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so安娜
看你从哪方面说了从工作本身方面的话,事业单位本身比较稳定。另外事业单位的财务都比较正规,在这种单位做会计的话,压力会比较小,比如被领 导要求做假-账的情形很少见,对会计人员自身还是蛮安全的。可以积极考下会计职称证书,然后去评级。发展还行。但是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讲,事业单位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事业单位执行单独的会计准则,和被广泛使用的企业会计准则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另外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很简单,学不到东西。所以在事业单位干久了,再想跳槽到更好的单位,尤其是企业,你会发现你很多东西都不会。如果想在事业单位做一辈子,认为稳定、旱涝保收、喜欢不加班不费劲不动脑子不但责任的工作,就做好本职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往上爬就往上爬,怕不上去就享受人生。如果想赚钱就做点其他的,赚点外快。。注会什么的基本可以丢了,如果以后确实用得到再考虑捡一捡。。这不是讽刺,是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包括我也羡慕那些回家进机关单位的同学,稳定、旱涝保收、喜欢不加班不费劲不动脑子不担责任,虽然拿得少在小城市也够花。所以你要先想清楚想要什么,想干什么,才能决定怎样。。另外说一下,为什么非得换工作,没办法在现在岗位上保持职业水平。。我想说的是,职业水平不仅仅是知识,职业水平还包括经验。。就算你有中级高级会计,注会。让你去企业你仍然不会做账,成本仍然不会核算,带队去企业仍然不会审计,做出来的财务报告分析仍然是表面数据测算。。。因为没有经验,我知道你去做3个月帐,算几次成本,参与几个审计项目,分析几次财务报告肯定能够拥有相应的职业水平,但是你现在的岗位积累不到这样的经验,甚至都接触不到。。所以在这样的岗位,你不可能提高职业水平,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如果你不打算离职,就不要考虑职业水平这回事了,往上爬或者享受人生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不同,个人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会计核算基础不同。企业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企业要核算利润,要把应当归属于当期的收入和成本费用按照应当归属的期别进行归集,就是说钱花在当期,成本费用不一定记在当期,钱收在当期,收入不一定记在当期;而行政事业单位鲜于核算利润,反而注重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要按照当期的资金的实际收入和支出进行收入支出的核算,钱花在当期,就把支出记在当期,就是当期的责任。反映到具体的记账方法上,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企业若买了固定资产,只入资产,不做支出,留着慢慢分摊;行政事业单位买了固定资产,“哗啦”直接全额记支出了。不过,现行准则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也就是说不一定全部使用收付实现制,若全部使用收付实现掉,那还要往来科目干什么?说到收付实现制,再多说一句,根据刚刚出台的《政府会计准则》,以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也要实行权责发生制了,这是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需要!也就是说我们行政事业单位以后购入固定资产,也不会“哗啦”一下全部记支出了!2、企业会计有涉税内容,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因为没有经营业务,所以不涉及税务,最多代收代缴一下个人所得税。所以事业单位的会计孩纸是没有税务稽查的烦恼滴!但是也不要高兴太早,因为行政事业单位是需要和财政部门打交道滴,而企业几乎不跟财政部门打交道,除非会计个人去办理会计证书方面的业务。如果你所在当地的财政资金比较充裕,那么你的工作就按部就班,比较顺畅;如果你所在的当地地方财政僧多粥少,那么就可能会有一些无米之炊、告哀乞怜的烦恼!其实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来说,最烦恼的不是财政部门,而是各级监督监察部门,这个下边会说到!3、收入来源不同。企业的主要收入自来客户,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来自本级财政部门。所以,如上所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本不需要跟税务部门打交道,但是是很需要和财政部门打交道的。财政资金流动的环节包括:编制预算、申请资金、资金拨付到位、资金支出、预算调剂、决算、接受监督,几乎每个环节都需要和财政部门沟通、对接!4、企业会计着重核算利润,行政事业单位很少核算利润。企业的利润是自己赚来的的,所以我们经常称为财务成果;行政事业单位的钱几乎都是财政无偿拨入的,期末花不完的称为结转结余资金。这些结转结余资金很大一部分是不能自由使用的,所以只能称之为财务结果。也有一部分事业单位有经营业务,所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有“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等专门的科目来核算。5、可能面临的监督检查部门不同。对企业来说,偷税漏税了会有税务部门来查;部分企业年终的财务报表需要被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想向银行贷款,还能还要被银行审查等;据说上市公司还要防记者,不知道真假咧!而行政事业单位每年会被审计部门例行审计;被财政部门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等;要随时迎接纪检监察部门的巡查等等,还有很多专项检查,如领导离任审计,以及各级各类部门对项目资金的专项审计。感觉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监督检查比企业要多,所以现在的财务人员包括领导都是越来越谨慎,毕竟,拿工资而已,不能因小失大,无谓葬送青春和年华!6、关于项目资金的不同。在会计核算里,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相比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会有一些项目资金,少则几种,多则上百种,也就是所谓“专款”。这和企业的政府补助不同,政府补助要么记收入、要么冲减成本费用,当然也有一部分是需要专门核算的。而行政事业单位的 “专款”,顾名思义,就是要“专用”的,当然也要专门核算的。目前实行业务发生时“收支两条线”记账,期末再对每个项目分别进行结转,一不小心就会混淆,这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容易出现的问题的地方。安琦见过把上百种项目资金结转得井井有条的大会,安琦本人也操作过;也见过把仅有的几项项目资金年年结转成一团糨糊的会计。所以,不要小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winonafirst1
