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橡皮筋
1、存货核算方面不同:工业企业的存货核算范围包括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半成品,产成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商业企业的存货更多地体现为所购进待销售的各项商品。交通运输企业主要从事公路,民航,铁路等的运输活动,其存货主要为各类燃料及修理交通运输工具的备品备件。
2、成本费用核算方面的不同:在成本核算方法方面,工业企业,服务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个别计价法,品种法等。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采用项目法。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则比较特殊,一般采用零售价法。
3、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的差异:商业会计主要做进销存。采购,销售,库存。销售还分很多种,有的折旧,有的返利等。工业会计主要核算成本。对成本控制要求很严。
扩展资料:
存货核算注意事项:
在对存货清查前,应将各存货明细账登记齐全,账证核对相符,账账核对相符,在此基础上通过点数,过磅,量尺,计方等方法确定各种存货的实存数量,进行账实核对。
发现账实不符或有超储积压,残损变质的存货,要进一步找出原因,分清责任。对于存货清查的结果,应编制存货盘点报告表,将账实不符的存货记入表内,列出盘盈或盘亏的数量,并注明盘盈盘亏的原因,报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审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货核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通运输企业会计
赵鹏飞1976
借:库存商品 6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 1020 贷:应付账款 7020没什么思路 300*20 就是衣服价格 7020-6000就是增值税...差的货款就是应付
angel小芋头
(1)借:库存商品 20*50=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0.16=160贷:银行存款 1160(2)借:库存商品 500*20+55.5=10055.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0*0.16+55.5*0.1=1605.55贷:银行存款 11661.05借:库存商品 50*20=1000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1000(3)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0贷:银行存款 1160(4)借:库存商品 92*30=276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000*0.16=480待处理财产损益 8*30=240贷:应付账款 3480(5)借:其他应收款 3*30=90库存商品 15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240(6)借:银行存款 464借:库存商品 -80*5=-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00*0.16=-64借:主营业务成本 -20*5=-100贷:库存商品 -100(7)借:银行存款 5*50=250借:库存商品 -5/1.16*50=-215.5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48
千年小猴妖
各个行业会计核算的差别(一)会计核算上的差异1、存货核算上的差异。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从事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有不同类型的存货,因此,存货比较能够反映行业生产经营的特点。(1)存货核算范围的差异。工业企业的存货核算范围包括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半成品、产成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施工企业的存货核算范围包括库存材料、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工程施工、工业生产、辅助生产等。两者相比,工业企业存货核算范围包括由于产品包装需要而购入的包装物,施工企业则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周转材料。商业企业的存货更多地体现为所购进待销售的各项商品;基建企业如果实行甲方供料,将有大宗材料物资的核算,类似施工企业材料物资的核算,否则核算的存货仅包括低值易耗品、备品备件;服务业其存货实物形态虽然千差万别,但仍可归结到相应的存货中进行核算。(2)材料采购成本核算的差异。工业企业对于材料采购成本在会计核算上要求将购入材料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计入相应材料采购成本;商业企业、服务业采购成本的计入与工业企业大致相同。而施工企业、基建企业的建设物资由于采购程序比较复杂,采购费用较高,专设了相应会计科目如“采购保管费”科目核算各项采购支出,并在一定的期间内合理摊销到各项材料的采购成本中。对于材料、产品计价方法则可根据自身特点,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存贷计价方法,与行业性态没有太大的关系。2、成本费用核算方面的差异。(1)成本费用核算范围的差异。成本费用项目一般包括料、工、资三个项目,基建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更重要的区别是没有成本费用,其相关收入冲减有关投资科目。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一般体现为所制造产品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及福利费、制造费用以及与产品生产经营有关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相关的税费支出。而施工企业由于工程项目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其成本费用一般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耗用的原材料、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以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相关的税费支出。两者相比较,施工企业由于有较多的机械作业,因此在成本费用中单列出机械使用费。商业企业、服务业企业成本费用按正常料、工、资三要素分类方法进行相应的成本费用归集。(2)成本核算方法的差异。工业企业、服务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个别计价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采用项目法。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则比较特殊,一般采用零售价法。(3)成本结转方法的差异。工业企业的成本结转是在产品与产成品之间分配其各自的成本,因此成本结转方法包括不计在产品成本、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约当产量法等。施工企业在项目完工前没有产成品,因此对在产品的成本结转主要根据配比原则,按照收入实现的完工百分比确认成本。3、收入确认方法的差异。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企业是在转移产品的所有权时确认收入的实现;施工企业收入的确认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完工程度的确认包括投入法、产出法、技测法;基建企业收入冲减相应投资。4、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的差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企业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计入相应成本费用或“在建工程”等科目,基建企业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计入所投资的项目,1/2页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作为单独项目单独核算,设立“机械作业”科目归集固定资产各项收入费用,费用包括折旧、人工费、物料消耗等项目,施工使用固定资产时作为该项固定资产的机械使用收入。(二)财务管理上的差异由于不同行业的行业特征及企业控制的重点不同,其财务管理的重心亦有区别。企业的财务管理经常使用全面预算方法进行,辅以各项物资及资金的实物管理。除基建企业外,各行业制定全面预算所使用的方法大体相同,均以销售预算为起点,但侧重点则有所区别。基建企业制定的全面预算起点一般以投资概算、投资进度为预算起点。1、财务管理重心的差异。与其他行业相比,基建企业最重要的特征是会计假设不包含持续经营假设,即基建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其财务管理重点在于控制投资规模,控制与考核各项支出项目。工程建设完工后,将各项费用一次性结转进投资。2、融资财务管理的差异。相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施工企业产品实施的周期长,产品占用的资金较多,对于筹资成本,施工企业远比工业企业关注,因此施工企业的预算分析控制均包括财务费用分析,而工业企业的预算分析较少有财务费用分析的内容。基建企业的融资更是其重点。3、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差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企业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较多注重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更新。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有更多的租赁行为,因此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更具有实质意义,除了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更新外,还包括自有资产与租入资产、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比较及闲置资产的出租利用等。4、存货财务管理的差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企业对存货的财务管理除了日常的收、发、存控制外,还包括提高存货的周转利用率、减少存货的资金占用比率。施工企业对存货的财务管理除了上述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外,还突出表现在对施工过程材料、周转材料尤其是无价值材(摊销完的材料)料的管理控制。5、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对于应收款项远比其他行业关注,也更容易采取相关的收款政策影响应收款。对于应付款项,各行业采取的方法及影响效果相差不大,均根据企业实际而定。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