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尾巴喵姬
注意,新法称之为《劳动合同法》,之前的法才叫做《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如果出现加班的情况,可以用支付加班费用的方式进行补偿,如果劳动不要加班工资,可以与用工单位协商其他的补偿方法。新法与旧法就加班其实是没有做硬性规定的,就是说并没有规定一周只要做满40个小时(计时工25小时)外,就不能(或允许)加班,在用工单位出现紧急用工情况的时候,只要征得劳动者同意,就可以让劳动者加班,然后补偿1.加班后,用工单位可以采用支付加班工资(平时1.5倍,法定节假日3倍)的形式来补偿劳动者2.如果劳动者不愿意调休,可以与单位协商不加班,或支付加班工资3.如果用工单位让劳动者加班了,但是不支付加班费,不调休,或者与劳动者协商补偿达不成一致的,劳动者可以向国家机构备案,申请仲裁附:《劳动合同法》部分内容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panasoniccz
【导读】对于劳动合同,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企业工作的时候,都是需要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需要相互之间遵守一定的规定和制度,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员工的利益,也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石,因为和经济活动息息相关,所以也是初级会计的重要考点,对于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我们需要知道和掌握了高频考点,才能更有效备考,也能更节约时间,当然这也和考生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虽然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的,下面就给大家带来2021初级会计《经济法》高频考点答疑:劳动合同,大家赶紧学起来。
【知识点】劳动合同
提问内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是?
解答:
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1)10年
①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
②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2)2次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已经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下述情形(简称“劳动者法定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①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②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③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④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⑥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⑦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例-多项选择题】2008年以来,甲公司与下列职工均已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再次续订劳动合同时,除职工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甲公司应与之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有()。
A.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能够胜任的李某
B.因交通违章承担行政责任的范某
C.患病休假,痊愈后能继续从事原工作的王某
D.同时与乙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经甲公司提出立即改正的张某
【答案】ABCD
【解析】(1)选项A: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李某经培训能够胜任);
(2)选项B: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非行政责任)的;
(3)选项C: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王某可以从事原工作);
(4)选项D: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张某已经立即改正)。
以上就是2021初级会计《经济法》高频考点答疑:劳动合同,也是客观题的主要考点,当然会计科目也是必考考点,小编也给大家整理了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常见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表等等,希望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也要重点掌握,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祝大家考试成功!
清晨一叶浮舟
1、996工作制度却不付加班费现在很多企业招聘一个岗位,每天会有上千甚至上万封的简历,因此也造就了一种企业老板自我骄傲的假象。他们认为,自己是救世主,给你工作你就应该珍惜,不然就会没饭吃。但他们没想到,自己实行的996制度,实则是跟了风,并没有其本身的意义,同样也没有支付应给的员工酬劳。2、被辞退后应该如何退群对于职场来讲,遇见的都是过路人。而面对生命中的过客,你需要摆出的姿态就是大气。既然离职,便代表了一次历程的结束,一段新故事的开始。还是和爱情一样,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和前任分手,结束一段恋情最好的疗伤良药便是删除一切与他有关的联系。3、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兼职却被辞退对于兼职有明确的界限:它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类似劳动关系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不脱离原组织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并取得一定的报酬;或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交换,为第三方提供体力或脑力劳动支出。对此,我国劳动法也并未完全禁止兼职行为,但作为劳动者而言,完成本职工作是其应尽的义务。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