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卿WJQ
每年中级会计的备考学习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1. 考纲教材上的更新变动;2. 学习时间的合理规划;3. 备考方法;4. 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 以上4点就是备考中级会计师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我当时备考的时候基础上的学习是紧紧围绕着官方教材来的,考纲要及时的回顾,每天只要抽出时间就开始学习,最好能把晚上下班以后的时间利用好,时间长度大概在3个小时以上,这样可以达到持续学习,保证备考的完整性。 至于备考的方法也比较简单,看完教材基础知识以后会学习南文文核心800题的网课,趁着对知识点的热度,抓紧时间跟着课程老师的讲解,学习知识点在实际习题中是如何理解应用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巩固提升的过程,如果说基础学习能达到40分的话,南文文的学习绝对就是冲出60分线的关键一跃。 最后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了,不要总是给自己设限,更不要抱着今年考不过的心态去学习,要有必胜的决心,保持有效率、持续的学习进度,踏实、耐心的学下去,绝对不弃考,稳稳的,绝对能拿下!
韵味八足
现阶段备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小霞认为教材和课件二者缺一不可。你可以先利用2018年中级会计教材和轻松过关系列辅导书进行复习,侧重基础知识,理清章节架构,再结合章节练习、随堂练习,将知识点及其原理理解透彻。然后结合小霞2019年中级无忧取证网课的预科班、学霸分享班、基础趣味班课程,掌握科目的特点,进而摸索其命题规律,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等,同时也为后续阶段的备考复习打下坚实基础。小霞简单分析一下各科目存在的特点,帮助你对比一下分两年考的话第一年报那两个更好:《中级会计实务》这一科目,在中级会计考试中难度最大,灵活性比较强,考察范围也比较全面,考试中涉及到会计分录,需要活学活用,懂得变通 。《中级财务管理》在中级会计考试中,主观题所占分值较大,涉及到许多计算题,我们不仅要熟记公式,更需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中级经济法》这一科目,在中级会计考试中难度最小,但是需要记忆的法条比较多,不能只是靠单纯的死记硬背,还是需要加强理解的,可以通过做题巩固基础知识,使其记忆得更加牢固,避免出现遗忘或记混的现象。(1)中级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前面小编已经为大家分析了中级会计考试各科目的特点,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中级会计考试中,《中级会计实务》这一科目难度最大,《中级经济法》这一科目难度最小,二者相搭配会降低我们的学习难度,同时又可以增强我们的备考信心。(2)中级财务管理+中级会计实务这两个科目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难度比较大的两个科目,虽然这样备考比较冒险,但是还是有很多考生顺利通过,我们要敢于尝试,如果这两科在第一年考试中顺利通过,则会降低第二年的备考压力。(3)中级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这两个科目相搭配,绕开了难度最大的一个科目。我们可以先在第一年考下这两科后,在第二年考试中集中注意力备考最难的一科。
匪号叶小二
看了好久,解答起来很长,我就简单说说,首先要明白综合调整的含义,在第一次投资时点产生的是负商誉98,而第二次投资时点产生的是正商誉250,综合考虑是正商誉152,所以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的入账价值不予以调整,之前给确认了的留存收益后来综合考虑时要调回来,所以减98,可以参考郭建华注册会计师的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网校视频 讲的很清楚,不过和你的答案解题思路不一样,我刚刚用另一种方法验算了一下,结果没错误502+2500+110(5%,11年净利润-分发的股利)+25(5%,12年的净利润)+15(5%,公允价值变动15000-12000-实现净利润2700)=3152
wangyan0223
1. 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是相对最难的一科,大多数人都是这一门偏科。在心理上就会自然的提高对这一科的重视,学习起来更认真,成绩会是一个很高的分数。因此完全可以自信满满的准备这一科的复习,认真听课件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同时要多加练习多做总结。
2. 中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多计算量大,因此一定不能手懒,要多动笔多做题,熟记公式并多加应用,掌握公式的来龙去脉并熟练地运用到解题当中。
3. 中级经济法:中级经济法最简单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而导致失败的一科,经济法背诵内容多,背诵要掌握方法,并不是要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备考建议可以下载:“会计职称考试助手”APP
会计职称考试助手
可乐狗DOGS
首先应明确一点:用于出售的材料存在销售合同约定的,应按照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本题中需要计算2007年12月31日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项目一共有两种,一种是甲产品,一种是乙材料。由于“该公司已于2007年5月18日与乙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将于2008年8月23日之前向乙公司提供30 000件甲产品”,因此在2007年12月31日甲产品已存在销售合同约定,则应按合同价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而乙材料是专门用于生产甲产品的,期末库存300公斤是用于生产15000件甲产品的,因此,乙材料期末也应按照合同价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由此得出:东软股份有限公司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30000*0.06-230-130=1440万元其中30000*0.06件需要这样理解:甲产品期末库存量15000*0.06;乙产品300公斤用于生产15000件甲产品,由于已存在销售合同约定,因此不能以乙产品的市场售价555万元作为计算可变现净值的基础,应用15000*0.06作为乙产品计算可变现净值的基础。同理,“预计销售库存的300公斤乙材料所需的销售税金及费用为30万元”也不应该作为计算可变现净值的抵减项目,因为题中已经明确指出“东软股份有限公司期末持有乙材料300公斤,用于生产15 000件甲产品”。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