后当作损失处理,也就是一种假设性的损失,可能实现,也可能不实现,

但是谨慎考虑,要准备出来,当作实现的亏损处理这个在会计报表上就是一个数字表示,也就是今年全部当作亏损处理了,就当没的了,在报表上就是亏损了,这样处理

2、《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

(1)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

(2)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3)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4)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5)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8)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账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扩展资料:

所谓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减值准备金额。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固定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账面价值指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已提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净值。

概念

2006年财政部新发布的《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该准则中的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如果某项资产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难以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则不应按照该单项资产为基础确定其可回收金额,

而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可回收金额,然后据以确定资产的减值损失。资产组概念的延伸就有资产组组合,最典型和常见的实例有总部资产。

企业总部资产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这些资产的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某资产组。

如果有迹象表明某项总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企业应当计算确定该总部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然后将其与相应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据以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如何判断资产减值

1、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式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其中,账面价值数据容易获取,可收回金额应取销售净价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因此,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的方法主要依赖销售净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目前,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通常采用销售净价法,而很少考虑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并且期望未来不断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是为了用于出售而获取差价。

故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不仅要考虑其销售净价,而且要考虑该固定资产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由于要计算出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具体金额难度较大,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

故可采用下述变通方法来判断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现值是否低于账面价值:若某项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对企业来说是能产生净利润的,则可认为该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高于其账面价值,不存在减值情况;反之,则存在减值情况。

综合上述,判断固定资产存在减值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固定资产的存在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②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低于其账面价值。根据上述判断标准,某些固定资产虽然其市价低于其账面价值,但由于其仍能为企业净利润作贡献,因此可认为其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2、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许多人提出最好能先由评估师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评估师对固定资产的评估价值仅反映了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采用固定资产评估价值判断是否减值未能考虑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因素,这是不全面的。另外,若对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计提减值准备,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由于各单项固定资产的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总会有差异,可能固定资产评估总体上是增值的,但一部分单项固定资产是减值的。

此外,对所有评估减值的单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会计核算工作量很大,以后计提折旧也非常麻烦。根据以上所述,利用资产评估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是不全面的,实际操作难度也较大。

参考资料:资产减值准备

254 评论(15)

新月之垣

因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所以制度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即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确保资产的真实,符合资产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要求。对于已按单项计提了跌价准备的存货在结转生产成本时,应同时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这样处理,反映了生产的实际成本,可据此考核生产部门的业绩。账务处理为借记"生产成本"、"存货跌价准备",贷记"原材料"等。对于按类别或整体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结转生产成本时跌价准备账户不作处理,待期末,一并调整入"制造费用",再按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的规定,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分录为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贷"制造费用"。

243 评论(8)

猫咪抱抱

这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上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资产方面的一项体现就是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245 评论(12)

qieerdingdon

资产减值是因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造成的损失。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就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也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33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