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1

浅葱de琴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有关会计思考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yz小鱼子

已采纳

1.精通财务知识。这一项是必不可少的,不是懂得与了解,还是需要精通。能熟练运用财务信息去提供相决策需要的数据支撑。并不仅仅局限于决策。2.对信息化的必要撑握。大数据时代来了,对信息化的掌握,让数据之间灵活变幻,捕捉出更多的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信息,也是很重要的。3.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与创新。要开拓一片天地之前,我们需要先准备一些“斧子”。运用合适的工具,去“处理”信息,定能事半功倍。4.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切的表象下面,存在着什么样的真实境况?数据的呈现,又代表着什么?如何去“疏通”这些“数据信息”?5.熟悉生产流程及业务市场,常走动产线与了解市场。这是非财务信息方面的重要基本条件。如果了生产流程及市场动向都不清楚,也就是基于分析的环境都没搞清楚,一切的数据分析都是无效的。6.沟通能力。不管是我们去收集数据,理解这些数据信息,甚至于我们在表达这些信息代表着什么的时候,都离不开沟通!不管是用文字还是语言,更甚于表情,亦是一种沟通。

有关会计思考

192 评论(9)

左边iori

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在不同历史阶段.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会计目标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下面分别列示各个时期会计的具体目标。在单式簿记时代,企业会计主要是自给自足,满足自己需要。这一时期的会计目标是核算收支,以便在收支相抵中实现收大于支这一结果。12—15世纪,随着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的出现,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发展阶段进展到复式簿记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会计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为经营者提供所有财产和交易情况的信息。这一时期.会计是为经营者的经营活动服务的,显示出会计的管理职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进行的产业革命后。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并成为企业基本的经营组织形式。在这一组织形式下,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会计目标也随之发生改变变成为所有者提供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东变得越来越分散,委托与受托关系也进一步复杂化。此时,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应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它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

30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