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人生0
因为会计分期,就要求确认各个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那么收入、费用属于哪一个会计期间的标准用什么呢?标准有两个,即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目前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在权责发生制下,当期的费用不以当期的款项支出为标准,而是按当期是否应负担这项费用为标准。本期是否应负担该项费用是要看本期是否是该项费用的受益期,因此取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时的支出不能作为当期费用,而是先作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关支出作为它们的成本),然后在其各受益期(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期确认费用。如何在受益期分期确认费用?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期的折旧或摊销额,作为各期的费用。
JeffRen1966
首先,两者出发的对象不同:折旧对固定资产而言,摊销是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其次,两者具体的计算方法不同;再次,两者在考虑到税收的情况下,对利润的影响不同。此外,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都是对相应资产的备减帐户。
shengxj214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知识点: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①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原价*月折旧率=年折旧额/12
实用公式:
年折旧额=(原价-净残值)÷使用年限
=原价×(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注意:折旧年度是指“以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的月份为始计算的1个年度期间”,如某公司3月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折旧年度为“从4月至第二年3月的期间”。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