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8

雪皑皑xueaiai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管理会计笔记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星不所在

已采纳

量本利分析是管理会计重要的分析方法,属于管理会计入门必学知识。 量本利分析的假设: 1)销售量是唯一的收入动因和成本动因。 意思是收入的唯一影响因素是销售量,这个假设意味着产品的销售价格是固定的,不存在量大从优也不存在跳楼甩卖;成本的唯一影响因素也是销售量,emm,这么说起来,这里是不考虑生产出来但是没能够卖掉这种可能性的…… 2)总成本能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3)如果给定一个相关范围,总收入、总成本分别和销量成线性关系。 管理会计中把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形态的有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称为广义的相关范围。以上是百度对“相关范围”的解释,是比较学术的说法,举个栗子来解释一下相关范围:假如一个连锁理发店有十个店面,因为是签了租房合同的,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房租是一定要交的,而且房租金额也是固定的,在这一年里就可以把房租看做固定成本;但是把时间范围拉长到十年,一般租房合同不会签那么久,在十年里老板可以决定再开几家店面或者关掉几家店面,因此在十年这个时间范围内房租就可以看做是变动成本。这里一年跟十年就可以看成两个不同的相关范围。 4)单价、单位成本和总固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5)对销售组合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时候,销售组合中产品的占比是不变的。量本利分析中的基础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量*销售单价 (销售单价固定,销售量不固定)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Ps.人大出版社的《成本与管理会计》里把单位边际贡献翻译为“单位贡献毛益”) 总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量本利分析中的盈亏平衡点/ 盈利分析 1)盈亏平衡点 计算销售量(收入)达到多少才正好不亏不赚(盈亏平衡:break even)。 盈亏平衡销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盈亏平衡收入=盈亏平衡销量*单位价格 2)目标营业利润 计算销售量(额)达到多少才能赚到目标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所得税前利润)。 目标营业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营业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目标营业利润销售额=目标营业利润销售量*单位价格 3)目标净利润 计算销售量(额)达到多少才能赚到目标净利润(净利润是所得税后利润)。这里量本利分析把财务费用当做变动成本,并且不考虑税盾效应。 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率))/单位边际贡献 目标净利润销售额=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单位价格量本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测试在不同条件下企业利润会如何变动。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量增加20%利润会变化多少,销量下降20%利润又会变化多少;或者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增加对利润的影响有多大。 敏感性分析的一个用处是找出对利润影响最大的因素,然后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高度关注这些因素以保障目标的实现。 敏感性分析的另一个用处是帮助决策。当面对要不要增加广告投入(会同时增加固定成本和销量;如果广告和销量相关,那它就是变动成本,会同时影响销量和单位边际贡献)、要不要降价销售(会降低单位边际贡献)这样的问题时,量本利分析可以帮助预测不同选择下的利润情况,从而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量本利分析中的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描述从预计销售量(额)下降多少会落到盈亏平衡销量(收入) 安全边际(销量)=预计销量-盈亏平衡销量 安全边际(收入)=预计收入-盈亏平衡收入笔记: 量本利分析的基础是将产品的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产品的收入优先用来补偿变动成本、然后用于补偿固定成本,最后剩下来的才是利润。固定成本高的企业尤其需要量本利分析。 量本利分析通过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利润,预测未来可能的盈利情况,帮助决策,是事前的分析工具。 量本利分析有比较严格的假设,而且其中的敏感性分析也对条件限制比较严格,对现实情况的拟合不一定好。 对比量本利分析和我之前在Coursera学的运营管理课程: Coursera上的分析思路是:先预测需求,然后根据需求决定生产量,再根据生产量来看怎么和供应商签合同成本会比较低。 这两个分析方法的主要区别是切入点不一样:量本利分析从成本切入,把成本作为常量,销量作为变量,计算要达到目标利润需要多少销量;运营管理课程从需求切入,先把需求确定下来,再看怎么控制成本。 Emmm,感觉各有各的道理 0.0

管理会计笔记

207 评论(9)

珊珊来了

主干学科:会计学

主修课程:管理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会计电算化、高级财务会计、管理统计学

学位课程:英语、管理统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321 评论(15)

