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1

格桑之门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企业会计利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和信长庆

已采纳

金融资产的内容有点繁杂,你说好好的直线摊销法不用,非得采用实际利率法,一会儿摊余成本,一会儿利息调整,非把"兄弟姐妹们"整糊涂才罢休。因为它不把购买债券时实际支付的款项与债券成本之间的差额作为"投资收益",而作为债券的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这样就人为地增加了每期摊入到"投资收益"的处理了。幕末1:马老大说的真好,几句话就把书上一大堆晦涩难懂的文字解释清楚了。。。按教材的标准说法,实际利率法是指按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我通过俯瞰教材,总结出会计实务中实际利率法的全部应用:另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工具)不应用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法基本计算公式:①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②应收利息=票面面值× 票面利率;③期末摊余成本=初始金额-已偿还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公式扩展一:期末摊余成本=面值-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折价发行)=面值+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溢价发行);公式扩展二:期末摊余成本=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预计每年产生的利息流入的现值(实际利息-现金流入)+到期日产生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其中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成本为该年年初的期初摊余成本。东土难生:服了 当初那一段翻来覆去地啃 马老师一语戳破。马靖昊说会计:比如"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就很烦人,容易把大伙整成糊涂鸟。它无非是不把购买债券时实际支付的款项与债券成本之间的差额直接作为"投资收益",而是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这样,人为地增加每期摊入"投资收益"的处理。

企业会计利率

197 评论(12)

永丰YF窗帘窗饰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复利计息次数)次数次方-1比如,年利率为12%的债券,按季复利计息,则实际利率=(1+12%/4)4次方-1=12.55%

162 评论(11)

约丶书丶亚

利息收入,是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及欠款利息等收入。一般企业的利息收入属于损益类科目,在“财务费用”科目下核算,企业取得利息收入时应做如下分录:借:银行存款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具体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及利息收入等。同时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相关规定,非营利组织的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因此,一般企业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应当并入收入总额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如果企业属于非营利组织,则其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免税收入,免交企业所得税。

20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