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91

街头流浪泡泡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经济法与注税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上海草根

已采纳

中级会计师嘛,而且要中级考到了,才有资格考注册税务师啊,给你看下考注册税务师的报名条件1、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6年; 2、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4年; 3、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或取得非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2年; 4、取得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1年; 5、获得经济类、法学类博士学位; 6、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评聘了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和法律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会计、统计、审计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者,从事税务代理业务满1年。 7、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已取得税务师执业证书,虽在税务代理机构内从事税务代理业务工作,但不符合免试条件者。 希望能帮到你,给我个采纳吧

中级会计经济法与注税

281 评论(12)

仁义小红累不爱

(一)注册税务师和中级职称科目之间的联系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对应着税务师考试中的《涉税服务实务》和《财务与会计》的相关内容,总体来说,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中级《经济法》也是法条相关,相信学好《税法(一)》、《税法(二)》以及《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也是同理可得,所以税务师考试和中级是非常适合一起联报的。

(二)联报跨考科目推荐

由于是两个一起属于跨考,所以建议税务师报考科目不宜过多,一般来说报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生同时报考税务师考试《财务与会计》和《税法(一)》和《税法(二)》为最佳,当然如果备考时间比较多,那也可以同时报考税务师考试五门科目。

总之建议在报考中级三科的同时,税务师可以分两次完成,一次两门或三门较为合理。虽然《中级会计实务》中涉及相关计算,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和《财务与会计》也有相关的计算,但税务师的这两科也是需要大量精力来复习的,故不建议跨考时同时选择这两门(当然如果备考时间多,则可以考虑)。

最后提醒准备跨考的考生,还是要以中级职称为主,尤其是《中级会计实务》,后期可以和税务师考试其他科目搭配复习,效果更好。

一、注册税务师:

考试科目包括税法(一)、税法(二)、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相关法律和财务与会计5个科目。每个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150分钟,卷面分数除税务代理实务科目为100分外,其余 4 个科目均为140分。

二、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考试设《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

99 评论(12)

绰号昵称

新一年度税务师报考即将来临,高顿网校为大家准备了【有中级会计师证书可以免考注税其中的一门吗】相关问题详细介绍,对此问题有疑惑的朋友,赶紧看过来吧!最全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解析,助您稳拿高分!有中级会计师证书可以免考注税其中的一门吗答案是不可以。关于税务师考试免考相关信息,我们可以参考下中税协发布的《2021年度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公告》,公告内容显示税务师考试的免考科目为《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但是只能免考一科。税务师免申请免试的条件如下:1、已评聘经济、审计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涉税工作满两年的,可申请免试《财务与会计》科目。2、已评聘法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涉税工作满两年的,可申请免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科目。从这个条件来看,税务师和中级是没有互免考关系的,所以若中级过了税务师证书也是需要考全科的(五门科目)。【相关说明】1、免试人员应在连续四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的考试。2、考生同时符合《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免试条件的,只能选择免试一个科目。3、免试条件(2)中,法律专业技术职务具体指取得高级律师,一级、二级公证员且取证满二年的可免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4、从事涉税工作满两年是指取得高级证书后满两年。起始计算时间是评审委员会通过的时间,不是证书颁发的时间;基本阶段时间是2021年年底。5、免试申请资格是由全国税务师职业资格评价与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审核。点我了解:2022税务师报名入口直达税务师考试报考条件介绍(仅供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符合下列相应条件之一的,可报名参加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1.取得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含在校应届毕业生);或者取得其他学科门类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1年。2.取得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2年;或者取得其他学科门类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3年。以上就是【有中级会计师证书可以免考注税其中的一门吗】相关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税务师行业以及税务师考试政策信息,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官网税务师频道!

326 评论(15)

墨迹墨迹小蜗牛

可以一起考。二者考试时间相差仅两个月,如果提前做好准备,科学有效地进行备考,可以很好的把两门考试配合起来。

会计职称考试的全称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是由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共分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职称三个级别。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年考试一次,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考试科目:

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设《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财务管理》、《经济法》为2.5小时,《中级会计实务》为3小时。

注册税务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的、从事税务代理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注册税务师简称CTA是中国的一项执业资格考试。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合格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部门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的、人事部与国家税务总局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证书》。

考试科目:

《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均为机考。考试分5个半天进行,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2个半小时。

148 评论(8)

yuqian1004

问:注册税务师和中级会计师哪个更好考一些?答:注税考试显然要比中级难考一些。不仅仅是因为注税五门课程对比中级的三门课程,而且注税的课程知识含量明显会大许多。以财务与会计为例,现在的注税《财务与会计》教材的内容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合并财务报表已经成为考核内容。另外,注税三税即税法一、税法二、税务代理实务三门课程可以说涵盖了税法的几乎全部主要知识,讲解之深,在同类教材中也是罕见的。所以注税的难度要比中级大一些。

203 评论(9)

可乐你不乖

二者考试时间相差仅两个月,如果提前做好准备,科学有效地进行备考,可以很好的把两门考试配合起来。此外,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有效周期为两年,税务师考试成绩有效周期为五年,这样一来,税务师也不会对中级会计职称带来太大的压力。而中级会计职称如果通过了,趁着刚学完记忆深刻,继续学习税务师也是游刃有余。科目存在联系,跨考方便记忆中级会计职称的《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的内容与税务师考试中的《涉税服务实务》和《财务与会计》存在联系,知识结构相辅相成。同时,学好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对中级会计职称的《经济法》也会有很大帮助,所以税务师考试和中级会计非常适合同时报考。

148 评论(9)

南宫火却

当然可以一起考。中级会计师与税务师考试范围有很多是重叠的,税务师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相似度高达90%!如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等科目涉及法条的内容,与中级会计师考试的《经济法》科目内容很相似。中级会计师考试在每年的九月份考试,税务师在每年的十一月份,两个科目的考试时间也不冲突。税务师和中级会计师考试备考一同进行的话,可以根据中级会计师与税务师考试内容相似处去学习,这样能抓住复习重点。中级税务师考试科目搭配建议:方案一:中级《中级会计实务》+税务师《财务与会计》一起考;方案二:中级《经济法》+税务师《涉税实务相关法律》一起考;方案三:中级《财务管理》+税务师《财务与会计》一起考。中级会计+税务师一起考,怎样备考?1.科学搭配报考科目如果同学们准备同时备考两个或者多个考种,应该根据考试的科目以及自身情况,科学搭配报考科目。例如准备同时备考税务师和中级会计两个考种,同学们可以在第一年备考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与中级会计的《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在第二年备考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中级会计的《经济法》。如果全部通过的话,这样在就两年之内就完成中级会计的考试,并可以在后续三年里专心备考税务师考试的其他科目。2.制订学习计划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是极其重要的。考生们在了解考试并确定报考后,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制订学习计划。例如每天学习几个小时,在学习过后要怎样巩固所学,加深印象等。并且要在计划的每个阶段设立好目标,如有变动要不断做出调整,力求进步,方能取得一个满意的结果。3.坚定学习目标根据历年来的经验来看,击败考生们的往往不是试题的难度,而是自身的半途而废。有些考生认为备考时间充足,而因此产生懈怠,浪费了最宝贵的学习时间。有些同学则意志力不坚定,贪图玩乐而未努力备考,甚至在踏入考场前也没有熟练掌握考试内容。更有一些考生,报考之后信心满满,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后来却因无法坚持而选择弃考。小编在这里要提醒各位考生,“有志者,事竟成;坚毅者,总成功”。希望各位同学既然决定了目标,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终会有所收获。

28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