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明天你好!
编制分录时,仅在计提利息时分录有所不同:
(1)长期借款如果是一次还本,分期付息,那么计提利息时就应计入应付利息科目中。
(2)长期借款如果是一次还本付息,则计提利息时应计入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科目中。
下面以一道例子加以说明:
某企业为建造一幢厂房,2000年1月1日借入期限为两年的长期借款1000000元,款已存入银行。借款利率为9%。
1、2000年1月1日,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长期借款 1000000
2、2000年12月30日,计算2000年应计利息时:
①若该笔借款为每年付息一次,期满后一次还清本金:
借:财务费用 90000
贷:应付利息 90000
②若该笔借款为期满后一次还本付息:
借:财务费用 90000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90000
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
(1)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所发生的,计入所建固定资产价值,予以资本化。
(2)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所发生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予以费用化。
(3)属于流动负债性质的借款利息,或者虽然是长期负债性质但不是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4)为进行投资而发生的借款利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5)筹建期间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除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外),应当根据其发生额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然后在开始生产经营当月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长期借款
Annaso安娜
对长期借款的利息计算,我国目前有单利和复利两种方法:
单利是指在计算借款利息时,只按借款本金计算利息,其前期产生的尚未偿付的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的计息制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借款利息金额=本金×利率×期数
由于长期借款的金额一般较大,因此,在会计核算中,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重要性原则,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需要在每期期末逐期计提。每期计提的计算公式如下:
每期借款利息=本金×相应期限的利率
复利是指在计算借款利息时,不仅本金需要计算利息,而且前期未付的利息并入本期本金滚动计算利息的计息制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借款期内利息总额=本金×(1+利率)期数-本金=本金×[(1+利率)期数-1]
当期借款利息=(本金+截至本期期初累计未付的利息)×相应期限的利率
按照国际惯例,长期借款的利息一般按复利法计算。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常常根据借贷双方的约定,采用单利法计算利息。短期借款利息一般是按单利计算,计算公式和长期利息的单利计算一样。
利息是指货币持有者 (债权人) 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 (债务人) 手中获得的报酬。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和各种债券发生的利息。
百度百科-利息
winonafirst1
计提长期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一、企业借入长期借款时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长期借款——利息调整贷:长期借款——本金。二、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时的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贷:应付利息长期借款——利息调整三、归还长期借款本金时的会计分录借:长期借款——本金贷: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产生的利息应该计入什么科目?
长期借款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当按以下原则计入有关成本、费用:
(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利息费用(不用区分是筹建期或生产经营期)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2)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利息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
计提利息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而资产负债表日是年末还是半年末,不同的企业情况不同。
长期借款利息怎么算?
对长期借款的利息计算,我国目前有单利和复利两种方法:
一、单利:
是指在计算借款利息时,只按借款本金计算利息,其前期产生的尚未偿付的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的计息制度。其计算公式如下:借款利息金额=本金×利率×期数
由于长期借款的金额一般较大,因此,在会计核算中,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重要性原则,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需要在每期期末逐期计提。每期计提的计算公式如下:每期借款利息=本金×相应期限的利率
二、复利:
是指在计算借款利息时,不仅本金需要计算利息,而且前期未付的利息并入本期本金滚动计算利息的计息制度。其计算公式如下:借款期内利息总额=本金×(1+利率)期数-本金=本金×[(1+利率)期数-1];当期借款利息=(本金+截至本期期初累计未付的利息)×相应期限的利率。
按照国际惯例,长期借款的利息一般按复利法计算。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常常根据借贷双方的约定,采用单利法计算利息。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计提长期借款利息会计分录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喵酱一小只
对长期借款的利息计算,我国目前有单利和复利两种方法。
单利是指在计算借款利息时,只按借款本金计算利息,其前期产生的尚未偿付的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的计息制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借款利息金额=本金×利率×期数