熊熊去哪儿

CMA的考试,内容广度与深度很大,一定要有相当准备才上战场。1. 研读方法虽然事实上CMA考题变化很大,大多题目似乎未曾相识 ! 往往要思考过才可顿悟。然而有系统地作题目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每一个Part至少要作一千题以上才足以充份掌握所有题型之变化与脉动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最好将题目打印出来,一一组织有系统的研读,同时归纳出题型与变化,而且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再三检查了解原因 (一步一脚印,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怕麻烦),考前再补强弱点,然后题目至少做三至五次直到熟练度达到又快又正确为止。2. 考试时间规划考试时的时间预算很重要! CMA考试3小时110题,时间安排要好。先稳下来后信心自然涌现,当然时间压力一直存在,对于没十分把握但依经验或直觉可将答案删至两个可能解者,应先判断是否有陷阱存在,再选自认为正确者,同时Mark起来。而对于陌生或太长的题目还是要浏览一下,先看题目到底在问什么,尝试了解考试范围属于哪一单元?尽可能把全部题目做完,至少每题皆要填入答案,多做一题多一分上榜的机率!若题目已做完一遍,再回头做Mark部分, 重新想一想原先判断答案是否有不周详的地方, 往往经第二次思考后观念会带出来。3. 解题技巧1. 看题目要胆大心细不要慌张,特别小心细节部份,例如:年/月、金额/数量、投入量/产出量、“Except” 、 “Least”,因为一旦没看清题意,接下来的时间将白费了,对得分没贡献,机会成本太大。2. 四个答案中有可能有解题时所产生之中间性数据而非正确答案,小心勿功亏一篑。3. 有的题目不用算到最后而只求中间性数据即可,看清题目所问,别埋头猛算。4. 有的题目看似计算题,但判断合理性即可,不用浪费时间于其中。5. 平时有系统地做题目,累积实战经验方为上策。事实上CMA考试基本上是偏向英语文化背景的考试,对于英文非母语之国人参加 CMA考试的困难点,部分问题出现在英文阅读能力与商业背景上,平时多做阅读与测验,同时加强专业知识,以旺盛的企图心与恒心毅力应可以水到渠成顺利过关的。

92 评论(9)

请别叫我龙爷

考试的难度在逐年增加,CMA是全球最顶级的管理会计资格认证,、。一来,它的认可度和知名度的确是很高,CMA证书视为中国认可的管理会计认证;二来,它的题目是真的很难,而与之相应的,它的通过率也是逐年在降低。所以,CMA考生的压力可以说是十分大的,尤其在今年P1科目变动比较大,能一次通过也算是学霸了。立|信CMA提醒,面对这样高难度、低通过率的考试,考生们如果没有一科抗打击的心,很可能一次考试不通过,就没有再来一次的勇气了。考CMA,必须要有收起玻璃心的觉悟。 你会有看不完的书和做不完的题 你每天都会面对看不完的书和做不完的题,然而就算能看完书、做完题也不一定有正确率,长期这样,你很可能会身心俱疲。要同时承受生活和考试的双重压力,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没有什么考试是只要随便翻翻书就能通过的,CMA更是如此,如果你不是学神,那就好好反复看书、反复刷题吧,把知识理解透了才是最重要的。这些都是学习最基本的方法,也许是最笨的方法,但也是最踏实的方法。如果你真的有意考CMA,那就别指望靠着临考前冲刺能过了,必须做好脚踏实地,认真看书、做题的准备。 CMA不是保险箱,前途在自己手上 如果真的想考CMA,有一点一定不能忽视,那就是考试的动机。立1信CMA提醒CMA知名度广、认可度高,有了这张证书,对于就业、升职、加薪会有一定的帮助,换言之,这是一张很实用的证书。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考证而考证,到头来,它对于你来说很可能只是一张纸;学习CMA应该以获取其中的知识为主要目的,并兼顾通关考试,这样到最后,你获得的不仅是一张证书,更是一身实用的财务本领。只有端正了报考CMA的态度,才有资格谈如何正确使用CMA,前途永远是把握在自己手上的。 如果你已经坚定了备战CMA的决心,那么也别忘了问问自己,以上这些CMA考生该有的觉悟,你也有了吗?如果还没有,最好先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有了这些心理准备再谈报名考试,为自己的备考增加胜算。

313 评论(12)

emilylovejay

最重要是,不要着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

备考攻略

CMA知识面广,内容系统全面,每个章节都是一门专业课程的精华浓缩,不仅涉及财务方面,还涵盖管理、战略体系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点均在考试范围内。所以,在备考复习过程中,首先要对课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知道哪些章节是考试重点,哪些知识点只要粗略看一下就好了,通透掌握和消化课本上的知识点,只有自己把书读薄了,才会理解和消化,考试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在备考期间,需要合理制定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比如:计划每天用于学习CMA的时间是多少,这个前面有提到过。日常规划需要详细到每天,上午复习什么,下午复习什么,需要做哪些题目,确保复习落到实处。假期可以多安排一些复习时间。每次做练习题的时间需要控制,真题演练可以安排在一个大章节学完之后立刻进行。侧重点科目需要多安排时间,做好每科内容的大致粗略安排。

好记性不如烂毛笔头,一边复习一边整理笔记,是一个被万人称道的复习好技巧。在学习的时候要学会总结,可以把重要的内容及涉及的相关知识点简明扼要的记录下来,这样再次进行复习的时候就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也能抓住重点。可以对CMA教材的章节和重点进行总结,有助于让自己了解不足。尤其是对重要定义、重要报表或表格的格式、公式,重要题型要有记录。也可以采用图表的方法,把整个的内容做一个大的树干,然后一点点的延伸拓展,把小的枝枝叶叶细小知识点都能够描述出来,这样,想不牢固掌握都不行,复习起来也更加的清晰有条理。

CMA课程有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对各种相关知识点都做了具体解析,而且具有稳定性,利于对相同或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多次处理和训练,这样也就有利于初学者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反复学习、练习而入门和掌握相关知识。根据计划按部就班复习,想CMA考试还是比较简单的。

角色也一定要转变过来: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财务管理者,不光是学到知识,也要想到自己以后在实战中怎么运用。

希望能帮到你,有问题私聊我~

30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