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的力量1
首先你要弄清楚什么事会计要素,会计上有六大会计要素,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和利润,你说资产增加时,则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说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有可能增加,但也可能只是资产内部的增减变动,所以当企业的资产增加时,要根据资产增加的种类,来确定其他要素的变化情况,比如:从银行贷款1万元存入银行,则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即此时企业的资产增加,但同时企业的负债也增加,所以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定其他要素增减变动的情况
堕落紅尘
企业资产增加相对应的就是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这是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六要素分别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而实质上,收入、费用和利润可以理解为所有者权益的一种“过渡状态”,因为期末结账的时候,收入、费用和利润都会全部结转到“未分配利润”科目中。
门门8898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借:原材料80 000贷;应付账款资产增加80 000 负债增加80 000 2借:库存现金1000贷:银行存款1000资产(库存现金)增加1000 资产(银行存款)减少1000 3借:固定资产300 000贷:银行存款300 000资产增加300 000 资产减少300 0004借:银行存款500 000贷:实收资本500 000资产增加500 000 所有者权益增加500 000所以答案是;A D
友好环境
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购人原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暂欠;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机器设备,会引起会计恒等式两边同时发生变动的业务有: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购入原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暂欠;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机器设备。拓展资料: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不同会计期间,它的会计恒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等式原则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会计是有会计的游戏规则的。会计有如下前提需要考虑。资产关系:所有者权益应包括债权人权益(负债)和投资人权益 (股东权益)两部分,且权益必然是所有者权益,而不是其他与所有权无干者的权益;为此,所有者权益可以简称为权益。为了简化会计恒等式,使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鲜明的平衡性,建议将现在《准则》上规定使用的、同时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多年来采用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更新为:资产=权益资产和权益是一物的两面,是对立的统一。有一定的资产,同时就有一定的权益;反之,有一定的权益,同时就有一定的资产。资产同权益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平衡。"资产=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是会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会计的实际工作如: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试算平衡、结账、财务报表的设计与编制,都必须以这一会计恒等式为指导。既然会计恒等式更新为"资产=权益",那么,作为企业财务报表的主要报表--资产负债表,也应与之同步,更新为"资产权益表"。为什么要将资产负债表更新为资产权益表呢?这是因为资产负债表这一名称,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
小屋美眉
当企业资产增加时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发生变化,变化情形主要有:1、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增加;2、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3、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情况,归纳起来主要是下列九种情况:⑴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增加;⑵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⑶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减少;⑷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⑸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⑹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⑺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⑻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⑼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