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006
一、“不管是企业发生任何经济业务 会计等式的左右两方金额永远不变 故永远相等”这句话错误。正确的表述是,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会引起资金发生增减变动,但不会破坏等式的平衡关系(左右两方金额永远相等)。二、说明。1、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最基本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左边的资产表明企业的资金占用即表现的形态,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资金的来源即归谁所有,是同一笔资金的两个方面,在任何一个时点上必然相等。2、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动,变动情况可归纳为四大类型:(1)等式左边资产一增一减;(2)等式右边权益一增一减;(3)等式两边同增;如(4)等式两边同减。任何一种情况下,结果是等式两边金额始终相等。但其中第(1)(2)种情况资金总额不变;而第(3)种情况资金总额增加;第(4)种情况下资金总额减少。3、举例:假设期初:资产100万=负债40万+所有者权益60万。本期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收回应收账款5万存入银行。该业务引起应收账款减少5万,银行存款增加5万。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资金总额不变。100=40+60。(2)企业宣告分派股利8万元。该业务引起企业利润减少8万,但尚未实际发放,故欠股民的股利增加了8万,一项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减少,一项负债(应付股利)增加,资金总额不变。100=48+52。(3)收到投资者现金投入20万元。该业务引起银行存款增加20万,实收资本增加20万。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增。资金总额增加。120=48+72。(4)以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7万元。该业务引起银行存款减少7万,应付账款也减少了7万。资产和负债同减。资金总额减少。113=41+72。
薄荷kokoro
您的说法正确!按照现行会计准则,使用的记账方法为 复式记账法记录会计分录时:借 XX科目 金额贷 XX科目 金额这种记账方法,必然使得会计等式两方永远相等。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录原则决定了等式恒等。
高小果3
“不管是企业发生任何经济业务 会计等式的左右两方金额永远不变 故永远相等”这句话错误。正确的表述是,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会引起资金发生增减变动,但不会破坏等式的平衡关系(左右两方金额永远相等)。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使用的记账方法为复式记账法。
记录会计分录时:
借:XX科目 金额
贷:XX科目 金额
这种记账方法,必然使得会计等式两方永远相等。
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录原则决定了等式恒等。
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动,变动情况可归纳为四大类型:
(1)等式左边资产一增一减;
(2)等式右边权益一增一减;
(3)等式两边同增;如(4)等式两边同减。
任何一种情况下,结果是等式两边金额始终相等。但其中第(1)(2)种情况资金总额不变;而第(3)种情况资金总额增加;第(4)种情况下资金总额减少。
扩展资料: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按照会计等式,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会引起资产与权益之间至少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动,而且增减变动的金额相等。
因此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可以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相关账户中作等额双重记录。这种记账如实反映了经济事物的客观联系,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式记账法
fenny80231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
(2)收入-费用=利润
左边是收入、费用,右边是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称为财务成果等式,它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等式综合了企业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
1、设置会计科目的理论依据。
2、复式记帐的理论依据。
3、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理论依据。
4、审查会计帐簿的理论依据。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