由于长期借款的金额一般较大,因此,在会计核算中,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重要性原则,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需要在每期期末逐期计提。每期计提的计算公式如下:
每期借款利息=本金×相应期限的利率
复利是指在计算借款利息时,不仅本金需要计算利息,而且前期未付的利息并入本期本金滚动计算利息的计息制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借款期内利息总额=本金×(1+利率)期数-本金=本金×[(1+利率)期数-1]
当期借款利息=(本金+截至本期期初累计未付的利息)×相应期限的利率
按照国际惯例,长期借款的利息一般按复利法计算。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常常根据借贷双方的约定,采用单利法计算利息
短期借款利息一般是按单利计算,计算公式和长期利息的单利计算一样
扩展资料:
与之相对的是长期借款。在中国的会计实务而言,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或为抵偿某项债务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单位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短期借款主要有经营周转借款、临时借款、结算借款、票据贴现借款、卖方信贷、预购定金借款和专项储备借款等等。
短期借款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一)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二)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直接支付】
应付利息【月末计提】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三)归还借款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的利息结算方式:
短期借款的利息结算方式分为按月支付、按季支付、按半年支付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方式。
如果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按月支付,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归还本金时一并支付、且数额不大的,可以在实际支付或收到银行的计息通知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短期借款的利息按期支付(如按季),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归还本金时一并支付、且数额较大的,为了正确计算各期的盈亏,应采用预提的办法,先按月预提,计入当期损益,到期在进行支付。
一般性保护条款
(1)对借款企业流动资金保持量的规定,其目的在于保持借款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2)对支付现金股利和再购入股票的限制,其目的在于限制现金外流;
(3)对净经营性长期资产总投资规模的限制,其目的在于减小企业日后不得不变卖固定资产以偿还贷款的可能性,仍着眼于保持借款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4)限制其他长期债务,其目的在于防止其他贷款人取得对企业资产的优先求偿权;
(5)借款企业定期向银行提交财务报表,其目的在于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情况;
(6)不准在正常情况下出售较多资产,以保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
(7)如期缴纳税费和清偿其他到期债务,以防被罚款而造成现金流失;
(8)不准以任何资产作为其他承诺的担保或抵押,以避免企业负担过重;
(9)不准贴现应收票据或出售应收账款,以避免或有负债;
(10)限制租赁固定资产的规模,其目的在于防止企业负担巨额租金以致削弱其偿债能力,还在于防止企业以租赁固定资产的办法摆脱对其净经营性长期资产总投资和负债的约束。
特殊性保护条款
(1)贷款专款专用;
(2)不准企业投资于短期内不能收回资金的项目;
(3)限制企业高级职员的薪金和奖金总额;
(4)要求企业主要领导人在合同有效期间内担任领导职务;
(5)要求企业主要领导人购买人身保险;等等
长期借款的利息率通常高于短期借款,但信誉好或抵押品流动性强的借款企业,仍然可以争取到较低的长期借款利率。长期借款利率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浮动利率通常有最高、最低限,并在借款合同中明确。对于借款企业来讲,若预测市场利率将上升,应与银行签订固定利率合同;反之,则应签订浮动利率合同。
除了利息之外,银行还会向借款企业收取其他费用,如实行周转信贷协定所收取的承诺费、要求借款企业在本银行中保持补偿余额所形成的间接费用。这些费用会增大长期借款的成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短期借款 百度百科-长期借款
skyblue086
一、在计提利息有区别:
1、一次付息:
借:财务费用等
贷:长期借款——应付利息
2、分期付息
借:财务费用等
贷:应付利息
二、长期借款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当按以下原则计入有关成本、费用:
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
三、如果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应当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数,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规定不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
即:借:财务费用(或者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应付利息(按照合同利率计算)
扩展资料
长期借款的分类:
按照付息方式与本金的偿还方式,可将长期借款分为: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分期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分期偿还本息的长期借款。对于长期借款利息的计算,有单利和复利两种方法:
1、单利。就是只按本金来计算利息,产生的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利和=本金×(1+利率×期数)。
2、复利法。是根据本金和前期利息之和计算本期利息,既要计算本金的利息,又要计算利息的利息。本利和=本金×(1+利息)n(式中n为计算期数)。按照国际惯例,长期借款的利息一般按复利法计算。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经常根据借贷双方的约定,采用单利法计算利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期借款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