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2

激排爱畅想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政策变更会计处理实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优氧V美

已采纳

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行业规定,影响会计政策变更:如,2007年新《企业所得税法》使我国境内企业的所得税核算方法从应付税款法改为纳税影响会计法。为了更好的反映会计信息,企业对会计政策进行变更:如,某企业将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政策变更会计处理实例

217 评论(10)

晚点寿司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比较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有:1.坏账损失的核算在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之间的变更2.外币折算在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或其它方法之间的变更等。

297 评论(10)

我们的2016

1、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指企业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其他方法。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例如,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是以购买价款,还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扩展资料:

会计政策的影响:

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只要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范围内对会计处理方法有选择的权力,这种不确定性就始终存在,但它不属于会计信息失真的范畴,不属于我们治理的对象。

因为;一是会计政策的存在是客观的。国家的会计法规具有概括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而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宏观的会计政策不可能具体地规范企业所有的会计处理。

在会计实务中,同一会计事项在不同企业也存在规模、数量和环境上的差异,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对同一会计事项要求揭示信息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就不可能对所有的会计处理提出完全统一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政策变更

21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