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规定,各级政府财政会计在执行政府预算的过程中担负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处理政府财政会计的日常核算事务。(2)合理调度财政资金,提高资垒使用效益。(3)实施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4)组织和指导本地区的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5)做好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事务管理工作。
skyblue086
十三五时期政府会计改革全面推进国务院等提供支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会计工作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是市场经济对会计工作的必然要求。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依法开展会计工作、实施会计监管,是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要求,是“十三五”时期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我国会计行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和转型升级,涉及到千万基层单位和广大会计人员的根本利益,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五条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
第六条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
o0小惠惠0o
乡镇财政所的会计岗位有很多细分,有预算会计、投资会计、资金会计、乡镇直单位统管会计、村帐乡监会计等。 会计职能主要是记账、核算。预算会计针对的是全乡镇财政收入支出,投资会计主要核算项目投资;乡镇直单位统管会计办理七所八站的会计业务;村帐乡监会计核算村级收入支出,而资金会计主要办理资金收支。
gavin70606
乡镇财政是中国乡镇政府管理的一级财政。是乡镇政府根据国家赋予的职能,在乡镇范围内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主要形式。具体的岗位设置包括财务管理岗位、惠民补贴岗位、护税协税岗位等。具体工作有: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政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拟定和执行乡镇财政发展规划及其他有关政策。
2、编制乡镇年度财政预算草案并组织执行;向乡镇人大报告财政决算;管理和监督乡镇各项财政收支。
3、管理各类政策性补贴等资金,建立惠农资金补助对象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折)通”发放机制。
4、负责乡镇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征收管理;管理乡镇政府非税收入。
5、执行会计集中核算,落实“乡财县管、村帐乡监”、“农村三资代理服务”等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规定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作'。
6、负责本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扩展资料:
1、乡镇财政管理的资金有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乡镇自有资金三部分。前两部分属于国家财政资金,第三部分则属于集体财政资金。
2、乡镇预算内资金,是由乡镇管理、纳入国家预算的资金。它是国家预算资金的一个组成部分。乡镇预算内资金主要有农村范围内的各项税收,如乡镇企业所得税、农牧业税等。
3、乡镇预算外资金,是根据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乡镇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财政资金。可分为乡镇财政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乡镇事业、行政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乡镇国营企业和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4、乡镇财政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主要来源有:农牧业税附加、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渔业建设附加、农林特产税附加、其他附加和企业、事业单位上交的收入等。
5、乡镇自有资金,是乡镇政府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国家政策或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自行筹集和安排的资金。按照资金来源渠道可以分为自筹和统筹两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镇财政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