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堕落天使
会计制度设计就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原则并结合实际,运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全部会计事务、会计处理手续、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人员的职责进行系统规划的工作,它是会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科学的程序,对各项会计制度的具体规划,就是会计制度设计的具体内容。
会计制度的设计内容覆盖从最基础的会计凭证,到最后财务报告的生成的整个过程。“以终为始”,方能有始有终。因而会计制度设计需要以产出准确的会计信息为目的进行规划设计。
会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如果企业在运作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会计制度的话,是很难取得预期的收益的。因此,对企业的会计制度进行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扩展资料
会计制度设计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前提。制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今后的会计实务工作。过去由于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我国不少会计人员经常把会计制度设计工作看成是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事,认为在基层单位里,无需进行会计制度设计工作。
在会计教学中,则往往满足对财政部门所颁布的会计制度进行解释,而对于建立这些制度的依据和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则很少作理论上的探讨,以致教材成了“制度加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健全,迫切需要加强基层单位会计制度自行设计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制度设计任务
Smileの夏天
1. 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2.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的内部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有效运转。3. 会计制度设计:其目的在于规划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事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以及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4. 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控制体系。5. 会计制度设计依据:会计制度设计人员在设计会计制度内容时所据以确定的根据。6.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对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作出规定,通过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依据。7. 会计制度设计程序:会计制度设计工作从开始到完成全过程的顺序和步骤。8. 会计制度总则:也称为总说明,是会计制度最前面的概括性的适用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总的原则。9. 会计制度制定前提: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的范围和要求。10. 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依据会计基本准则规定,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11. 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12. 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AAA平淡的一生
1. 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2.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的内部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有效运转。3. 会计制度设计:其目的在于规划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事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以及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4. 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控制体系。5. 会计制度设计依据:会计制度设计人员在设计会计制度内容时所据以确定的根据。6.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对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作出规定,通过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依据。7. 会计制度设计程序:会计制度设计工作从开始到完成全过程的顺序和步骤。8. 会计制度总则:也称为总说明,是会计制度最前面的概括性的适用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总的原则。9. 会计制度制定前提: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的范围和要求。10. 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依据会计基本准则规定,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11. 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12. 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13.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所用的名称,或者说是会计对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项目的名称。14. 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15. 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16. 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17. 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18.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19.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结合的形式。20.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用来登记账簿的依据。21. 会计账簿: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于连续、系统、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簿籍。22.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23. 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24. 序时账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25. 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26. 备查账簿: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27. 联合账簿:将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日记总账。28. 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29. 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30.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木洛希雨
通常我们将会计制度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具体设计两个方面,总体设计是具体设计的基础,具体设计应在总体设计的规划下指导进行。 总体设计(计划阶段)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根据对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进行总体概括和总体规划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创新设计思路,确定设计类型(行业特点如:制造企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企业规模如:小型、大中型企业、集团公司会计制度设计、企业经济性质来确定)与方式(单独设计、共同设计、集体设计、会议设计等四种)、设计方案(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分1.全面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改制、兼并、收购后的企业才需要2.局部设计:对个别部门:分补充设计和修订设计两种),选择设计手段(分人工设计和电脑设计等),根据设计设计思路,设计验收标准(合法、合规、完整、高效。。。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对会计制度设计所需的人员,经费,时间等也要做出具体安排。具体设计是根据总体设计细分的:比如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的设计、会计科目、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存货业务的会计制度的设计等等只要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合法合理。。。符合总体设计的规划就可以了。可能有点乱,希望能帮到你。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